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年級上冊《倍數與因數——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9冊14頁——15頁《數的奇偶性》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性規律,會利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列表、畫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活動二:主要是運用上面的奇偶規律探索數學計算中的奇偶變化規律。
學情分析:
5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總結規律的經驗,思維比較活躍。他們能隨時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時地總結自己的方法,在運用中積累經驗。學生是伴隨課程改革成長起來的,他們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傾聽,敏銳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能與同學有效的合作。他們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極強,渴望發現規律。在幾年的學習中,他們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準確的表達、恰當的評價、嚴肅認真的態度都很突出。估計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自主探索本課的學習內容,形成認識,實現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計算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多個數學活動,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
2、通過經歷: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探索奇數,偶數相加減的規律。提高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數的奇偶性”的活動中,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看,這些數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
1、2、3、4、5、10、11、20、21、30、31、100 、101
同學們認識了什么叫奇數,什么叫偶數,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去探索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規律。師同時板書:數的奇偶性
二、教授新知
(一)、奇偶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一:師生互動,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發現規律
在前不久在四川汶川發生的大地震中,由于橋梁倒塌,解放軍叔叔不辭辛勞,不分日夜,不顧余震的危險,一次次的將用船將物資運往災區,再將傷員從災區運送出來。看到這個畫面,你們有什么感想嗎?
這里面就蘊藏著一個數學問題。他們從河的南岸出發,劃向北岸,這樣算劃1次,再從北岸劃回南岸算第2次。
猜一猜,這樣劃11次后,小船是停在南岸還是北岸呢?
如果到第100次小船是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提議:能不能找到一些方法,比較直觀清楚的表現出船出發后結果,可以分小組研究研究。
生匯報合作的結果,
1、采用了畫圖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黑板上完成學生的圖形。)
2、我們小組采用了列表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電腦上完成學生的表格。
方法1:畫圖。
方法2:列表。
3、其它種方法
4、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
劃奇數次后,船在 岸。
劃偶數次后,船在 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