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第三單元教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體積的概念以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能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能靈活運用。
2、在學生對這些形體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空間觀念;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的價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對知識進行自我梳理,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牛奶盒、魔方、直尺。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引入:同學們都帶來了牛奶盒和魔方,今天這節課,這小小的牛奶盒和魔方將成為我們學習的小助手,與我們一起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一下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2、對知識點進行分類,做好鋪墊。
關于這一單元,我們應該從哪幾方面進行整理呢?把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出示在黑板上。
二、自我梳理形成網絡。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同學們回想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描述呢?
(1)同桌交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各有什么特征?
(2)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作適當評點。可讓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長方體 有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
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正方體 有6個面,都是面積都相等的正方形。有12條棱,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請對比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3)做書56頁第1題
長方體有()個面,相對的面();有()條棱,相對的棱();有()個頂點。
正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有()條棱,每條棱();有()個頂點。
(填在書上,并指名匯報)
2、分組整理。
出示整理要求:(1)小組討論交流,小組長記錄。
(2)用喜歡的形式把有關表面積、體積、容積的知識整理出來。
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便于稍后的交流。)
4、學生匯報。
請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生上臺展示,展示的同時給大家介紹一下整理的內容。
你們比較喜歡哪一種整理方法?為什么?
5、歸納總結。
老師也把這個單元的主要內容用表格整理出來,大家看看跟你的有什么不同?
電腦出示表格:表面積 體積 容積 概念
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計算公式
長方體:s=(ab+ah+bh)2
正方體:s=6a2
長方體:v=abh 正方體:v=a3
v=sh
常用單位:m2、dm2、cm2
1m2=100dm21dm2=100cm2
m3、dm3、cm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m3、dm3、cm3、l、ml
1l=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