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教學片段
二、動手操作 培養探索能力
在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首先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三角形與你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然后再讓學生用一個等腰三角形,想辦法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生動手操作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時,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拼的,然后用計算機動態演示拼的過程,“重合、旋轉、平移”,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含義及其對圖形的位置變化的影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在幫助學生理解等底等高時,多媒體展示過程,讓學生很輕松地理解了知識。在練習設計中,讓學生觀察、比較兩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頂點在平行線上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狀不同,但是面積都相等,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
四、發散驗證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說促思,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引導學生說一說,議一議,互相交流,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一理,歸納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拼畫剪說”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散,在活動中發展,學得主動、輕松、扎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操作中掌握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操作中得到驗證——實踐中獲得反思”探究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探索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