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簡易方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2.初步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方法并會檢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一)口算下面各題.
30+( )=50 ( )×2=10
(二)列式.
1.一支鋼筆 元,2支鋼筆多少元?
2. 與4的和.
二、新授教學
(一)方程的意義
1.介紹天平
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當天平的指針指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20+?=100
教師說明:這個未知數“?”,如果用 來表示就可以寫成20+ =100.
(3)出示圖片:籃球
教師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怎樣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
3.方程的意義.
教師提問:觀察上面三個等式回答問題.這三個等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點:第一個等式不含有未知數,第二個和第三個等式含有未知數.
教師板書:象這種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教師強調:含有未知數、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1)出示圖片:等式與方程
(2)小結: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學例1
1.方程的解
教師提問:在 中, 等于多少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時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相等?
教師說明: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師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學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師提問:解方程先寫什么?根據什么計算?
(2)教師板書: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3)怎樣檢查解方程是否正確?
檢驗:把 代入原方程,
左邊 ,右邊
左邊=右邊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討論:“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四、鞏固練習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數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 )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
是方程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