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第四單元教案 6.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能熟練、正確進行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重點難點:理解和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提綱:
1、認真閱讀教材第98頁例2及做一做的內容。
2、例2中有分數、有小數,要比較這些數的大小,該怎么辦?
3、分數化成小數時有幾種方法?
二、展示匯報:
出示例2。把0.7,9/10,0.25,43/100,7/25,11/45這6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l)指名匯報:這6個數中,有分數、有小數,要比較這些數的大小,該怎么辦?
兩種:一是把分數化成小數,二是把小數化成分數。
問: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么?(化成小數比較簡便)
(2)老師提問: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數,該怎樣化成小數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試著解決,再請代表匯報交流。
(3)把這6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學生獨立完成。
(4)再讀次閱讀教材98頁,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檢查。
三、課堂小結。
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盡時按要求保留幾位小數)。
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100,1000……時,直接寫成小數。②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數時,可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
像11/45這樣的分數化成小數時,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這種方法,一般情況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時,要根據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幾位小數。這道題要求保留兩位小數。
11/45=11÷45≈0.24
四、反饋、檢測。
(一)完成教材第98頁的“做一做”。
(二)課件出示:1、把9/25、5/6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
2、把0.3、0.13、0.213化成小數。
(三)課件出示:1、小麥地的面積是7/8公頃,棉花地的面積是0.8公頃,什么地的面積大一些?
2、小軍做了1.1小時,小明做了6/5小時,誰做得快一些?
學生獨立完成,組長檢查。
板書設計: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一是把分數化成小數。
二是把小數化成分數。
教學反思:
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說明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理解的還是比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數同除法的關系這一知識點,把分數化成小數,學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對照比較,不難發現,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方便,而且簡單,易被學生接受。這一點可以從之后的試一試中也能體現,只是除不盡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約等號的使用。因為除不盡的往往都是循環小數,也有學生說保留三位小數,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