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教學案例研討
生:在這些方法中一共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數(shù)格子,還有一種是把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說得好。雖然剛才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但把這些方法整理一下,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兩種:一種是數(shù)格子,通過一格一格地數(shù),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還有一種是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通過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得出三角形的面積。
〖案例點評〗
在本案例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積的平臺,課前教師請學生準備了一些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方格紙與剪刀等工具,然后向學生提出了具體的探索要求――計算手上三角形的面積。從課堂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由于教師放手給學生進行探索,因此,他們探索的各種途徑也是不同的,有的通過數(shù)格子獲得面積,有的通過拼圖知道面積,也有的通過剪拼后得到面積,這充分說明,只要放給學生進行探索,相信學生會有能力完成。
〖思考與討論〗
1.教師直接為學生提供一些開展探索活動的工具,讓他們探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對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起什么作用?
2.你認為在學生充分地探索活動中,后續(xù)應如何組織學生歸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