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和其它數學知識一樣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及分子、分母的含義。 3.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使學生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講清單位“1”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電腦軟件一套。 學具準備:每人一張正方形紙片、每組一個信封里面裝有一張圓形、長方形紙片,4個蘋果圖片,6個玩具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 今天我們和許多小動物一起去參加小猴的生日聚會高興嗎?你們看小猴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電腦顯示畫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都有什么?它還想測測同學們的智力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幫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嗎?(上課) 一、 分數的產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有時不能得到整數得結果,例如,用一個計量單位“米”測量黑板的長度(屏幕顯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夠1米了,還能用整數表示嗎?又如,老師只有一個蘋果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個/還能用整數表示嗎?這就需要用新的數,誰知道用什么數來表示? 板書:分數 對于分數同學們并不陌生,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誰能說幾個分數(指名說老師板書),誰還記得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到底什么樣的數叫分數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板書:的意義 二、 分數的意義 1。把小猴準備的一部分禮物裝在信封里,倒出來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這些東西測測同學們的智力,看哪一個小組表現的好?聽要求小組同學研究想辦法表示出每種東西的 。小組研究匯報。 2.根據剛才分的過程,把這些物體歸兩類,為什么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一個物體、一個整體(解釋整體的含義)。 說明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上面我們分的這些物體就可以用一句話表示出來誰能說出來?(把單位“1”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3.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回答問題 (1)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是它的( )。 (4)同時顯示以上3幅圖,讓同學們認真觀察它們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數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匯報。 4.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和熊貓圖片,平均分看有幾種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數表示,小組討論匯報,電腦顯示平均分的蘋果和熊貓圖畫,讓學生按照第一幅圖的說法說一說其余的幾幅圖的意思。 5.電腦同時顯示一塊餅、一張正方形紙、一條線段、四個蘋果、六只熊貓圖,提問:剛才我們分了這些物體都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來說一說什么叫做單位“1”?電腦顯示單位“1”的含義。 6.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小組討論到底什么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引導學生總結分數的意義,電腦顯示分數的意義。 7.根據分數的意義指名說出剛才寫的這些分數表示的意義。 8.教學分子、分母的含義:電腦顯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寫幾個分數讓學生說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義。 9.做一做 電腦顯示。 三、 課堂練習: 1.讓同學們闖三關,電腦顯示三關題。 2.三關闖過了,別忘了還要幫小猴分東西呢,蘋果、熊貓已分過,還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電腦顯示)學生回答。提問: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塊,小猴吃了3塊,吃了西瓜的幾分之幾?小兔吃了2塊,吃了幾分之幾?還剩下西瓜的幾分之幾?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蠟燭,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來表示,但是這個 所表示的數量一樣多嗎?為什么? 四、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 板書設計 :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 單位“1” 2/3 4/15 5/11 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