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說課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用單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會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判斷;也曾學習過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描述數據的一些方法,增強數據處理的能力,進一步了解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統計觀念。本課教材的編排具有如下特點:
1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出發,引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凸顯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和特點。教材在引入復式折線統計圖時,先分別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呈現兩組相關的數據,激活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回憶,并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組數據的差異。當學生感受到比較的困難時,及時指出:“如果把兩幅統計圖合在一起就能看得很清楚”,并呈現復式折線統計圖。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識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有利于學生自主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也能使學生體會到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能表達更為豐富的信息,而且還有利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從而初步感受到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重視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比較和簡單的判斷,推理。統計活動的過程不僅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而且還包括分析數據以及根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而其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對于增強學生的統計觀念、發展學生的統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材注意突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另一方面,教材還啟發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有關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談體會、說感受、提建議。從而使學生在分析和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逐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
3恰當控制教學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圖操作。學生學習統計主要是為學會用統計的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因此,不宜讓相對繁瑣的制圖操作干擾學習的重點。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設計意圖:鑒于本課內容比較單調,本著以教材教,不死教教材的原則,我擬以奧運會獎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輔以圖片加深學生對北京奧運會的認識,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心。進而通過問題自然地引入統計,在學生舊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消除距離感。在新課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件的合理展示,讓學生對復式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有清晰的認識。借助中美兩國歷屆奧運會金牌統計圖使學生認識統計圖的各要素,借助問題使學生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生充分分析、思考、發言,體驗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這是這堂課的一個升華點,能迅速引爆學生的熱情,使整堂課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思維活躍的狀態,既達成了基本的知識目標,又達成了體驗統計過程,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目標;借助中美兩國歷屆奧運會獎牌總數統計圖的練習使學生對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有進一步的認識。當學生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結構、特點、作用有進一步認識后,通過中國歷屆奧運會金銀銅牌統計圖,進一步體驗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是兩條折線的組合,也可以是更多折線的組合。通過適當過度引入動手操作,進一步深化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白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用在奧運會的統計中,還可以用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體驗角色轉換(商場經理),學生身高統計圖,股票行情統計圖,心電圖等等。最后讓學生看看并練練書上的例題和練習,對全課有個整體的認識。整堂課以學生討論交流匯報為主,教師引導揭示為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