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1)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深刻體驗和感悟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并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設計
(一) 由談話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記得它們的面積公式嗎?(一人回答)還記得正方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嗎?平行四邊形面積呢?
師:看來,我們所學習過的面積公式,都是在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轉化推導出來的。
師:誰知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老師調查一下: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舉手;不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舉手;不但知道公式,而且還知道怎樣推導出來的舉手。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親身體驗一下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板書課題:三角形面積]
(二) 探究活動。
師:根據你們前面的學習經驗,誰能說一說應怎樣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轉化]
師:下面我們將按小組來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師介紹學具袋中的學具,并出示探究活動的目標、建議與思考,見下表)
(學生在探究活動時,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另一方面為匯報選取針對性較強的素材。)
師:誰愿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同學介紹自己的探究成果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以便予以補充(交流過程注意引發學生間的爭論)。
生1:我們是直接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生2:我們小組是用一個三角形折成長方形后推導出計算公式的。
生3:我們是將一個三角形用割補法進行推導的。
……
師:同學們分別總結出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么,誰能概括出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呢?
生: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在學生敘述時,教師板書)
師:剛才這個同學概括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再用自己喜歡語言再來說一說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意義。
師:不論同學們用一個三角形、或者兩個三角形,還是用拼擺、或者用割補的方法,都是在想方設法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這是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重要方法?
師:下面我們運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鞏固練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