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在計算器上按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的簡便按法,會使用計算器正確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
2、讓學生在借助計算器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小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小數加減法應用的廣泛性,感受計算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讓學生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去超市購物過嗎?昨天晚上李蕓同學也去超市購物了,想看看她采購了些什么嗎?(出示購物單)
2、提問:
(1)從購物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2)你能算出李蕓買這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錢嗎?應該怎么算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算式)
(3)要把這么多的小數加起來,如果筆算,你感覺怎么樣?
3、揭題:在生活中,有時遇上比較多個數的計算或大數目的計算時,我們可以用計算器幫忙,這樣就省事多了。今天我們就利用計算器來計算小數加、減法。(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話題,從而自然地引出用計算器計算的學習內容,簡潔而直切主題)
二、運用計算器計算
1、獲得簡便按法。
(1)提問:你還記得怎么在計算器上按小數嗎?想一想買鉛筆的錢可以怎么在計算器上按出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了解他們的按法)
(2)反饋;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按出0.80的?還有別的方法嗎?
方法一:按照0.80的次序在計算器上一一按鍵。
方法二:0不按,直接按.和8。
(3)比較:你喜歡哪種操作方法?為什么?
(4)教師小結:在計算器上按數時,有不同的方法,雖然結果相同,但運用簡便的按法可以提高我們計算的速度。
2、計算器計算
(1)談話:現在你能運用計算器算出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嗎?
(2)學生操作計算器進行計算
(3)反饋計算結果。
3、交流操作感受
(1)談話:剛才我們運用計算器計算出了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在計算器上操作時你有什么體會呢?你覺得在使用計算器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說說操作的注意點。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醒學生要注意操作時讀數、按鍵的細心。
(通過相對復雜的問題情境,注重有序引入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的過程:討論“怎樣按出買鉛筆的錢”——交流按法,獲得“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的簡便按法”——用計算器計算“小蕓一共用了多少元”。學生在一個有序、有效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到用計算器計算的學習活動中來,并獲取了相關的本領,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三、再次操作,熟練運用
1、完成“試一試”
(1)教師談話:如果李蕓付出100元,營業員應該找回多少元呢?(出示試一試)
(2)學生列式,用計算器計算。
(3)反饋計算結果。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列式計算的,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可以直接利用例4的計算結果計算也可以用100減去每種商品的金額)
(4)檢驗。
提問:我們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呢?可以怎么樣來檢驗呢?
學生回答后就讓他們再利用計算器來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