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
教學目標認知:
1.知道什么是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厭惡不遵守社會公德的行為。
行為:
1.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敢于批評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和事。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六年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的有關要求編寫的。關于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在一至五年級的思想品德課中都從不同的側面進行過,如一、二年級進行了“愛護學校的物品”“愛護花草樹木”“保持環境衛生”等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了“愛護公用設施”“愛護有益動物,保護珍稀動物”“愛護名勝古跡”等教育。但都沒有明確提出社會公德問題。本課是第一次明確提出遵守社會公德,并安排了一個單元,包括“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注意公共安全”“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等課,同前五個年級相比,它不僅涉及社會公德的內容廣一些,而且所講的社會公德有一定的深度。總之,我們在小學階段一直在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到六年級則是對所講社會公德內容的一個小結,既有理論的闡述,也有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對學生增強社會公德意識有一定的幫助。
本課開頭的導入 設計了一個思考題,讓學生想一想,在前幾年的思想品德課上曾學過“愛護花草樹木”“保持環境衛生”“愛護公用設施”“遵守公共秩序”等課,講的都是在什么場合下應遵守的行為要求?目的讓學生知道,我們已學過的這些課講的都是在公共場合下應遵守的行為要求,從而引出社會公德的概念和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教法建議
在講解遵守社會公德與國家聲譽的關系時。教師要講述清楚一個國家的人們對社會公德的態度,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也是這個國家文明的窗口。尤其應強調,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多,到中國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外國人正是在經濟合作。旅游觀光的過程中,在與中國人交往的過程中來看我們國家的文明程度的。因此,人們是否遵守社會公德,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不僅僅關系到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是關系到我們國家聲譽的大事。為此,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對待社會公德的正確態度,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課 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什么是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厭惡不遵守社會公德的行為。
行為:
1.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2.敢于批評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和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啟發談話:同學們,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學習中,我們曾學過以下這幾篇課文,請大家看投影。投影課題:《愛護花草樹木》、《保持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
請大家把課題讀一下,思考:①這些課文講的都是哪些場合下應遵守的行為要求?(公共場合)。②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都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具體表現。)
2.這些課文內容雖不一樣,但都是教育我們在公共生活中要考慮公共的利益,符合公共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應該做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五課——“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明白道理
1.輕聲讀課文第1小節。
2.什么叫社會公德?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叫社會公德。)
3.社會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
4.為什么人們要遵守社會公德呢?四人小組讀課文第2、3、4小節,并加以討論。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
是搞好經濟建設的保證
是個人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反映
5.為什么說遵守社會公德能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否則,又會怎樣呢?投影出示書上四幅圖,結合圖請學生談談看法。
(1)大街上的電話亭屬于什么?(公用設施。)公用電話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電話是人們進行交往、聯絡的工具。有了電話,人們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聯系業務……)如果公用電話被破壞了,對人們的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2)過馬路、鐵路有哪些規定?(過馬路走人行橫道線,不闖紅燈,不在鐵路邊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處?反之,會怎樣?(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學習、工作和娛樂,才會秩序井然,順利進行。)
(3)為什么要種植花草樹木、保持環境衛生?(大家生活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心情舒暢。)
(4)在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行為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會公德的?這些行為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小組討論、交流。
小結:遵守社會公德是社會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個人利益的。
6.是否遵守社會公德不僅直接影響社會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對經濟建設也有很大影響。下面讓我們來聽聽小明當總經理的爸爸是怎么說的。小品演示:(前不久,小明爸爸的公司與德國老板洽談業務。外國老板看到我國環境優美,人們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翹起大拇指,贊不絕口,欣然同意投資合作。)
看了小品,你怎樣理解“社會公德狀況是國家文明的窗口”這個問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投資、旅游,往往通過我國人民遵守社會公德的狀況來看我們國家的文明程度。)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社會環境亂糟糟,大家都不注意公共安全,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共財物,外國人來觀光、旅游、投資會有什么想法?對國家的經濟建設有什么影響?(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外國人不會投入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建設。)
小結:遵守社會公德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關系到國家的聲譽,影響到經濟建設。
7.可喜的是,在我國能遵守社會公德的人越來越多,這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我們來看看小記者采訪的錄像片斷。
(1)片斷之一:兩歹徒持刀上門搶劫,正巧被路過的方剛看見。方剛與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數刀,鮮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眾聞聲趕來。
提問:方剛的行為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對社會有什么意義?(見義勇為。維護社會安定,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害。)
(2)片斷之二:有人捕殺來公園暫時棲息的白天鵝,立即受到周圍群眾的制止和譴責。
提問:捕殺白天鵝屬什么行為?(傷害珍稀動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員,你對這種行為有什么想法?你會怎樣對待捕殺者?
在我國還有一些人,社會公德意識淡薄,為了貪圖小利,不惜損害公眾的利益,請看錄像。
(3)片斷之三:有人擅自剪去電纜賣錢,有人故意破壞窖井上面的鐵蓋。
請你結合自己看到或聽到的事例,說說自己對這種行為的看法。
(這些公共財產被破壞了,給生產帶來很大損失,也給生活帶來不便,更有甚者,還會危及人們的生命。這不僅是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而且是違法犯罪行為。)
(4)小結:從以上正反事例中,我們認識到人人遵守社會公德,國家才能安定團結,人民的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導行為
1.通過學習,同學們明白了為什么要遵守社會公德。現在老師請大家想一想,碰到了下列情況你會怎么做?各組長抽簽選題后,組員根據內容以小品表演的形式來回答問題。
材料之一:在公共汽車上,甲不小心踩了乙,兩人破口大罵,繼而大打出手。
材料之二:為了走近路,強強擅自拉開馬路上的防護欄。
材料之三:有人在公園的草坪上踢球。
材料之四:有人為了得到水獺等珍貴動物的皮毛以牟取暴利,竟捕殺水獺等動物。
2.你對最近上海市政府頒布拆除違章建筑有什么看法?小明認為自己家的院子既美觀又安全,拆了多可惜。你對這種想法有什么意見?
3.下面這些想法對嗎?請你幫助他們提高認識。
(1)聽說要學《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一課,有的同學想:“社會公德是公共場所的事,老師看不見,遵守不遵守沒關系。”
(遵守社會公德是一個人思想覺悟高。修養好、文明素質高的表現。所以,不管有人監督或無人監督,我們都應該遵守。)
(2)有人說:“大家都遵守社會公德,我自然就會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個人遵守也沒用。”這樣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不對。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大家,形成人人遵守社會公德的大氣候。)
四、歸納總結,提出要求
1.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作為跨世紀的你,將怎樣遵守社會公德?
2.布置開展遵守社會公德的調查、訪問活動。
3.總結板書,齊讀板書。
4.總結:同學們,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我們要大力提倡遵守社會公德。少年兒童應從小養成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爭當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