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4)學生試算,教師用循環小數表示商。教師板書:47÷22=2.13?6?。
(5)小組討論:循環小數怎樣保留兩位小數?
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注意引導學生明白: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時,遇到用循環節表示的循環小數,如果小數的位數不夠時,要將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多寫幾遍,用加上省略號的形式來表示循環小數,再用原來取近似值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6)板書取近似值的那一步時,注意讓學生思考用什么符號。
板書: 47÷22=2.13?6?≈2.14(kg)
(7)帶上單位,寫出答語。
小組討論:為什么這道題的第1步用等于而第2步卻用約等于?
教師強調:像上面這種題的商取近似值的時候,要先算出準確值,所以先用等于,然后再取近似值,再用約等于。
3.即時練習
(1)填表。
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保留四位小數
3.151 515……
0.6?9?
1.2?34?
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取近似值的方法。
(2)江津軍人預備役學校的同學進行野外訓練。2.1時行了15.4 km,平均每時行多少千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3)菜市街小學的少先隊員開展“為貧困山區的同學獻愛心”的活動。6個小組的同學一共捐款130元,平均每個小組捐款多少元?
此題讓學生注意觀察怎樣取商的近似值,要保留幾位小數?
4.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怎樣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呢?
學生回答略。
三、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60頁第5~7題。
四、拓展練習
16÷37=0.432 432 432…在商的小數點后第100位數上的數字是幾?
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想法。
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合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進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能正確分析并解決3步計算的求平均數問題。
3.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發展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感受小數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
教師:請同學們帶著這樣3個問題觀察情景圖:從這幅情景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抽學生回答上面的3個問題,列出算式:3430÷125(隨學生回答板書算式),并要求學生獨立算出結果是27.44。
教師: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學生可能會說出多種計算方法,比如筆算或用計算器計算。
教師:為什么要用計算器計算?
主要讓學生說出較大的數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合適。
教師:請同學們將我們算出的結果和題意結合起來思考一下,你認為這個問題我們解決完了嗎?(學生回答略)其實 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解決完。我們還要思考這樣3個問題:一是這道題的結果用精確數表示好還是用近似數表示好?二是如果要用近似數來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合適還是用別的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比較合適?三是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第1個問題,你認為這道題的結果用精確數表示好呢還是用近似數表示好?為什么?
主要引導學生說出應該用近似數表示。因為汽車都是以整輛為單位的,沒有不到1輛的汽車。
教師:看來同學們都贊成用近似數來表示。那么我們來研究第2個問題,如果要用近似數來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合適還是用別的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比較合適?為什么?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