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積的近似值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 第九單元90頁例3、“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
2、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知識與應用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
2、難點:引導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具準備:課本第90頁例3教學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1.520.4 0.650.42
說說是怎樣計算的?積的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怎么辦?
2、出示練習十六第1題。
師問:精確到個位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數?應看哪一位?
精確到十分位呢?
學生完成填寫,集體核對。
3、 引入。師: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4、揭示課題:求積的近似值。
二、新課教學:
1、例3教學。
(1)出示例題。
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師問: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個數的1.6倍?
怎樣列式呢?
你這樣列式的根據是什么?你會計算嗎?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展示學生的豎式。
師追問:積是幾位小數?怎樣保留兩位小數呢?
要注意什么?
學生將書上的例題補充完整。
(2)歸納方法。
師:在計算小數乘小數時,經常需要求積的近似值,在小組中說說怎樣保留小數位數?
學生匯報,集體歸納方法:
在計算中,先要弄淸保留幾位小數,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積的近似值。
2、練一練。
指導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師問:第(1)小題中每題的得數有幾位小數?要求得數保留幾位小數?應看哪一位?
第(2)小題有什么要求呢?
集體講評。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2、3題。
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2、指導完成練習十六第4題。
師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估計一下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估算的?
計算一下,看看與估計的結果是否差不多?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結果。
3.21.84≈6(平方分米)
四、課堂總結: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對你自己今天的表現如何評價?
課后反思:
學生對本課的知識點并不陌生,但是,“求積的近似值”這節課的內容雖然簡單,但比較枯燥,我首先通過復習引出“四舍五入”法。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始終以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多注意讓學生互相交流,歸納方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注意了習題的形式多樣,既鞏固了本課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
不足之處是橫式中的“≈”號個別學生不會寫,還有答句中沒有用“大約”等詞。原因是我沒有指導學生書寫“≈”號答的時候只是例題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