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3.1 觀察物體(一)
教學內容:p 38.例1.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知道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物體所有的面。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觀察、想象、猜測,培養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小藥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先來比比誰的眼力好,看著屏幕,快速地說出照片中分別是什么物品?(出示一組不同角度拍攝的物體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的情景圖,談話引入
師:我們班的“衛生角”有一個小藥箱,我們先來研究研究這個小藥箱吧。(出示實物小藥箱)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說說你是怎么觀察的,看到了什么?
2.指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小藥箱。
讓學生站在小藥箱的不同的位置(板書: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說說看到的是哪幾個面(有的學生看到一個面,有的學生看到兩個面,也有的學生看到三個面)
師:通過觀察大家發現了什么?(不管站在哪一個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小藥箱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個面,最少可以觀察到一個面)
注意:教師要做出示范動作,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
小結: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3.多媒體呈現例題中的談話情境
師:根據他們的交談,想想他們分別看到小藥箱的哪幾個面?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怎樣看到其他的面?
師:如果從后面看,會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呢?將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發現:正面、側面、后面都是相對的,它是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4.欣賞古詩《題西林壁》(課件出示古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第40頁練習八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2.完成課本第40頁練習八的第2題
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
四、歸納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五、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正面
從 側面 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