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學期14——15頁。
教學目標: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會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咱們同學都有自己的學號吧,請第一小隊奇數學號同學報一下自己的學號,再請第二小隊偶數次學號的同學報一下自己的學號。那么---同學,你的學號是多少?是奇數還是偶數呢?那么什么樣的數加奇數?什么樣的數叫偶數呢?
我們把自然數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我們還可以用它們的奇偶性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板題)
二、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判斷小船位置:
師:同學們,在南方的水鄉,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擺渡為生,請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船擺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三、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問題:
同學們已經帶來了折好的小紙船,那么我們就把桌面當小河,把靠近自己身體的那條邊當做南岸,把對面的邊當做北岸,請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操作,其他同學做記錄,動手前先商量一下,你們用什么方法來記錄比較簡單明了。在這里我再強調一次,要記住小船的初始位置是---南岸。
生匯報:小船擺渡11次后停在南岸。
師: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
師出示課件
擺渡次數 船所在的位置
1 北岸
2 南岸
3 北岸
4 南岸
。。。 。。。
總結方法:有的同學運用了列表法,還有的同學運用了這樣的畫圖法,這樣的分析方法可以使我們直觀地可以觀察到小船停泊的位置,大家看,小船停在南岸,行駛奇數次后到達北岸,偶數次后回到南岸。也就是說,奇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對,偶數次與初始位置相同。那么小船行駛100次后停在哪里呢?(南岸)
師:那我現在出個判斷題:王伯伯的小船行駛奇數次后在北岸,偶數次后在南岸。對嗎?
是啊,如果最初的位置在北岸呢?所以我們判斷最后的位置在哪里,一的要記住它的初始位置。依據初始位置進行分析和判斷,才能準確的得出結論。
試一試:探究杯口方向:
師:把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后杯子口朝下,翻動2次后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___。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吧。
匯報交流。
師:自然數奇偶性很有趣吧?那么剛剛我們利用杯子玩了個小游戲,你還能利用數的奇偶性的這一特點給同學們設計個小游戲嗎?
生回答。
師小結:是的,我們可以利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四、探究數的奇偶性在加法中的規律。
同學們表現真不錯,那么現在我想獎勵一下同學們,但得到獎品是有條件的,看到老師拿的兩個盒子了嗎?在每個盒子里,我放了相應的數字卡片,如果你抽出的數附和我的條件,你就能獲獎。聽好了,我的條件是,從每個盒子里抽出兩張數字卡片,把抽到的數字相加,得數是奇數的,就會得到獎品。你喜歡方形盒子,還是喜歡圓形盒子呢?請、同學先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