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教學片段
一、溫故孕新,提出問題 [預設5分鐘]
⒈教師談話:同學們,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圖形面積的計算了?你能說一說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1:長方形、正方形
學生2:平行四邊形
⒉課件出示長方形
教師:電腦老師帶來了一些朋友,你們還認識嗎?
想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說說面積公式
學生1:長方形的長是8cm,寬是5cm
學生2:面積是長×寬=8×5=40(平方厘米)
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圖形
教師:想算出平行四邊形圖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說說面積公式
學生1:要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學生2:平行四邊形的底是8cm,高是5cm
學生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高=8×5=40(平方厘米)
教師提問:同學們回答的真好,誰能說一說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通過割補法,運用平移動,轉化成長方形(口述,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師:在數學中,當遇到新問題時,往往要用轉化的方法,將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去解決。
(設計意圖:通過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重溫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為進一步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做好思維上的準備)
⒉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主題
教師:在這幅圖中還有哪些圖形?
學生:三角形(學生觀察后口述。)
(設計意圖:在實際問題中使學生認識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學生下面積極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⒊教師提問:你認為今天我們應該重點研究是什么?
學生:三角形的面積
教師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我提出學習的內容,教師明確的只出擊將采用的方法和學習的目標,使學生做到思維定向。)
二、觀察對比,設想轉化 [預設2分鐘]
⒈教師提問:你能用什么辦法得到三角形面積呢?思考口述,
學生:有方格,用數方格法
教師:沒有方格呢?
學生:我認為可以將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
⒉思考:“怎樣將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你認為三角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
學生:我認為它的面積等于底×高
學生:我認為它的面積等于底×高÷2
教師:這些只是些猜測,需要我們來證實。
(設計意圖:將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進行對比,思考、交流轉化的預想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探究活動,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發展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
三、動手操作,體驗轉化 [預設16分鐘]
[活動一]: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⒈給出2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圖形
⒉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動手實踐,與同伴交流,教師巡視,并作適當點撥。
同桌互動:
生(邊說邊操作演示):拿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它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生(補充):應該是拿一個和它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才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生:還可以拼成正方形
師:不管拼成的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大家在面對三角形面積這一個新問題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把直角三角形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來思考。
教師:還能拼成什么圖形?
生:平行四邊形
教師:說說你是怎樣拼的?
生:我們用旋轉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邊的頂點不動,使三角形向逆時針方向轉動180度,(也可以左邊頂點不動,順時針轉動180度)直到兩個三角形的底成一條直線為止。再把右邊的三角形向上沿著第一個三角形的右邊平移,直到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