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公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與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媒體與資源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公頃
1、談話導入: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內容嗎?(板書課題:認識公頃 ) 你知道公頃是什么單位嗎?對,公頃是個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2、在這之前啊,我們已經學習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來告訴大家它們分別是什么? (字母板書: cm2 dm2 m2 )
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劃一下嗎?(大約有小朋友的大拇指甲面的大小)
1平方分米呢?(手掌面那么大)
誰來介紹1平方米?(我們教室地面一個格子的大小是一平方米)
3、(課件)想一想: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一張銀行卡的面積大約是40( )
(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2( )
(3)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
(4)我們丹陽的市民廣場大家去過嗎?這可是我們丹陽人民常去的休閑玩耍的好地方,它的面積大約是3( )
生猜測,師反問:這里還能用平方米作單位嗎?為什么?(市民廣場的面積很大。)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
4、小結過渡:
師:看來同學們都認為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是不是這樣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1、欣賞圖片,初步感知公頃。
(課件逐一出示以下幾個景點的照片。請一位同學來當小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初步感知公頃。)。
(1)世界文化遺產------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積大約是170公頃。
(2)北京中華世紀壇占地面積大約是4.5公頃。
(3)美麗的中國臺灣日月潭面積大約是827公頃。
(4)2004年,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5億公頃。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在計量這些較大土地面積時,都用到了什么面積單位?
(課件: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齊讀一遍。
2、認識1公頃的含義。
(1)師:那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課前老師讓大家對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個新的面積單位“公頃”進行了預習,通過預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公頃的知識? 學生匯報交流。
師板書: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用字母表示:hm2
1公頃=10000平方米
師:同學們,你知道10000是怎么來的嗎?(100100)
由此可見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2)過渡小結:同學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1公頃=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實際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來嗎?
師:太大了想不出來了吧。那我們先來想象100平方米有多大吧。
3、參與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
感知一
師:由于我們上課的地點在三樓,下去活動不方便,所以上課前十分鐘,商老師帶大家到操場,讓28個同學,一邊7個,圍成一個邊長約是10米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00平方米),F在請每位同學靜靜的回憶一下剛剛圍成的那個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