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的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繼發展的符號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介紹古代中國對負數的認識和使用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能夠比較0、正數、負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溫度計、圖片
教學過程:
巧設問題,感知引入 — 引出負數
1、熱身游戲《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說一句相反的話。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節去爺爺家拜年時,爺爺給小明100元壓歲錢,但在回家后,小明將這100元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你能幫小明做一下壓錢的賬目記錄嗎?(引出正、負數數學史話)
二、體驗內化,探究新知 — 認識負數
1、放映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觀察上海、北京的氣溫圖,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
小結: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人們是利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的呢(介紹溫度計)?并讓學生撥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結:(1)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c的位置。
(2)溫度中,0°c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3)0是正負數的分界線,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 應用負數
電梯中的正、負數: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二樓,應各按那些鍵?
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
讓學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存折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折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
小結: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1、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2、在日程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負數?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寫一篇日記。
五、板書設計
溫度:
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海拔: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
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