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統計表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一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讓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復式統計表,并對復式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三、教學過程:
(一)呼號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同學們,誰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興趣小組。這是我們學校的興趣小組人員參加情況。請同學們當小工兵,仔細觀察這四張統計表,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請大家觀察這四張統計表,哪個組女生最多?哪個組男生最少?你知道這四個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嗎?(你是怎樣算的?你覺得這樣計算方便還是麻煩?)
他的回答是正確的,為什么得出結論的過程比較慢呢?
指出:對啦!這里的每一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一個興趣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觀察比較,就得反復看這幾張統計表,顯得不夠方便。
那你有什么好的策略使我們比較方便的觀察和比較各項信息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必要把四個小組的人數合并在一張統計表里。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那你覺得這樣的一張統計表應該反映出哪些信息呢?(小組討論)
對!把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項目排列起來,并加上表格線,就可以制作成這樣一張統計表。出示統計表。請各位小工兵對照一下,這張統計表中是否反應出了剛才同學們所說的信息。那從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2、剛才同學們用聰明的頭腦、智慧的眼睛發現好多知識,老師也發現了一點,想不想聽聽?介紹組成:標題、日期、表格。
這一格稱為統計表的“表頭”。(板書“表頭”)
這個表頭被分成了幾個部分?(它也就是人們常說三欄表頭)其中的每一欄都對應著部分內容。誰來邊指邊說。
“性別”是對第一行內容的概括
“組別”是對第一豎欄內容的概括
“人數”指表格中填的數據
這一欄除了四個興趣小組的名稱外還多了什么?這里的“總計”是什么意思?和第一行中的“合計”的意思一樣嗎?(合計是每個小組的男、女生人數的和;總計是四個小組的男生總人數,女生總人數和男女生總人數)總計數和合計數應該往哪填呢?(生指)
3、對于這張空表格,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嗎?
好,接下來請同學們繼續當小工兵把四張統計表中的數據匯總到這張大表中。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是怎樣填寫這張統計表的?要求:先獨立解決然后小組討論。
小先生校對答案。
4、小組匯報填法:你是先填寫了哪些數字,通過計算又填寫了哪些數字?這里的“總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學生回答后提問: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如果兩種計算結果不同,說明什么?兩次計算起到什么作用?讓學生明確用這兩種方法可以驗證這一欄。接下來學生檢驗。
嗯,同學們都能把數據正確地填入表格中了,最后我們不要忘記日期。這張統計表才算完整。
比較: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四張統計表比較,有哪些特點?對我們分析數據有哪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