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和合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課時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質數和合數”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因數和倍數”這個單元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它是在學習了因數和倍數以及2、3、5倍數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下半學期學習求最大公因數和求最小公倍數以及約分、通分的重要基礎。
2、教學目標
⑴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根據它們的意義判斷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數是合數。熟悉50以內的質數。
⑵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求因數—找規律—探究歸納—驗證等數學活動,學習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等數學策略。
⑶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合理分類和歸納概括的能力,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意識和數學品質。
3、教學重、難點: 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能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二、說教法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是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方法去思考分析身邊的事物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根據本節知識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結合新課程標準精神,我采用了探究發現、啟發式教學、開心游戲活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結合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歸納、討論交流等學習方法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在算式“34=12”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2:自然數按照是否2的倍數可分成幾類?
設計意圖:有研究表明小學生注意力能集中時間是15—20分鐘,復習引入的時間不能太多。所以復習必須堅持精練的原則,復習內容必須是和新知識有密切聯系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習題要生動有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從上課開始就被吸引住,既從知識上起到遷移、鋪墊的作用,又為學習新知識創造了良好的認知環境。
(二)、學習新課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座號的所有因數,請1——12號的同學說出自己座號的所有因數。
(2)、要求學生觀察1——12這十二個自然數的因數個數,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根據因數的個數可以把這十二個自然數分成幾類?
(3)、結合學生的匯報,揭示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我運用了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的教學方法,學生采用觀察比較、分類歸納、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因為“質數和合數”是學生在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我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找自己座號的因數,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喚起學生親切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數學知識才會內化學生自己的東西,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就是讓學生在探討中提高學習的能力。
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
質數和合數這兩個概念關鍵在于因數的個數,“只有……兩個……”是質數概念的關鍵詞。“除了……還有……”是合數概念的關鍵詞。我針對這兩個概念的關鍵處,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