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第四單元教案 5.通分 第一課時 最小公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2、使學生會用找倍數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培養學生觀察、遷移、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求新知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公倍數的有關概念
教學難點: 會用找倍數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 自學課本p88-90頁內容。
2、使學生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3、使學生會用找倍數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有什么疑惑?
二、匯報展示:
(一)1、談話引入
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賽車中的有關數學問題。(出示場景:在跑道上有藍色和黃色兩輛賽車。)
2、找出4的倍數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藍色賽車。(幻燈出示圖片及說明:藍色賽車從起點出發后每隔4分鐘會再次經過起點。)
⑴同學們你們認為從起點出發后,藍色賽車第一次經過起點是幾分鐘后?(學生回答,師板書:4分鐘);
⑵那第二次經過起點是幾分鐘后?(學生回答,師板書:8分鐘);
⑶第三次呢?(學生回答,師板書:12分鐘)如果藍色賽車不停的開它經過起點的次數說的完嗎?
⑷最后完板書如下:4、8、12、16、20、24……
⑸看到這一排數你想到了什么?(這些都是4的倍數,板書)
3、找出6的倍數
現在,再讓我們了解一下黃色賽車(幻燈出示圖片及說明:黃色賽車從起點出發后每隔6分鐘會再次經過起點。)
⑴你們認為從起點出發后,黃色賽車第一次經過起點是幾分鐘后?(學生回答,師板書:6分鐘);
⑵那第二次經過起點是幾分鐘后?(學生回答,師板書:12分鐘);
⑶第三次呢?(學生回答,師板書:18分鐘)……
⑷最后完板書如下:6、12、18、24、30……
⑸看到這一排數你想到了什么?(這些都是6的倍數,板書)
(二) 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1、感知4和6的公倍數
提問:如果這兩輛賽車同時從起點出發,至少多少分鐘后它們才能同時經過起點?
(1) 學生猜一猜
(2)觀看課件演示,
請同桌的兩個人合作看好從開始到第一次同時經過起點,兩輛賽車分別跑了幾圈。
(3)匯報結果
這兩輛賽車同時從起點出發后,第一次同時經過起點時,藍色賽車跑了3圈也就是12分鐘后,黃色賽車跑了2圈,也是12分鐘后,所以至少12分鐘后它們才能同時經過起點
那第二次同時經過起點是幾分鐘后?
第三次呢?兩輛賽車不停地開,他們同時經過起點的次數說得完嗎?(板書:12、24、36……)
2、認識4和6的公倍數
你們發現12這個數有什么特點嗎?(指名回答:12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
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我們說12是4和6公有的倍數。也叫做4和6的公倍數
4和6公倍數除了12還有嗎?說的完嗎?為什么?
3、認識4和6的最小公倍數
在這些公倍數里,最小的是哪個?(學生回答: 12)
我們給它個名稱叫 “最小公倍數”(板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
4、歸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根據你的理解,說說什么是公倍數?(板書課題:公倍數)(學生回答)出示: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
什么是最小公倍數?(完成課題:最小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