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世界 北師大版五上教案
主要成就:執教《認識角》,獲山西省第二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選活動優質課一等獎。
執教《買電器》,獲全國第四屆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系列研討會二等獎。
教學主要風格: 明朗 幽默 睿智
本課主要看點:
1.精心組織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問題,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
2.搭建平臺,讓學生親身去經歷、去體驗、去探索。通過作業展示、游戲活動,讓學生觀察、對比、交流,生成知識和鞏固知識、,為學生搭建了體驗和探究的平臺。
前期研討的最大感受:“告訴”也是一種引領。問題是探究學習的核心。課堂因創造而精彩。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3頁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3.培養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學習的習慣,并注意對學生有序思維的培養。
【設計說明】
1.精心組織由片面認識向正確認識躍進的過程。
在本課中為了幫助學生學生形成正確的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理解的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接著拋出兩個問題:(1)在什么樣的算式里的數才會有倍數和因數的關系?(2)是不是只要是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里的數,它們之間就一定有倍數與因數的關系呢?讓學生在舉例、爭論、交流中逐漸明白:如果一些非零自然數能夠寫在乘法算式里或沒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里,并且這個算式成立,它們之間就有倍數與因數的關系。
2.搭建平臺,讓學生親身去經歷、去體驗、去探索。
在探究找一個自然數的倍數的方法時,教師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差異,讓學生嘗試寫出7的倍數,在把學生的不同層次的作業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體會到某種方法的優越性,從而使學生獲得找倍數的方法。另外,在游戲活動中鞏固知識、生成知識,都是為學生搭建了體驗和探究的平臺。
【教學準備】課件、學號卡片
第一稿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來給大家上課,首先,我介紹一下自己,我姓王,大家可以稱呼我王老師。我們現在的關系用一個詞來說明,怎么概括?(師生關系)
教師出示圖片:劉梅、唐僧、劉星、孫悟空
師:這4個電視角色之間有什么關系?
(唐僧和孫悟空是師徒關系;劉梅和劉星是母子關系。)
師:我發現同學們在說的時候是先分類然后才說明他們關系的。先分類,再研究是數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我們今天還用這種方法來研究一些數的關系。
[設計意圖]這節課探究的主要內容是非零自然數之間倍數與因數的關系,因此,在課的開始,緊緊抓住“分類”和“關系”兩個關鍵詞創設情境,使學生明確先分類再研究的探究思路和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依存性。
二、指導體驗,探究新知
1.認識自然數、整數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課件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水果店”
師:圖中有哪些數?
生:6 4 5.8 3.6 5 -3 2 0 1/2……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課件出示數字。
師:這些數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些數的關系,也要把這些數進行整理分類,誰來說一說怎樣分?誰還有不同分法?
師: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老師和其中的大部分同學一樣是這樣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