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
預設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2、能清楚地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重、難點:
對圓柱特征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的周長公式。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⑴半徑是1 米 ⑵直徑是3厘米
⑶半徑是2分米 ⑷直徑是5分米
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體,提問:我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征?
由此引導學生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特征。
教師出示幾個圓柱形的物體,“大家注意,你們看看這些物體跟長方體、正方體的形狀一樣嗎?請你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跟老師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感覺它們與長方體有什么不一樣?
三、探究新知:
㈠認識圓柱的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的特征:
談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摸一摸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么?
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
板書: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初步感知:展示,引導學生觀察,并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
深化感知: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動手測量哪條邊上圓柱體上的高,哪條最為簡捷。
4、圓柱的側面展開:
⑴動手操作:請同學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板書:沿高剪(長方形、正方形) 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教師強調:我們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⑵尋求發現。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小組合作,操作展開的長方形圖并觀察。
同學交流說出自己的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⑶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討論:平行四邊形通過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引導小結:通過割補的方法,也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四、鞏固深化:
1、投影出示: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圓柱,哪些不是圓柱:為什么?
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引導學生利用圓柱的特殊來解釋。
3、完成第75頁,學生自己操作完成。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出幾個?今天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來說一說嗎?
創意作業:
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圓柱形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