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與設計
課題課時第三課時班級五(3)編寫者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數學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時,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選擇一部分有意義的圖案供學生欣賞,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認識數學的美是很有幫助的。本活動不僅要求學生欣賞圖案,還要求學生能制作美麗的圖案,并且后者是學習的重點。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1、感受圖形變換創造的美,體會平移、對稱、旋轉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 2、進一步感受數學美和數學方法的價值。 3、加深對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4、發展空間想象力。教學重難點:利用平移、旋轉、對稱變換來設計一些美麗的圖案。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在低年級時,通過對一些圖形的認識和欣賞,以及對生活中平移、對稱現象的簡單認識,應該有了一些欣賞、制作積累的經驗,欣賞和制作體現了綜合思維的特征,教師及時肯定學生作品及創意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節課力求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用“動”的思想去理解數學知識,培養能力。我設想的教學過程是:以審美情趣作為學生掌握知識的先導,運用數學的原理創造美,并體驗創造本身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使課堂成為欣賞美和創造美的場所。五、教學環境及資料準備主題圖、漂亮的圖案、貼圖、剪刀和紙。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 師 活 動預 設 學 生 行 為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情境導入1、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學生欣賞。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學生盡情發表自己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學生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通過對圖的觀察回顧對稱、平移、旋轉等知識。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 2、 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研究圖形的形成,為后面做設計做好準備。 四、全課總結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及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建立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板書設計欣賞和設計
圖案1 圖案2
圖案3 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七、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