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內容:分數的再認識課時: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教學難點:體會在不同整體下,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樣。
教學關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運用分數。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今天老師有幸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同學們在三年級時已經學過了分數,掌握了一些簡單得分數知識,今天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分數。
板書:分數的再認識
復習:出示:(5分鐘)師:誰能說說這個數的各部分名稱。
師:怎樣讀,讀作:(二分之一)
師: 表示意義是什么?
2)、老師這里有這些數,誰能幫老師讀一讀。 , , , 讓學生讀認。
師:像 , , , ……都是什么數?(分數)
師出示圖形:
讓學生用分數表示上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
二、創設情境,理解分數的相對性。
1、 拿一拿:(10分鐘)
教師準備三盒糖果(數量不要告訴學生)
師: 我這里有三盒糖果,老師想從每一盒糖果中取出它的 ,誰愿意幫幫老師這個忙呢?
請三位學生到臺上拿糖果。其他同學注意觀察.
師:你準備怎么拿呢?
生1:
生2:
生3:
師:其他同學發現了什么?生:他們拿出的塊數不一樣。讓三名學生回位。
師:他們三個都是拿出全部的 嗎? 拿出糖果的塊數卻不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想一想,然后小組交流一下.
生:三盒糖塊總數不一樣。
生:數錯了。
師:他們分的到底對不對呢?再請三位同學上臺分一分,驗證一下, 注意觀察每盒的 是多少塊? (4塊、3塊、4塊)把所有的糖果都拿出來數一數告訴大家總塊數是多少(一盒有8塊, 一盒有6塊.另一盒有8塊)。
師:前后三名學生分得一樣嗎?
師:現在你知道每盒糖的 不一樣多的原因嗎?
生:是總塊數不一樣,
師:一盒糖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糖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但由于盒子里糖塊總數不一樣多,所以取出的 的數量會怎樣?
生:也一定不一樣多。
強調:由于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塊數不一樣多),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多。
2、說一說: (10分鐘)
出示教科書的情境圖:(一本書厚,一本書薄)
. 師:讓兩名同學各拿一本書.左邊的同學看了第一本書的 ;右邊的同學看了第二本書的 ;他們看的頁數一樣多嗎?為什么?
生1:因為書的厚薄不一樣,總頁數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因此它們的 就不一樣。
師:雖然它們都把整本書平均分成三份看,都看了其中的一份,但它們的整本書頁數同不同?也就是說什么不同?
生:看得頁數不同,整體也不同。
師:請同學們再考慮一個問題。
明明喝了一瓶水的 ,楠楠也喝了一瓶水的 。明明說:“我倆喝的一樣多”。楠楠說:“我喝得比你多。” 它們誰說得對呢?
生2:如果瓶的大小一樣,他倆喝得就一樣多。如果大小不一樣,誰瓶大,誰喝得就多。(整體不同,同一分數大小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