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九冊數學案例《找因數》
課題:找因數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和因數”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因數的意義,能有序寫出一個自然數的全部因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用動手操作和寫不同的乘法算式,認識因數;依據因數的含義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識,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情感與態度:在探索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體會因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教材分析:
這節課教學因數的認識,學習找一個自然數的因數。教材通過用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長方形的操作,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觀感知因數。在此基礎上再依據算式具體說明因數的含義,利用已有的乘法知識,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教材在揭示因數的概念時,沒有象原來的教材那樣,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認識倍數和因數。而是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根據現實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認識因數,體會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在找因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同時要向學生說明:在研究因數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找因數的技巧,怎樣才能找得全,沒有遺漏,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能找出10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學情分析:
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與研究能力,能根據材料選擇相關的信息進行討論、交流,積極進行小組合作。在此基礎上繼續“猜想—有序嘗試—發現歸納—驗證”這個學習方式,學習能力會有不同層次的發展和提高。
教具準備:12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活動一:拼一拼
動手操作,感受并認識因數
1、同學們手里都有12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你能用這12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并用乘法算式表達出你的拼法嗎?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拼法。(學生獨立動手操作)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算式和圖形)在小組里交流擺法。
(1)羅列學生的算式:4×3=12 6×2=12 12×1=12
(2)觀察這組算式你覺得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師選擇一個算式指出:因為4×3=12,所以我們可以說4是12的因數,3也是12的因數(同時板書:因數)
你能根據6×2=12這個算式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嗎?(指名說一說)
12×1=12這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嗎?(每個同學在下面自由地說一說。)
3、我能行:
(1) 寫出一個乘法算式,讓同桌找一找因數嗎?(學生互說,教師巡視找出典型例子)誰有特殊的例子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可能會出現0×6=0。在學生回答之后指出,我們研究因數,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
(2) 老師也寫了一個算式,從這個算式里你能找到因數嗎? 9×3=27
(3)根據下面的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11×4=44 4×2=8 26×3=78 44×2=88
(4)辨析:有一位同學說:“4是因數”可以嗎?為什么?請陳述你的理由。
活動二:找因數
1、用12個小正方形拼一拼后我們認識了因數,那12究竟有多少因數呢?我們一起看看智慧老人說的(齊讀智慧老人的話)
2、誰明白智慧老人說的“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數”的意思?(我們認真傾聽,一起分享閃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