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的面積"的教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上冊》第92~94頁.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綜合運用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展示匯報 建立概念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幾何圖形,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每人說一個,教師歸納板書)
2,師:老師
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圖片,( 課件出示:房子,隊旗,風箏,空心方磚,指示牌,火箭模型)這些物品的表面,都有哪些圖形 誰來選一個說說.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生2:風箏的面是由四個小三角形組成的.
生3:火箭模型的面是由一個梯形,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組成的.
師:這幾個都是組合圖形,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生1: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組成的是組合圖形.
生2:有幾個平面圖形組成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師小結: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組合圖形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板題)
二,自主探索 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下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
認真觀察這個組合圖形怎樣計算出面積呢
大家分小組在圖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
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
生:把組合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用課件演示).先分別算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再相加.
教師邊聽邊列式板演:5×5+5×2÷2
=25+5
=30(平方米)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把這個組合圖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教師用課件演示)先算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
學生說算式教師進行板演:(5+5+2)×(5÷2)÷2×2
=12×2.5÷2×2
=30(平方米)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把組合圖形補成一個長方形,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和兩個小三角形的面積,再相減.
學生說算式教師進行板演:(5+2)×5-(5÷2)×2÷2×2
=35-5
=30(平方米)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種不同的方法,現在請你比一比,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你們的回答太精彩了!其實這些方法都是把組合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因此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同學們要認真觀察,多動腦筋,選擇自己喜歡而又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反饋練習 及時鞏固
1.(課件出示:隊旗)要做一面這樣的隊旗,需要多少布呢 認真觀察圖,選擇有用的數據,你想怎樣計算 把你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
對于不同的算法,師生共同分析,提升比較簡便的方法,加以指導.
2.(課件出示:空心方磚)它的實際占地面積是多少 自己獨立思考并計算,說說自己的想法.
5.出示題目: ( 單位:厘米 )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你有不同的算法嗎
四,課后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書第94頁第1題和第4題.
反思:
在本課中,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較反思等活動,使學生 理解和探索組合圖形面積,在發展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分析,解題方法的指導,在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情境,學生在知識內在魅力的吸引和恰當指導下,主動投入到知識的發展過程中,學的主動積極,生動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