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與倍數”教學設計
“因數與倍數”教學設計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梁偉芳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下冊)》第12~13頁。
教學目標:
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種關系,你們和爸爸(媽媽)的關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關系。
師:我和你們的關系是……?
生:師生關系。
師:對,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我的學生,我們的關系是師生關系。在數學中,數與數之間也存在著多種關系,這一節課,我們一起探討兩數之間的因數與倍數關系。(板書課題:因數與倍數)
二、認識因數與倍數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哪幾類數?
生:自然數,小數,分數。
師:現在我們來研究自然數中數與數之間的關系。請你們用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并根據擺成的不同情況寫出乘、除算式。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12=12 2×6=12 3×4=1212×1=12 6×2=12 4×3=1212÷1=12 12÷2=6 12÷3=412÷12=1 12÷6=2 12÷4=3師:在這3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點?生:第①組每個式子都有1、12這兩個數。生:第②組每個式子都有2、6、12這三個數。生:第③組每個式子都有3、4、12這三個數。師:(指著第②組)像這樣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個數之間的關系還有一種說法,你們想知道嗎?請看課本p12。
師:2和6與12的關系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師:也就是說,2和12、6的關系是因數和倍數的關系,這幾組算式中,誰和誰還有因數和倍數的關系?
生:3、4和12有因數和倍數關系,3和4是12的因數,12是3和4的倍數。
生:我認為1和12也有因數和倍數關系。1是12的因數,12是1的倍數。
生:可以說12是12的因數嗎?
生:我認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數。
師:說得真好,從上面3組算式中,我們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數。
師出示: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么?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11除以2有余數。
師:你能舉一個算式,并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嗎?
生:2×4=8,2和4是8的因數,8是2和4的倍數。
生:40÷2=20,40是2和20的倍數,2和20是40的因數。
師出示:0×3 0×10
0÷3 0÷10
通過剛才的計算,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
生:我補充,0不能作為除數。
師:所以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指整數,不包括0。
師生小結: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有一個疑問,在2×6=12中,2叫因數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稱,而2是12的因數指的是2和12的關系,這兩種說法一樣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回答他的問題?
生:我覺得好像不一樣,但不知道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