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周圍的家庭”案例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冊“了解周圍的家庭”
教材分析:本節是一節社會調查活動課。教材設計了兩項調查活動:一是調查10個家庭最近一次水費、電費、電話費以及燃氣費的交納情況;二是讓學生走訪附近的10家農戶,了解他們去年耕種土地的面積以及農作物的收成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開展的是第一項調查活動。要求學生把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后填表,并要求進行簡單的分析,讓學生初步體驗到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數學意識。
2、提高學生收集整理數據的能力,以及在調查活動中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居住情況分成若干個小組,幫助學生看懂教材上提供的調查表,明確每個小組要調查的項目。
教學重點、難點:
1、有計劃、有目的地調查訪問。
2、要求學生能夠對統計的數據作出適當的、科學的點評,并對其中的某些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天,老師就讓你們走進生活,去調查你們家周圍一些家庭的某些信息,關于這些數據,我們還要作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周圍的一些家庭吧。(板書課題:了解周圍的家庭)
二、小組反饋統計表。
1、各組將調查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填好統計表。
2、老師將每個小組的調查表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學生通過對比,選出最優秀的,進行分析。
3、比較分析。
橫向觀察統計表:比較一下每戶家庭支出最高的是哪項費用?從整體上看,哪項費用普遍較高?
縱向觀察統計表:說說哪個家庭這幾方面的費用最高?哪個家庭這幾方面的費用最低?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4、學生根據統計表中數據再提出一些不同的問題,并有選擇地進行解決。
通過橫向與縱向比較,引導學生比較全面地分析表中數據,逐步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從而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三、活動總結:
1、談話:同學們,在調查的過程中你們一定增長了很多見識吧?誰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活動體會?
2、教師簡要小結本次調查活動的情況及課堂上的交流反饋情況,引導學生將本課的心得反饋到被調查家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