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教案
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一)
教材簡析:
新知識點:比較圖形的面積、地毯上的圖形面積、動手做(底和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和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3、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合作、交流、評價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判斷、畫出、測量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如何把圖形進行轉化,以尋求解決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教師教法:課件展示
學習方法:觀察比較
課時劃分:6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課 題 一:比較圖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和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圖形的轉化,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師教法:課件展示
學習方法:觀察比較
教具準備:課件 圖形實物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式引入課題
1、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或知道哪些平面圖形?
2、(出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形):誰來用手比劃一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有多長?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積有多大?(生演示)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3、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真好,現在老師這里有一副圖(出示課本第16頁主題圖的課件),圖上有許多平面圖形,今天就來比較這些圖形的面積。(板書:比較圖形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圖形面積的關系
①觀察比較這些圖形的面積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樣比較?同學們可先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②哪個小組先來匯報,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比較面積的大小的?
③你們用的什么方法比較1號和3號圖的面積相等?
(教師按照學生敘述的方法,用課件演示1號和3號兩個圖形重合的方法。)
④你們的發現真不錯,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再來說一說。
(三)解決問題
同學們觀察的非常細,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真不少,現在老師想考一考你們的眼力,判斷下面哪些圖的面積與圖1一樣大?
1.出示書17頁的練一練1題。
(學生演示)請你上臺來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嗎?
2.如下圖一個長方形少了一塊,你認為下面的哪個圖形補上去就能使這個長方形完整了?
(四)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列舉活動中的種種收獲、困惑。
課 題 二: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教學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
教學難點:選擇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教師教法:課件展示 啟發式教學
學習方法:觀察比較 分組學習
教具準備:課件 課件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