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冊用計算器計算
課題 | (一)用計算器計算 | 課型 | 新授課 | ||
教學目標 | 1、 讓學生簡單了解數的產生過程,對人類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計算工具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簡單了解一些計算工具計數的方法,接受數學事實的教育。 2、 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探索簡單的規律。 3、 通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它的有用性,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習慣。 | ||||
教學重難點 | 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探索一些簡單的規律。 | ||||
教學準備 | 多媒體課件,師生計算器一個,作業 紙一張。 | ||||
教學過程 設計 | |||||
教學內容 | 師生活動 | 教后感 |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討論研究 三、展示成功 四、全課總結 四、布置作業 |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大潤發吧?那里每天都有許多的顧客,當顧客推著滿滿一車物品去付款時,營業員卻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告訴他應該付多少錢。你知道營業員為什么會算得這么快嗎?(讓學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用計算器計算”。 (出示課題) 1、認識計算器 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計算器呢?(讓學生自由說) 你對計算器有哪些認識呢?同桌相互指指說說。再請學生上臺交流。 說明:雖然我們手中的計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鈕是大致一樣的。 課件出示:計算器圖。 師生一起認識計算器:上面是顯示器,下面是鍵盤。鍵盤中有數字鍵,運算符號鍵和功能鍵。功能鍵中有常用的開機鍵、關機鍵、清除鍵和等號鍵。 2、用計算器計算 (1)讓我們一起來用計算器試著算算這些題目吧。 多媒體出示: 75+47= 24×7.6= 62.8-0.95= (讓學生將答案寫在作業 紙上) 學生完成后,請三個學生上臺邊演示邊敘述操作過程。 如果有學生在計算62.8-0.95時是先按“6、2、·、8”,接著按“-”,再按“0,·、9、5”,最后按“=”,結果是61.85。 教師就問: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方法?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時,只按·、9、5。 說明: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的,這個0可以不按。 (2)多媒體出示:0.092÷1.15×25= 3.72-2.05+0.18= 讓我們比一比誰算的最快。 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操作的? 說明:兩種方法都可以,但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的,不按0速度更快。 小結:像這樣只含同一級運算的,可以從左往右依次按鍵。 3、介紹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你覺得用計算器計算怎么樣啊?(讓學生說) 你知道在人類沒有發明計算器之前,我們的祖先都用過哪些計算工具嗎? 教師:先請大家自學P66-67頁的內容,再聯系你課前收集的資料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多媒體一一出示:石子、結繩、刻痕——算籌——算盤的歷史過程。 (1) 什么是算籌呢? 多媒體出示:算籌圖。 結合圖例說明:算籌就是一種象筷子一樣的小棒,算籌有兩種不同擺法橫式和豎式,用算籌擺出不同的形狀,可以表示不同的數。 多媒體出示兩個用算籌表示的數(9和173),讓學生回答是幾? (2) 誰來介紹一下算盤呢? 讓學生試著說出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 多媒體出示算盤上的一個數(406及4060),讓學生試讀,從而說明要先定個位后才能讀數。 1、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多媒體出示: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111122222222÷33333334= 教師問:你遇到什么問題了? 讓學生說出計算器已經不能顯示這些數了。 教師再問:那該怎么辦?趕快看看有沒有什么規律啊?(小組合作尋找規律) 小結:計算器還可以幫助我們探索規律,看來計算器的作用還真不小。 (2)多媒體播放水龍頭滴水的動畫。 出示:據統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小時大約滴水3.6千克。 對此你想說什么? 多媒體依次出示: (1) 照這樣計算,一天會浪費多少千克水? (2) 一年(按365天計算)會浪費多少千克水? (3) 我們學校有45個水龍頭,一年會浪費多少千克水? (4) 如果一個3口之家,每月用水20噸,這些水可供他們用多少時間? 學生完成后,再讓他們估計大約是多少年? 看著這么驚人的數據,你有何感想?(生自由說) 小結:所以,孩子們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向全人類呼吁:請節約用水 珍愛生命。(多媒體打出大字)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在學習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是這樣解決的? 據資料顯示,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資是300元。 (1)統計你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資又是多少呢? (2)用計算器計算你們小組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投資大約是多少? (3)與貧困山區的孩子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