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三)
教學目標1、初步理解并掌握復式統計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分析.
2、培養學生仔細認真的做題習慣,并結合問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制作復式統計表.
教學難點
復式統計表表頭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教師提問:如何對原始數據進行分組整理?
2、請學生說一說根據每張表格,你能觀察出哪些內容?
興農小學活動課程四個小組的學生人數統計表
數學小組 生物小組
性別 | 合計 | 男生 | 女生 | 性別 | 合計 | 男生 | 女生 | |
人數 | 22 | 14 | 8 | 人數 | 15 | 7 | 8 |
航模小組 美術小組
性別 | 合計 | 男生 | 女生 | 性別 | 合計 | 男生 | 女生 | |
人數 | 17 | 13 | 4 | 人數 | 24 | 12 | 12 |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提問: 1、四張表格各自表示一項小組活動的情況,怎樣才能很快地比較各個小組中人數的情況,你有什么辦法嗎?(分組討論.) 2、想一想,能不能把這四個小組活動人數情況放在一個統計表里? (學生嘗試把四個統計表繪制成一個復式統計表.) 3、制作這個統計表時,要反映哪幾方面的問題?怎樣設計?(再分組討論,回答.) 教師明確:這個統計表要反映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組,另一方面是各組的人數情況. 興農小學活動課程四個小組的學生人數統計表 年 月 日 男生 女生 數學小組 生物小組 航模小組 美術小組 4、這個統計表中還有哪些項目不清楚?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5、如果想要統計每個小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應該怎么辦? 6、如果想要反映出每個小組的總人數,又應該怎么設計? (分組討論、嘗試獨立設計表頭及其它各項內容.) 教師說明:表內的數據要反映四個小組的情況,所以表頭的豎向分欄中寫出了四個小組的名稱和總計;同時表內還要能看出各小組男、女生人數,所以表頭的橫向分欄中寫出了性別與合計.左上角一格用斜線分成三部分.) “1”說明橫欄類別,“2”說明豎欄類別,“3”說明表頭有下方的空格是填寫數據的(有時還注明數據的單位). (二)學生獨立填表 (三)興農小學活動課程小組人數統計表 年 月 日 教師強調: 1、填整理好的數據; 2、再填合計、總計,根據這兩項結果檢查所填數據是否正確,養成良好的檢驗習慣; 3、檢查統計表的名稱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寫完整了. (四)做一做 一個書店第一季度的售書情況如下,制成統計表. 一月份售出:文藝書1620冊,科技書2087冊,工具書153冊; 二月份售出:文藝書4763冊,科技書4262冊,工具書425冊; 三月份售出:文藝書2835冊,科技書2247冊,工具書363冊. (五)教師提問:制作復式統計表的方法是什么? 教師明確: 1、先根據統計內容確定編制的統計表要分幾項,橫著和豎著各應該畫幾個格; 2、填好表頭中各項的名稱,有單位的要注明單位名稱.在填寫表頭時,還可以告訴學生,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總計”和“合計”一般要放在統計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 3、在畫好的表格上面要寫出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4、把統計好的數據一一填入表內; 5、把統計的材料與表中填好的數據核對一下,看有沒有漏寫或誤寫的地方,合計和總計計算得對不對. 三、鞏固反饋 在課前調查的基礎上,做練習. (一)調查本校各年級男、女生人數,填入下面的統計表. 本校各年級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個年級人數最多?哪個年級人數最少? 2、全校學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3、三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4、你還能從表中知道哪些情況? (二)調查本班各小組學生家長的職業情況,填入下表. 本班各小組學生家長職業情況統計表 教師提問:你能從表中了解到哪些情況? (三)我國1978年和1988年人口總數和糧食年產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適的數(得數保留三位小數),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我國1978年、1988年總人口和糧食年產量統計表 1、我國1988年比1978年糧食年產量增加多少億噸? 2、我國1988年糧食年產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3、我國1978年和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糧食多少噸?1988年比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糧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課堂總結 制作復式統計表應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 我國1998~2000年的糧食和棉花產量如下: 1998年:糧食51229.5萬噸,棉花450.1萬噸; 1999年:糧食50838.6萬噸,棉花382.9萬噸; 2000年:糧食46251.0萬噸,棉花435.0萬噸. 根據以上數據制成統計表. 六、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通過對愛看什么電視欄目的收集、整理及數據分析,體會統計的意義. 2.學會調查的各種方法,并能對調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斷和建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兒童電視片頭片段的錄像帶、錄像機、幾種表格.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教師播放兒童喜歡看的各種節目片頭. 你喜歡看什么節目?【《大風車》、《東方兒童》、《東芝動物樂園》、《小神龍俱樂部》…… 】 二、展開. 1.師: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學們喜歡看什么欄目的電視,你準備怎么做? 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問一問. 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區進行一次調查. 生:可以在班級里問一問. 師補充:還可以設計項目,讓被調查的人來填寫.這種方法叫“問卷法”. 2.小組合作. 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案(包括對象、方法、內容),說明自己組的方案及其優點,別的組進行質疑. (1)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小組1:用談話的方法進行調查,步驟是:隨意地找同學,碰到一個同學問一些問題,問題主要有“你喜歡看電視嗎?”“你喜歡看哪個欄目的電視?” 小組2: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情況比較準確,同學們填問卷時也比較方便. 小組3: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還有一點補充,在問卷下面增加了備注欄,讓同學們挑選后還可以寫一寫問卷中沒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歡看的電視欄目,如《新聞》等. 小組4: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下面增加了一問:你為什么喜歡看這個欄目? (2)評價各種調查方法的優、缺點. 三、用談話法收集電視欄目的收視情況. 1.師:現在我們用談話法來了解我班同學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1)收集數據 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姓名 性別 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原因 (2)整理數據并制成表. 2.回答問題. (1)看各類欄目的人數各占全班的百分之幾?男生比較喜歡什么欄目?女生比較喜歡什么欄目? (2)哪個欄目的收視率最高?你從該欄目里學到了一些什么?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你看電視與你的學習有沒有發生沖突?你是怎樣解決的? 3.小結. 數據的收集跟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失學率等,國家重大的決策的制定,都要參考有關的統計數據.
調查:兒童電視節目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