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4~56頁的例1~例3以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十六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實例,并進行交流。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歸納、推斷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視頻展示臺,多媒體課件;學生在布店里自己選擇一種布,調查買1米布要多少錢,買2米布要多少錢…,將調查結果記錄好。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
1. 什么是比例?
2.下面是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用這個表中的數能寫成多少個有意義的比?哪些比能組成比例?把能組成的比例都寫出來。
時間(時)
2
7
路程(千米)
180
630
二.導入新課
教師:在上面的表中,有哪兩種數量?(時間和路程)我們還要遇到許多數量,如單價等。
三.進行新課
用多媒體課件在剛才準備題的表格中增加列和數據,變成例1。
時間(時)
1
2
3
4
5
6
7
8
…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
教師:先獨立思考后再討論、交流、回答以下問題:
(1) 表中有哪兩種量?
(2) 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3) 還可以從表中發現哪些規律?
教師:同學們發現表中有時間和路程這兩種量,并且時間在擴大,路程也在擴大,路程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這兩種量是相關聯的。
板書:相關聯。
教師:你們還發現哪些規律呢?
引導學生歸納出:
(1)時間和路程是相關聯的兩種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2)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
(3)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都是90;時間和路程的比值都是1/90。
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什么?(速度)
在這個表里,作為比值的速度即每小時所走的路程都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就說比值一定。也就是:(板書)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數量(米)
1
2
3
4
5
6
7
…
總價(元)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先觀察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再觀察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是否一定。
學生分析后引導學生歸納:
(1)表中買布的數量和買布的總價是相關聯的兩種量,總價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
(2)數量擴大,總價隨著擴大;數量縮小,總價也隨著縮小;
(3)總價和數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每米布的單價都是8.2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寫成總價/數量=單價(一定)。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這兩個問題中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凡是符合以上規律的兩種量,我們就把它叫做正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是正比例關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式子表示為x/y=k(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