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自己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觀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狀與特點。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抓住五官的特點并表現的能力。
通過比較自己與同學的五官的不同,從而了解五官的 特點與 差異。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通過表現自己的臉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大膽畫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點,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能找出自己五官與同學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異才有了每個人不同 的面貌。
教學準備:鏡子、表現工具(自選)。
注:兩節課連堂完成本課學習內容。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設計思路——教學反思
一、情景設置,激發興趣
1、游戲:首先所有學生閉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選4位同學藏在面具后,讓大家認是誰。
問:你能認出他們是誰嗎?
問:為什么我們可以一下子認出每個人是誰?
生:學生會從服裝、頭發、空缺的位置來判斷。
教師引導:露出眼睛、眉毛,臉。
問:每個人區別最大的是哪里?
生:臉。
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臉部特點。
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強烈的好奇心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每節課都應考慮更為豐富 的形式吸引學生、激發興趣。
二、觀察分析,了解自畫像。
1、了解人們的相貌的區別。
師:為什么老師能區分大家呢?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長得不一樣,所以老師認識我們。
師:是什么不一樣呢?
生:是五官、臉形、發型不同。
師:誰能說說自己的特點?
生:我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扎著兩個翹翹的辮子。
(多請幾個小朋友說)
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觀察人物的主要特點。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一就是要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相貌特點。并知道自己的相貌特點。
通過賞析畫家作品,了解簡單的美術知識。
從感覺想造型表現轉化。
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覺?(互相討論、觀察)
2、出示課題:
3、你認為自己什么表情畫起來最好看:(對鏡子做表情欣賞,請幾位表情生動的同學上臺表演)。
4、欣賞課本范作,觀察不同的表現方法。
問:小朋友為什么把自己畫成這樣?(邊欣賞邊分析表現形式)
學生的回答不能確定。
5、賞析徐悲鴻《自畫像》
師:看看畫家筆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鴻嗎?
——他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早年留學歐洲學習西方油畫,回國后結合我國傳統繪畫“中國畫”創造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長畫馬。他筆下的馬栩栩如生。
師:知道這張畫是用什么畫的嗎?
生:油畫。(教師提醒)
三、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1、學生作業 。
師:你們想怎樣?(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么樣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時候。
2、帶了小鏡子的同學可以看看鏡子中的自己,作出一個表情試試。別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點。
3、本課時完成基本形的表現
雖然認識自己,但不一定畫得出來。借助小鏡子更直接的、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五官特點。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鼓勵好的,指出不足,幫助有困難學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并剪下來,粘貼到一張紙上,全班同學的集體照。
增強集體意識,感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
教學重點:畫好自己,并剪貼。
教學難點 :大膽表現,抓住特點。
教學準備:剪刀、膠水、一張大紙。
1、以頭部為主,主要表現面部特征。自由作色,大膽表現。
2、及時表揚落筆肯定、表現大膽、畫出自己特點和個性的作業 。
3、對表現拘謹的孩子作鼓勵性指導。
四、欣賞評價及教學延伸。
1、點評:選3-4張較好的畫,請作者自己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
2、學生評價。
3、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 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
4、把所有作業 貼在大紙上。
師:這是我們全班的集體照,長相不一樣,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
學生的自由評價可以顯現出學生自己的審美特點。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我很喜歡這種形式,希望能以次增強班級集體意識。
我將進一步了解班級“集體照”的再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