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五上第五單元《組合圖形面積》教學設計與點評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一課時《組合圖形面積》
二、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根據(jù)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一定的隱蔽條件,選擇最適當?shù)姆椒ㄇ蠼M合圖形的面積。
四、教學準備:
基本圖形卡片、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探究
1、觀察圖片,復習舊知
(1)出示“神五”飛船圖片
大家能從這張圖片中找到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平面圖形嗎?還記得這些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嗎?
(2)學生自由回答。師評價鼓勵。
2、拼圖活動,導入新課:
(1)同桌合作利用利用老師準備的基本圖形,任選其中的若干個,拼成一個你們喜歡的圖案,最先完成的還可以把你們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向同學們展示。
(2)請同學說說看你拼的圖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3)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圖形,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引導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都是由以前學過的基本圖形組成的。
(4)老師揭示課題:組合圖形的面積(板書)
[通過拼圖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興趣濃厚的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理解了組合圖形的意義。使課堂一開始就進入了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提出問題,自主探索
1、談話式進入例題的自主探索學習
老師家新買了住房,計劃在客廳鋪地板,請你估計他家至少要買多大面積的地板。(用多媒體出示)
2、學生估計圖形的面積有多大,
3、老師拋出問題:如何準確計算出這個客廳的面積呢?
引導學生將組合圖形轉(zhuǎn)化成學過的基本圖形。
4、學生獨立與小組合作交流解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問題。
學生自由匯報:可能出現(xiàn)"分割法"和"添補法"(將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用多媒體顯示)
5、討論"分割法"
a、對于"分割法"需要與學生討論其合理性,要讓學生明確:分割的圖形越簡潔,其解題的方法也將越簡單。
b、要考慮分割的圖形與所給條件的關(guān)系。有些圖形分割后找不到相關(guān)的條件就是失敗的。
c、總結(jié)算法:用“分割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求分割后基本圖形的面積之和。
5、討論"添補法"
a、為什么要補上一塊?
b、補上一塊后計算的方法是怎樣的?(讓學生都理解這一算法)
c、總結(jié)算法:用“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求添補后的圖形與所添補圖形的面積之差。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自主交流,使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了運用分割法或添補法計算組合圖形面積,并且知道了分割圖形時,要考慮到所給的條件和計算的方便。在交流多種方法的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實踐應用
1、小試身手
解決書本76頁的"試一試"。由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全班進行方法交流,并讓學生試著從中歸納出較好的方法。
(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發(fā)現(xiàn)、明白計算無蓋紙盒所用紙板面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