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10 一112 頁的內容及第113 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初步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什么是通分?怎樣通分?
2、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能分。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思考:每組兩個分數的分母有什么關系?公分母談15、20和24是怎樣得到的?
3、計算(口答)。
2/7+4/7 5/6-1/6
問: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二、教學實施
1、導入新課:如果兩個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或相減,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要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師:當今,環境污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大敵。生活垃圾有許多,但并非都對人類無益,像紙張垃圾和金屬垃圾都是有用垃圾,只要經過一定的處理,便可以變廢為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將垃圾分類處理,這樣就能達到降低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請大家看統計圖,從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呢?
學生列出算式:3/10+1/4=
2、探討“3/10+1/4”的算法。
(1)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請大家嘗試計算“3/10+1/4”。
老師巡視,然后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① 3/10+1/4=12/40+10/40=22/40=11/20
② 3/10+1/4=6/20+5/20=11/20
③ 3/10+1/4=(3+1)/(10+4)=4/14=2/7
(2)集體評價。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評價。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3/10和1/4通分時,沒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所以計算時數據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的單位不同,一個是3/10,一個是1/4,單位不同的兩個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說明:
(3)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在集體評價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顯示3/10+1/4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說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是20 ,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 份,這樣3/10變成6/20,1/4變成5/20,所以3/10+1/4=6/20+5/20。
老師:通過計算3/10+1/4,誰來說一說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 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探討“3/10-3/20”的算法。
(1)師:異分母分數相加我們會算了,那么異分母分數相減該怎么算呢?
第(2)小題,危險垃圾多,還是食物殘渣多?多多少?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填書)
板書:3/10-3/20=6/20-3/20=3/20
答:食物殘渣多,多3/20。
在學生說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