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和合數》課堂實錄與評析
教學目標:
(1)經歷“求因數—找規律—探究歸納—應用”等數學活動,發現并掌握質數和合數的特征,并能運用其特征判別質數和合數。
(2)在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發展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體會分類歸納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
(3)體驗數學“再創造”的樂趣,發展數學意識和數學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質數和合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關鍵:發現質數和合數的因數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展臺、學生練習卡。
預習提示:
(一)回顧舊知
1.非0的自然數按是不是2的倍數作為標準進行分類,可以分為( )數和( )數。
2. 能被2、5、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研究2、3、5的倍數特征的?
(二)嘗試探究
1.根據前面研究數的經驗,選擇一組數進行研究(如:1——20各數;20——25各數; 100——200各數;200——400各數)。
2.寫出這組數中各數的因數,并根據它們所含因數個數的情況進行分類。
3.仔細閱讀教材第23頁,填寫書中表格。想一想:根據因數個數的情況,這幾類數分別叫什么數?
(三)在研究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困惑?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為“再創造”作好鋪墊。
師: 通過檢查同學們的預習作業,我發現大家對因數、倍數等舊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現在,我們針對“回顧舊知”部分進行一下交流:按是不是2的倍數作為標準進行分類,非0的自然數可以分為哪幾類?
生:可以分為兩類:奇數和偶數。
師:我們是怎樣研究2、3、5的倍數特征的?
生1:我們學習2的倍數的特征時,是先寫出幾個數,然后再來研究它們個位上數的特點,然后發現規律。
生2:我們學習5的倍數的特征時,是先找出5的倍數,然后再來研究它們的共同特點。
生3:我們研究2、3、5的倍數特征時,都是先寫出一些數,然后再來研究它們的特點。
師:對,通過對一些具體的數的研究,發現它們的一些共同特征,這是我們最近研究數的問題時經常用的方法,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兩個新的概念是什么嗎?
生(齊):質數和合數。
(板書課題:質數與合數)
師:通過檢查同學們的預習作業,我發現大部分同學選擇了1——20這組數進行研究,能說說你們的想法嗎?
生1:我開始用的是20-25這幾個數,可是數太少了,發現不了規律,后來我又加上了1——19這些數。
生2:如果選擇的數太多,比如找100——200的每個數的因數,研究起來太麻煩了。
生3:選擇的數太大,研究起來也比較麻煩。
生4:我看書上讓我們找1——20各數的因數,我就用這組數了。
師:同學們的想法是對的,我們在研究數的時候,一般都要先從較小的一段數入手研究。
[評析:精簡的復習,初步滲透分類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遷移學習經驗,為下面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合作探究,經歷“再創造”的過程。
師:通過課前預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生1:我知道了什么叫質數?什么叫合數?
生2:我知道一個數究竟是質數還是合數,與它所含因數的個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