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二: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二)
教學內容第111頁的例3以及它下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七的第5~11題.教學目的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生理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和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1)讓學生說出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教師板書出面積公式: 三角形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梯形s=ah÷2 s=ab s=ah s=(a+h)h÷2(2)教師就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問:“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求面積嗎?”“知道三角形的面積和底,能求高嗎?怎樣計算?”(用面積乘2除以底.)“知道三角形的面積和高,能求底嗎?怎樣計算?”(用面積乘2除以高.)“同學們剛才回答得都對,對于后面兩種情況如果讓你列方程解答,你會嗎?”二、新課教學例3.出示例3:“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2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指名學生讀題后,說出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再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怎樣的相等關系?使學生明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本身就是一個等式,因此,根據這個公式就能列出方程.然后讓學生說出設哪個量為x,再列出方程,師生一起解答.解答完后,讓學生進行檢驗.之后,進一步提問:“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積和高,求底,怎樣列方程?”使學生看到,學了解簡易方程,只要記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不需要另記求底、求高的公式了.三、鞏固練習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的題目.讓學生讀題后,說一說哪些量是已知的,哪個量是未知的.再想一想: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周長有什么樣的相等關系,然后獨立完成.2.完成練習七的第5~11題.(1)讓學生獨立完成第5題,訂正時,選幾道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解的.(2)讓學生小聲地讀一遍題,然后獨立列方程解答,指兩名同學上前板演并說出自己是怎樣解答的.(3)讓學生獨立完成第6~10題,集體訂正.(4)做第11題.做題前,讓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彩色電視機有x臺,它的3倍是多少臺?比它的3倍多10臺怎樣表示?”“火車的速度是每小時x千米,它的速度的23倍是多少?比它的23倍少40千米怎樣表示?”然后獨立完成第11題.(5)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第12*、13*題.第12*題,右面兩個方程都是對的,學生判斷后,要說說各是根據什么等量關系列的方程,使學生知道:(3x-4)÷5=4是用方程解的思維方式,把文字敘述按題意“翻譯”成等式的.3x=4×5+4則是根據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間的數量關系列出等式的.第13*題,可以提醒學生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知識來列方程,即∠2+∠4+x=180°,因為∠1=∠2,∠3=∠4,所以∠2=60°÷2,∠4=60°÷2(因為等邊三角形的每個角都是60°).因此可以列出方程:30+30+x=180.列方程時,要說明已知數和未知數不必帶上“度”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