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教學目標:
1、 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義,并在分類的基礎上充分感受、認識什么是方程。
2、 會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3、 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4、 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重點: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難點:方程的意義抽象的過程。
課前談話:滲透平衡和等量(談體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天平,(見過天平嗎?在那里見過?有什么作用啊?)根據天平的狀態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讓學生想辦法得出讓天平兩邊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對不同的式子進行分類(不要有任何要求)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組匯報分類的想法。小組之間在傾聽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本組的想法。
讓小組的代表說說自己組是怎樣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類?
3.教師根據各小組的分類進行小結:像這樣的用等號連接左右兩邊的叫做等式。像這樣的這一類叫方程。板書課題。(在學生分類的基礎上)
4.小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觀察式子,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5.小組匯報各組的想法。在各組傾聽的基礎上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師在學生小組匯報的基礎上進行小結: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7.生舉例。
8、師舉例,讓學生說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9、通過剛才的幾道算式,讓學生說說對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10、判斷兩句話: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畫圖表示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三.應用練習
1.判斷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圖列方程。
3.根據題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談談自己在知識和情感上的收獲。
2、送給同學們一個方程:天才+x=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