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質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⑵使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用列、行表示感謝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根據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難點:體會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不用手指,來告訴老師班長所在的位置嗎?
生:班長在第4組第6個。
師:哦,明白了,從老師這里看,他是先從右往左數出第4組,再從前往后數出第6個。還可以怎么說?
生:中隊長在第5組第6個。
師:他是先從左往右數出第5組,再從前往后數出第6個。
生:中隊長在第6排第4個。
生:中隊長在第6排第5個。
師:一個位置,因為我們觀察的方向不同,用言語描述的結果就不一樣。
3、出示主題圖,找小軍的位置
師:這是一個班同學的座位圖。其中有個同學叫小軍,我們來看看他坐在哪里?出示:
師:你認為誰是小軍呢?上來指給大家看。有不同的意見嗎?
學生意見不一致,指出兩個。
師:因為觀察的方向不一致,確定的位置就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小軍坐在哪里?(點出小軍)這里的第2組是從哪邊數起的?這里的第3個是從哪里數起的?這句話怎么改,就能很快確定他就是小軍了?
生:小軍坐在從左往右數的第2組,從前往后數的第3個。
師:這樣敘說小軍的位置,你感覺語言怎么樣?
生:很羅嗦。
師:的確羅嗦,數學追求的是簡潔。這節課就我們來學習一種既準確又簡潔的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認識數對
師: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們把每個人的位置用圓圈來表示。
師:習慣上,我們一般將豎排叫做列。數數看,有幾列?
生:有6列。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6列,你是從左往右數的,還是從右往左數的?
生:從右往左。
生:從右往左。
生:從右往左。
生:從左往右。
師:習慣從左往右數的同學舉手——,習慣從右往左數的同學舉手——。
(大部分同學是從左往右數)
師:這是人的習慣問題。正因為大多數人的習慣是從左往右數,所以數學家規定,確定第幾列要從左往右數起。
師:最左邊這第一豎排就是第1列,后面依次是——
生:第2列、第3列……
師:小軍坐在第幾列?
生:小軍坐在第4列。
師:數學家把豎排叫“列”,橫排叫做“行”。數數看,這里一共有幾行?
生:5行。
師:數出這5行,你是從前往后數的,還是從后往前數的?
生:從前往后。
師:習慣從前往后數的同學舉手。想一想,要確定第幾行,應該怎么規定?
生:從前往后數。
師:對,很多規定都有它的合理性,它要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習慣。
師:最前面這一行就是第1行,后面依次是——
生:第2行、第3行……
師:小軍坐在第幾行?
生:小軍坐在第3行。
師:連起來說,小軍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生:小軍坐在第2列,第3行。
師:這是用語言文字來述說的。如果用簡潔的數學符號來表示,你們認為,這些字與標點符號,什么必須保留,什么可以省略不要?在小組里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