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鑲嵌圖案
課題課時第四課時班級五(3)編寫者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第十冊數學第一單元的第四課時,本次活動是以游戲形式展開的,其中的游戲因素給本內容的數學學習帶來了無窮的魅力。而游戲的性質決定了游戲趣味性強、令人興奮、具有挑戰性等,因此,教材設計本次活動,使學生從游戲中豐富情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利用圖形變換設計鑲嵌圖案。2、拓展鑲嵌圖形的范圍,進一步體會圖形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3、在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帶來的美感、數學的價值。4、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探索未知問題的好奇心,享受學習的快樂。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在四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圖形的密鋪(鑲嵌),本學期又學習了對稱、旋轉、平移等圖形的變換內容,并有了一定的動手實踐、進行獨立欣賞和創造的能力。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本次數學游戲活動就是在理解圖形的變換和鑲嵌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過程,進行探究和創作美麗的圖案,進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因此,教師要切實組織好學生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進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親自動手、親自體驗和獨立思考。五、教學環境及資料準備多媒體課件、進行創作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尺子、畫筆等。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 師 活 動預 設 學 生 行 為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感知鑲嵌
1、欣賞感知
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鑲嵌圖片,使學生建立鑲嵌的表象。
2、以舊導新
(1)找相同點,復習密鋪特點;
(2)判斷復習可密鋪的基本圖形;
(3)找不同點,揭題“鑲嵌”。學生欣賞圖片,回憶密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我借助媒體的直觀性出示各種圖片,聲像結合,使學生初步感知鑲嵌。回憶舊知(密鋪),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當場做出反饋,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反思。
二、探究鑲嵌
1、通過猜測激趣,感受變換。
2、進一步猜測,引導學生理解:把正方形的一部分通過平移或旋轉可以變換成不規則圖形。
3、質疑:這些變換后的不規則圖形能不能設計出鑲嵌圖案呢?
4、試一試
(1)教師示范操作方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不規則圖形,自主嘗試進行設計。
(3)反饋評價
5、小結:把正方形的一部分通過變換得到的不規則圖形利用平移、旋轉可以設計出鑲嵌圖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引導學生通過大膽猜想和動手嘗試,對鑲嵌的原理進行初步的知識建構,使學生很輕松地就明白了:“把正方形的一部分經過變換后得到的不規則圖形通過平移、旋轉能設計出鑲嵌圖案”。
三、創作鑲嵌
1、質疑:“其他可密鋪的基本圖形是不是也能像正方形那樣變換后設計出美麗的鑲嵌圖案呢?”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創作。教師提供其他各種可密鋪圖形(三角形、四邊形、正六邊形),學生自由選擇并進行設計。
3、交流反饋
(1)小組交流,推選本組最佳作品
(2)欣賞作品,交流評價
(3)評選“小小設計師”
4、小結
通過創設“設計電視背景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發揮學生的想象,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創造美麗的鑲嵌圖案,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自己發現“把任意一個可密鋪的基本幾何圖形變換一部分得到不規則圖形,再經過平移、旋轉的變換都可以設計出鑲嵌圖案。”體現了由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