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通用7篇)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一次性紙杯、硬幣、課件等。
教學過程環節設計:
一、創設情境,產生認知沖突。
師:同學們,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我代他向同學們提一個問題,不知同學們是否愿意幫這位船夫解決一下呢?
。ㄔ敢猓
課件出示情境圖和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組活動,動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構數學模型。
1、活動一:
討論:船夫將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
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探究。小組匯報時,展示表格或示意圖,全班交流。
2、活動二:
一個紙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呢?100次呢?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匯報結果。
師:同學們,如果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并用硬幣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
3、活動三:
討論: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與結果的奇偶性。
課件出示填有偶數的圖形,奇數的正方形。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結果,再舉例驗證)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煱鍟海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加法中加數與和的奇偶性特點。培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注重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建構的全過程。
三、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
……(學生小組合作)
完成后,匯報反饋。
3、數學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 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
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玩游戲。)
這樣玩下去,能獲得獎品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會從生活實際中尋找數學問題,能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如果將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板書設計:
數 的 奇 偶 性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5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幾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變化規律,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在探究規律的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運用這些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性規律,會利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列表、畫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活動二:主要是運用上面的奇偶規律探索數學計算中的奇偶變化規律。
學情分析:
5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總結規律的經驗,思維比較活躍。他們能隨時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時地總結自己的方法,在運用中積累經驗。學生是伴隨課程改革成長起來的,他們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傾聽,敏銳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能與同學有效的合作。他們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極強,渴望發現規律。在幾年的學習中,他們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準確的表達、恰當的評價、嚴肅認真的態度都很突出。估計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自主探索本課的學習內容,形成認識,實現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的奇偶的變化規律,并嘗試探索減法的奇偶變化規律。
3.在活動中經歷運用數學方法的過程,提高推理能力,提升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1.學生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積累數學經驗。
2.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奇偶性的變化規律的策略。
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奇數、偶數以后,進一步發現生活中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難度不大,所以本節課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給予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3.指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法探索解決問題。
4.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前段時間老師去了黃河附近旅游,祖國山川的美景,讓我留連忘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黃河邊上一個以擺渡為生的老人。他生活在黃河邊,工作在黃河邊,他那勤勞勇敢的精神,讓我難以忘懷。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擺渡”嗎?(生看課件,理解“擺渡”一詞。)
。ㄗ觥澳阏f我猜”的游戲,擺渡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學生說數,教師猜測船在哪一岸?)
師:其實老師掌握了數的奇偶性的規律。(師板書:數的奇偶性。)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數的奇偶性的規律,等你們把它的規律找出來了,你猜得會比我還要準、還要快!
【設計意圖:通過試講發現:學生雖然已經上5年級了,但對“擺渡”一詞還是理解不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創設了去黃河旅游的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擺渡”一詞的詞義,也為繼續學習掃清了障礙。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學生理解“擺渡”一詞后,教師引導學生做“你說我猜”的游戲,學生由此產生疑問。這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觀察思考,發現規律
(同桌研討: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船在哪岸呢?)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生的需要,應著重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會運用恰當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1.數數的方法。隨著學生的回答,師適時演示課件。2.列表方法。師演示列表方法,生完成手中的表。
讓學生觀察“畫示意圖”、“列表”兩種解題方法,引導他們從中發現規律。
學生總結:船擺渡奇數次,船在北岸。船擺渡偶數次,船在南岸。
師:老師就是用這個規律,很快判斷出小船在哪側岸邊,F在你們也想試一試嗎?(教師說數,學生猜船在哪側的岸邊。)
師:你們猜得可真快,如果有人說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擺渡100次,小船在北岸,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指生說理由。)
師: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嘗試總結出規律: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反,偶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同。)
師:像這樣的規律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面我們來看翻杯子游戲。請看大屏幕:有一個杯子開始狀態是杯口朝上,那么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想一想、做一做,翻動10次后,杯口的方向朝哪個地方?19次呢?(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師: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生提問題并互相解決。)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只讓學生看演示并沒有動手去翻杯子。目的在于讓學生內化體會,學會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5年級學生不應只停留在動手操作上,更多的應該是訓練思維的發展。另外,在此環節設計提問題,目的為下一環節的提問作鋪墊!
師:生活中有許多這樣具有奇偶性規律的事物,你能舉幾個例子嗎?你還能提出類似的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在有趣的互動活動中反饋所學知識,讓學生明白數學是服務于生活的。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探索數的特征,體驗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師:我們今天利用數的奇偶解決了身邊的許多問題,老師很高興,所以,想送給你們一些禮物。不過,這些禮物需要你們用智慧才能獲得,大家有信心獲得禮物嗎?
。◣煶鍪緝蓚盒子,讓學生觀察兩個盒子里的數有什么特點。)
師:從兩個盒子里各抽一張卡片,然后把它們加起來,結果是多少,禮物圖中相應數字的禮物就是你的。(禮物兌獎表略。)
。ㄔ诔楠勥^程中學生發現:偶數加奇數都得奇數,獎品都在偶數上,所以怎么抽也抽不到獎品。)
師:是不是所有的偶數加奇數都得奇數,大家來驗證一下。(小組討論,并交流。)
。ㄉ鷮ふ以,總結發現:奇數+偶數=奇數。)
師:老師,現在想讓每個前來抽獎的同學都能獲得獎品,讓你們改變規則,會怎樣改?
。▽W生積極想辦法,得出結論: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
【設計意圖:通過此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探索新知,使枯燥的數學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調動了學生興奮的神經,數學探究將事半功倍!
三、運用規律,拓展延伸
。ㄕn件出示:不用計算,判斷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11387+131
268+1024 38946+3405
學生判斷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說明理由。
。ㄕn件出示:不用計算,判斷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3721-200722280-10238800-345
學生先判斷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再根據上面減法算式找出減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小組研討,尋找規律。)
學生匯報后,課件出示: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奇數
【設計意圖: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拓展。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4到第15頁
教學目標:
1、 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 經歷探索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發現并掌握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難點:使學生應用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具學具:
抽獎箱,轉盤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進而引出新課課題
師:同學們,上課前先做個游戲,大家都知道我們班一共有8個小組,現在聽好老師的口令開始做游戲,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好,偶數組的同學請舉起左手。
生:……
師:奇數組的同學請舉起你的右手。
生:……
師:看來大家對奇數和偶數已經掌握,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大家信心十足,就讓我們進入本節探索的內容:數的奇偶性(板書)。
二、 開展活動,總結規律
活動1:數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早上上課前,有位同學讓我幫幫忙,大家幫他解決好不好?他遇到什么難題呢?請看屏幕(播放投影)。
師:他遇到的難題是:有一天晚上,小明開燈做作業,本來拉一次開關,燈就應該亮的,但是他連拉7次開關,燈都沒有亮,后來才知道是停電了,你知道來電的時候燈是亮著還是不亮呢?(提示開始時燈是關閉的)
師:大家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師巡視)
師:好,現在,我們找同學說一下他是怎么想的?
生:用文字列舉出開、關的情況: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
生:我是用畫圖法(黑板上展示)
開的
次數
1
2
3
4
5
6
7
開關
情況
開
關
開
關
開
關
開
師:好,現在大家思考一下,發現有什么規律?(前后4個人討論一下)。(教師巡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奇數次時,開關處于開狀態;偶數次時,開關處于關閉狀態。(老師板書)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現在問拉47次和108次,開關處于什么狀態?
生:47次處于開的狀態,108次,開關處于關閉狀態。
師:同學們真棒,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幫助別人解決實際問題。ɡ蠋熖嵝:千萬別連續開關燈,這樣既浪費又危險!能不能做到?)
活動2:生動化的活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師:同學們,還想玩游戲嗎?
生:想
師:好的,拿出杯子,聽老師要求:(投影)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那翻動10次,杯口朝什么方向?翻動19次,杯口朝什么方向?(片刻后)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10次,杯口朝上,19次,杯口朝下
師:能總結規律嗎?
生:偶數次時,杯口朝上;偶數次時,杯口朝下
師:通過這2個例子,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規律:變化偶數次時,與開始狀態相同;變化奇數次時,與開始狀態相反。(板書)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
活動3:探索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師:大家真棒,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為了鼓勵大家,老師給你們帶來了2個抽獎箱,可不是隨便抽的哦,聽老師的規則,(投影)裝有奇數和偶數2個箱子,你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盒子里任意抽取2張,如果2個卡片上的2個數的和是奇數,你就可以上來轉轉盤,轉盤停在哪,那的獎品就是你的哦!
師:有哪位同學愿意來?(上來5個人,沒有一個人有轉轉盤的機會)
師:是他們的運氣不好嗎?還是這里面隱藏著秘密??想一想,如果繼續抽下去,有轉轉盤的機會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
生: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板書)。
師:現在大家發現了原因,你能不能修改一下游戲規則,保證能有轉轉盤的機會呢?
生:在2個盒子里各抽取1張,2張卡片的數字之和是奇數
師:是這樣的嗎?找同學驗證一下
師:還真是,奇數+偶數=奇數(板書)。
三、 實踐、練習
師:同學們真優秀,還敢挑戰嗎?
生:敢
師:真棒,請打開課本第15頁,做一下填空題
四、 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數的奇偶性解決實際問題,遇到其它問題能解決嗎?掌握好規律,就能。老師希望大家能多動腦筋,利用所學知識去發現、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問題。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學期14——15頁。
教學目標: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理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的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一: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一定去過筆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師也去了一次筆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沒了天橋,我只好坐船上山了,這些船從北岸到筆架山,在從筆架山回到北岸,不斷往返,老師選了一條船,買了往返船票(邊說邊在黑板上畫簡圖),老師在回來時,想正好到達山下時,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擺渡10次后,還是11次后,我趕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啊?
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和小組交流一些,說出你的道理。
小組交流,匯報。
師:你不僅幫助了老師,還從中發現了一條規律,你們是怎樣發現這條規律的?
學生匯報方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解決問題。
二、情境二
師:同學們玩過有獎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獎游戲,游戲規則是:擲色子,擲到幾,就從轉盤上的數下一格向前走幾,走到有獎的格子獎品就歸你了 。
。▓D略)
師:誰想第一個來試一試?
師:在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剛才這幾位同學得到的都是糖,為什么得不到學習用品呢?
師:問題提的真好,有思考價值。為什么他們拿到的獎品都是糖,得不到有實用價值的獎品?
你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為什么這樣?
學生交流,匯報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師:你還能舉些例子來證明你們的發現是正確的嗎?(學生舉例子證明)
師:你們能修改一下規則,讓這個游戲一定能等到學習用品嗎?
引導學生發現:奇數+偶數=奇數。
三、 解決問題:
小華買了一支鉛筆,兩塊橡皮,付了兩角錢,售貨員阿姨找給他3角錢,小華知道橡皮、鉛筆單價都是整角,而且鉛筆是4角錢一支,他馬上對售貨員說:“阿姨,你把賬算錯了!蹦阒,小華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嗎?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小組合作中你的表現如何?自我評價一下。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5
科 目
數學
年級
五年級
授課人
電建小學魏錦
授課時間
2009.9.16
課 題
數的奇偶性
教研專題
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有效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
用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過程,掌握規律。
過程與方法:1.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過程;
2.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探索規律的方法逐步提高。
情感與態度:1.增強學生對數學的信心,培養數學思維;
2.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
些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發現奇偶性規律,并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法設計
列表 畫圖 舉例直觀教學 教師引導
學法指導
動手操作 小組討論 發現規律 應用規律 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
多媒體 硬幣 杯子
教學設想
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
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對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學習數
學是生活的需要,可以解決身邊問題。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環節反思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主題圖)小船從南岸駛向北岸,不斷往返,小船擺渡11次,船在南岸還是北岸?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1.引導學生進行列表,畫示意圖等發法解決問題
2.有人說擺渡100次后,小船在此岸,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3.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板書擺渡奇數次方向改變
擺渡偶數次方向不變
三、應用奇偶性
1.一個杯子口朝上,翻動1次
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19次呢?
2.同學們不僅幫助了老師,還從中發現了規律,老師打算送你們一些禮物。
3.怎樣修改游戲規則能得到獎品。
4.引導概括
四、深入體會,運用新知
出示練習題
10389+2004
11387+131
22280+102
躍躍欲試,大膽猜測,并說明理由
活動1:拿出小紙船,倆人一組,以課為河做游戲,以南岸為起點,擺渡11次后,結果怎樣呢?
以同桌為單位,再次驗證,在探索中逐步發現規律。
小組討論,嘗試發現結論。
活動2:
1.說明理由
2.同桌互相提類似問題
學生進行活動,發現問題,討論分析原因。
自由討論,嘗試總結
自主探索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運用新知,直接判斷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問題意識
重視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用猜想、驗證歸納的學習方法解決問題。
從課堂效果看,學生非常感興趣。
抓住有力時機啟發引導適時地把學生引如到探究的問題中。
可以利用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練習。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環節反思
五、總結延伸
暢談自己的所想,所思。
教學反思:
整堂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車從學會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培養了探究能力。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 ,了解奇偶性的規律。
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并理解數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 :
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導入 ,感受奇偶性
1、游戲:換座位
首先將全班45個學生分成6組,人數分別為5、6、7、8、9、10。我們大家來做個換位置的游戲:要求是只能在本組內交換,而且每人只能與任意一個人交換一次座位。
。ㄓ螒蚝髮W生發現6人、8人、10人一組的均能按要求換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組的卻有一人無法跟別人換座位)
2、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學生能很直觀的找出原因,并說清這是由于6、8、10恰好是雙數,都是2的倍數;而5、7、9是單數,不是2的倍數。
(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最佳時機)
3、小結:交換位置時兩兩交換,剛好都能換位置,像6、8、10……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偶數;而有人不能與別人換位置,像5、7、9……不時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奇數。
學生相互舉例說說怎樣的數是奇數,怎樣的數是偶數。
二、猜想驗證, 認識奇偶性
1、設置懸念、激發思維
現在我們繼續來考慮六組人數: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組合起來能夠剛好換完?那些不能?
2、學生猜想、操作驗證
學生獨立猜想,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統一意見進行驗證(要求:驗證時多選擇幾組進行證明)。
匯報成果: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個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個
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W生的舉例可以引導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
3、深化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2+4+6+8+……+98+100這么多偶數相加的和是偶數還是奇數?為什么?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奇偶數的一些特性,現在要用這些特性解決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問題。
1、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一次,杯口朝下。翻動兩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00次?105次?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奇數次朝下,偶數次朝上。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學生: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
反饋:有一小部分學生說能,但是上臺展示,要么違反規則,要么無法進行下去。
引導感受:如果我們分析一下每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數的奇偶性,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發現
交流:一開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數;第一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變為1只,仍是奇數;再繼續翻轉,因為只能翻轉兩只杯子,即只有兩只杯子改變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數仍是奇數。由此可知:無論翻轉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數永遠是奇數,不可能是偶數。也就是說,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學生再次操作,感受過程,體驗結論。
3、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
得到一個點數,以A點為起點,
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
一格的獎品就歸你。誰想上來
參加?
學生躍躍欲試……如果繼
續玩下去有中獎的可能嗎?誰
不想參加呢?為什么?
生:骰子始終在偶數區內,不管擲的是幾,加起來總是偶數,不可能得到獎品。
是呀,這是老師在街上看到的一個騙局,他就是利用了數的奇偶性專門騙小孩子上當,現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請同學們課后去嘗試探索這個命題,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學期14——15頁。
教學目標: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會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咱們同學都有自己的學號吧,請第一小隊奇數學號同學報一下自己的學號,再請第二小隊偶數次學號的同學報一下自己的學號。那么---同學,你的學號是多少?是奇數還是偶數呢?那么什么樣的數加奇數?什么樣的數叫偶數呢?
我們把自然數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我們還可以用它們的奇偶性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板題)
二、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判斷小船位置:
師:同學們,在南方的水鄉,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擺渡為生,請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船擺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三、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問題:
同學們已經帶來了折好的小紙船,那么我們就把桌面當小河,把靠近自己身體的那條邊當做南岸,把對面的邊當做北岸,請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操作,其他同學做記錄,動手前先商量一下,你們用什么方法來記錄比較簡單明了。在這里我再強調一次,要記住小船的初始位置是---南岸。
生匯報:小船擺渡11次后停在南岸。
師: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
師出示課件
擺渡次數 船所在的位置
1 北岸
2 南岸
3 北岸
4 南岸
。。。 。。。
總結方法:有的同學運用了列表法,還有的同學運用了這樣的畫圖法,這樣的分析方法可以使我們直觀地可以觀察到小船停泊的位置,大家看,小船停在南岸,行駛奇數次后到達北岸,偶數次后回到南岸。也就是說,奇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對,偶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同。那么小船行駛100次后停在哪里呢?(南岸)
師:那我現在出個判斷題:王伯伯的小船行駛奇數次后在北岸,偶數次后在南岸。對嗎?
是啊,如果最初的位置在北岸呢?所以我們判斷最后的位置在哪里,一的要記住它的初始位置。依據初始位置進行分析和判斷,才能準確的得出結論。
試一試:探究杯口方向:
師:把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后杯子口朝下,翻動2次后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___。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吧。
匯報交流。
師:自然數奇偶性很有趣吧?那么剛剛我們利用杯子玩了個小游戲,你還能利用數的奇偶性的這一特點給同學們設計個小游戲嗎?
生回答。
師小結:是的,我們可以利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四、探究數的奇偶性在加法中的規律。
同學們表現真不錯,那么現在我想獎勵一下同學們,但得到獎品是有條件的,看到老師拿的兩個盒子了嗎?在每個盒子里,我放了相應的數字卡片,如果你抽出的數附和我的條件,你就能獲獎。聽好了,我的條件是,從每個盒子里抽出兩張數字卡片,把抽到的數字相加,得數是奇數的,就會得到獎品。你喜歡方形盒子,還是喜歡圓形盒子呢?請、同學先來吧。
生從兩個盒子中分別抽出卡片并把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師隨機板書。
師:很遺憾,這幾個同學都沒有獲獎,同學們仔細“觀察”(板書)一下,發現什么了?
生:圓形盒子都是偶數,方形盒子都是奇數。
師:從圓形盒子里抽出的是偶數加偶數,得到的還是偶數。從方形盒子里抽出的是奇數,得到的也是偶數。
師:那誰有辦法讓自己獲獎呢?
生:從兩個盒子里各抽一個數字。
師:哦,一個偶數加一個奇數得到的就是奇數了。那恭喜你,得到了獎品。誰還想試一試?
師:我們現在看看誰最善于總結了,通過剛才的游戲,你“發現”(板書)什么了?
生:
那這些卡片都是老師設計好的,僅僅靠卡片上的數,我們就下定論似乎還早了些。我們還需要什么呀?對,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板書)那么就請你再自己任意出幾個數,驗證一下這三種情況吧。驗證后把你的結論跟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并匯報發現的奇偶數規律。
。ㄅ紨+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偶數=奇數 )
生齊讀一遍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考考你:有了這樣的結論,同學們看看,這組算式,在不計算的情況下,你能判斷出得數是奇數還是偶數嗎?
1、完成數學書p15第(7)題。
問:你是怎樣判斷的?
同學們學得很好,掌握了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秘密。
2、皮皮和牛牛在練習打球呢,皮皮先來,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這,那打到第20次時球在哪邊?
3、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轉2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杯口全部朝下,為什么?
4、15個蘋果兩個小朋友分,若每個小朋友都分得奇數,能分嗎?為什么?
5、小明的爸爸是1路公共汽車的司機。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從牧羊場發車開往二馬路,1個小時后又從二馬路開往牧羊場。這樣來回往返。 請問中午11:30小明要給爸爸送飯,應送到哪兒呢?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你用什么方法掌握了知識?
。3)學了這節課,你還想研究奇偶數的什么規律?
(師小結:我們利用畫圖和列表的方法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了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利用觀察—發現---驗證—結論的方法研究奇數和偶數在加法計算中的規律,在以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七、拓展訓練:1、今天我們探究的是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那么減法中呢?乘法中呢?數的奇偶性是如何變化的呢?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探究,好嗎?
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數(“偶數”個)
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數(“奇數”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