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加法和減法 教案4
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購物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產生了新的計算要求.并通過對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比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突出小數點的處理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逐步加深和提高計算能力,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學生已具備整數加減法計算的相關知識,較容易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的計算當中.本課中主要要引導學生能自己獨立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對知識的運用和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分析: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分析:
1,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的算理.
2,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
處理思路:
利用學生已有的整數加,減法的知識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在自己動手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比較完整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例1的情景圖.
提問:這是同學們在文具店購物的畫面.你能從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后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下面的問題及相應的算式:
(1)小明和小麗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麗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購物問題入手,通過對信息的分析,整理,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計算需求.)
2,揭示課題.
根據上面的算式,你能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嗎 (算式中都有小數)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小數加法和減法)
二,探究
教學例1的第(1)問.
學生試做,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自己練習本上,小組交流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又是怎樣想的
圍繞學生采用的算法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具體地解釋思考過程.
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兩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然后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相加.
(評析:通過對整數加法相關知識的遷移,嘗試進行小數加法的計算,并能對自己的計算過程作出解釋,使學生能充分體驗參與之樂.)
2,教學例1的第(2)問.
出示題目,談話:我們知道了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小數點對齊再算,那么怎樣計算小數減法呢 請同學們試著計算"3.75-3.4"這道題.
學生完成后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再進一步追問: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時,為什么要把被減數和減數的小數點對齊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評析:給予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通過過程體驗,明確算理,體會計算方法的合理性.)
3,教學"試一試".
要求學生根據學到的計算方法自己算出結果.
指名交流,說說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教師指出:計算結果要化簡,并讓學生說說化簡的結果和依據.
4,總結和歸納.
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學會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你能說一說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點嗎 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么 先請同學們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組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