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三角形的必要性。2、在自主探索中,經歷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2個銳角三角形、2個直角三角形和2個鈍角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了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轉化為長方形)看來我們學過的面積公式都是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轉化推導出來的。
小調查:誰知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不但知道公式,還知道怎樣推導出來的請舉手。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親自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索新知
1、根據你們前面學習的經驗,誰能說一說應該怎樣去探索三角形的面積?(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推導方法:轉化)
2、下面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三角形,自己動手拼一拼或剪一剪,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目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活動思考:(1)你把三角形轉化成了你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原來的三角形和轉化后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為什么?
3、誰愿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同學講解自己的探究成果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以便給予補充。(學生實物投影展示講解)
4、同學們分別總結出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么,誰能概括出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5、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6、不論同學們用一個三角形還是兩個三角形,不論是用拼擺的方法還是割補的方法,都是在想方設法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這是很好的探究新知的方法。下面我們運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第26頁“試一試”:運用公式計算三角形面積。
2、第26頁“練一練”1、2、3、4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推導方法:轉化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