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教案(北師大版五上)
鞏固與拓展1.出示試一試。2.練一練第1題。3. 出示練一練第2題。4. 出示練一練第3、4題。先自己計算,再同桌交流方法。同桌競賽。計算,討論發現。獨立完成后交流。13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指名談收獲。2 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板書設計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轉化三角形面積= 底 × 高 ÷ 2s= a×h÷2 教后反思 《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充分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熟練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面積基礎上的教學,學生經歷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互相轉化的思想。所以,我認為在教學這節課的時候,將教會學生預習,讓學生在猜想、觀察、操作中自主歸納公式運用公式作為本課的側重點。 1、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探索、總結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求方法的統一,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獲取三角形的面積。2、學生在認真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維等一系列活動中,深刻的體會到了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同它等地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這樣得出的結論在學生的頭腦中印象最深。公式中的除以2是教學的一個難點,要借助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演示去突破這一難點,此時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3、本課的設計很重視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學會新的知識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