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 五年級下 數學 統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4~75頁,例題、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統計的知識?(統計表和統計圖)
學過哪些統計圖呢?
誰來說說這兩種統計圖表示數據的方法和特點各是什么?
以前我們已經學過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一起繼續學習。
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題。
2、觀察分析。
根據第一幅統計圖,你知道青島市2003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多?哪個月的降水量最少嗎?
根據圖中折線,說說青島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
根據第二幅圖,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3、進行比較。
如果比較兩個城市2003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打算怎么辦?
用這樣的方法比較,能解決問題嗎?
你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出示復式折線統計圖。
指出:把這量幅折線統計圖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新的折線統計圖了。
知道它叫做什么嗎?(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完整課題。
4、進行觀察。
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
表示青島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指出:右上角的圖例告訴我們“—”表示青島市,“……”表示昆明市。
青島市5、8、12月的降水量分別是多少?
昆明市5、7、10月的降水量分別是多少?
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嗎?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呢?
同桌互相說說。
你是怎么很快看出來的?
指出:如果出現兩個組點的距離差不多,還需要算一算。
表示7月份的降水量兩個點距離最大,說明什么?
5、歸納小結。
你覺得復式折線統計圖與以前所學的折線圖相比,又有什么特點和優點呢?
復式折線統計圖能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嗎?
小結:從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于這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價。
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
三、練一練
1、看圖并在小組中交流問題。
2、哪一條折線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女生平均身高是哪一條折線表示的?平均身高什么意思?
從圖上看:從12歲到幾歲之間男生比女生平均身高高一些?
從12歲到幾歲之間女生比男生平均身高高一些?
從幾歲開始,女生平均身高超過了男生?
知道自己身高嗎?與同齡的男生或女生比,你的身高怎么樣?
從圖中,你還獲得哪些信息?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理解題意。
指導畫圖:你打算先畫哪一組數據的折線?這組數據的折線應畫“—”還是“……”?
應該怎樣確定每個點的位置?
獨立完成畫圖。
展示學生作業。
畫得正確嗎?要注意什么?
指出:細心確定點的位置,用實線或虛線連接各個點,佰月忘記填寫制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