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精選15篇)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7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精選15篇)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煉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教學重點]

  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由不情愿到搬磚后的復雜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乞丐搬磚前后心理發生變化的語句,懂得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20xx年的春節晚會有一個特別精彩的節目得到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你們猜猜是哪個節目?(千手觀音)對了,(出示圖片)這就是千手觀音。誰來說說當你看完這個節目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5生答)

  2、那些表演千手觀音的人都是一些連音樂都聽不見、聽不懂的殘疾人,但他們之所以獲得人們的肯定,獲得了人們的尊重,就是因為他們不懈的努力,可以說他們身殘志不殘。他們用自己的勞動獲得了人們的尊重和理解,也獲得了自己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于尊嚴的文章。(板書:為了他的尊嚴)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提出疑問,整體感知。

  1、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為了誰的尊嚴?他是誰?為了他的尊嚴發生什么事?誰為了他的尊嚴?)2、現在同學們四人小組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剛才提到的問題。

  3、讀完課文,誰知道課題中的他是誰?乞丐(板書)課文中出現了兩個乞丐,是哪兩個呢?(板書:健全、獨臂)課文中的他指哪個?那么,誰為了他的尊嚴?婦人(板書)為了他的尊嚴讓他干什么?搬磚(板書)

  4、那么課文講了什么事?(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5、現在同學們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然后和同桌一起討論。

  6、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的?(母親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為什么不一樣呢?為什么乞丐把這條毛巾留作紀念?為什么婦人不要報酬而且說把房子送給連一只手都沒有的人呢?)同學們很會讀書,能在讀書時提出這么多問題。

  (三)深入探究,讀中感悟。

  1、我們都知道婦人要乞丐搬磚,獨臂的乞丐開始愿意搬磚嗎?(不愿意)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獨臂乞丐不愿意搬磚的?

  (1)(生1:從第2自然段。生1讀出第2段。)對了,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這個乞丐很生氣,他為什么這樣生氣?(生答:他認為婦人在捉弄他。/看到我這樣可憐,還要我搬磚。)

  (2)大家都知道那個乞丐只有一只手而且樣子很可憐,誰能最快找到描寫他樣子可憐的句

  子?那么這個獨臂乞丐樣子怎么樣?(生答:“這個乞丐很可憐碰上誰都會慷慨施舍的。”)這個同學很認真,回答最快。大家也來讀一讀這句話。

  這個乞丐真的很可憐,誰碰上他都會慷慨施舍的,那么“慷慨”是什么意思?(情緒激昂/大方、不吝惜)對,“慷慨”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3)同學們,假如你看到這么可憐的乞丐,你會怎么做呢?(我很想幫助他,因為他太可憐了。)

  (4)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女主人怎么做?(要他搬磚)有沒有搬呢?(搬了)他開始不愿意搬磚,那么后來他為什么搬了?(因為他看到了女主人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并說:“你看,并不是非兩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為什么不能干呢?)

  (5)當那他看到女主人只用一只手搬磚,表情發生了什么變化?(生答:乞丐怔住了滑動了兩下。)出示句子,齊讀。從乞丐表情的變化,我們想想乞丐在這個時候會想些什么呢?(6生答)同學們把這句話再讀一讀,體會乞丐心情的變化。

  (6)師引讀:終于他俯下身子搬起磚來,用。他一次。他累得。從乞丐搬磚的過程,你體會到什么?(我感到他非常的累,辛苦,一次只能搬一塊。)同學們把這幾句話讀一讀,體會乞丐勞動的辛苦。

  (7)我們知道女主人要他搬磚,一開始他是很生氣的,現在還生氣嗎?(不生氣)反而怎么樣?(他很感激婦人。)對。師讀: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了一句生答:“謝謝你。”小結: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乞丐真心實意地感激婦人。

  “謝謝你。”雖然只有短短三個字,但是卻飽含深情,滿懷感情,你們在來讀這句話。

  (8)引讀:婦人卻對他說:“(你不用謝我,)”婦人用了“工錢”這個詞,誰知道“工錢”是什么意思?(這是靠他自己的能力掙來的錢。)

  (9)小結:這并不是對他的施舍,而是他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到的工錢。他靠自己勞動掙工錢,別人就不會看不起他,他得到了做人的尊嚴。

  (10)下面我們找些同學分角色讀(5—8),組1讀乞丐的話,組2讀婦人的話,組3、4讀旁白。乞丐和婦人身份不同,我們在讀乞丐和婦人的時候語調一樣嗎?(不一樣)很好,這也是書本上金鑰匙介紹給我們的朗讀方法。大家想想乞丐和婦人的話該怎么讀,你們讀給老師聽聽就知道了。大家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

  (11)現在同學們閉上眼睛,師述:這個乞丐告別了婦人,他帶著希望,帶著尊嚴上路。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他想了些什么呢?(10秒停頓)同學們睜開眼睛,誰來說說他想了什么?(想到以后用自己的勞動掙錢。/做個有用的人。/將來回報婦人。6生答)你想得很好。那個乞丐后來怎么樣?(成了董事長)

  (12)小結:這個原來可憐的乞丐最后成為了一個董事長,取得了成功。(板書:走向成功)

  4、我們再來看看那個雙手健全的乞丐有沒有搬磚呢?從哪兒看出來?(這位雙手健全的乞丐還是別的什么原因。)“鄙夷”是什么意思?(輕視、看不起)那個雙手健全的乞丐鄙夷地走開,沒有搬磚,那他后來會怎么樣呢?(他流浪街頭,什么也沒有。)

  小結:那個乞丐只求別人給他施舍,自己不去勞動,最后他一無所獲。(板書:一無所獲)

  5、若干年后,這個獨臂乞丐又來到婦人家里,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們的對話。(16—21)男同學讀乞丐的話,女同學讀婦人的話。

  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問題,婦人為什么不要報酬,還把房子送給連一只手都沒有的人呢?有沒有同學知道呢?(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只手。)很好,你們覺得這個婦人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她很善良,有愛心,也有做人的尊嚴。不會隨便接受施舍,靠自己的勞動生活。)

  (四)感情升華。

  1、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一定收獲很多,你們想說點什么?

  2、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句格言:不勞而獲的人是一個沒出息的人,懂得用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的人一定會獲得成功。(出示格言,齊讀)希望同學們以后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有獨臂乞丐自立自強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業。

  1、閱讀短文《嗟來之食》,圍繞著尊嚴這個主題,談談你對文中主人公的認識。

  2、搜集有關“尊嚴”的格言和故事。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2

  [教材簡介]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煉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3、拓展練習與積累:發散學生思維,想象、擴寫乞丐搬磚的過程中幾次心理活動;積累與尊嚴有關的名言、格言。

  [教學重點]

  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由不情愿到搬磚后的復雜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乞丐搬磚前后心理發生變化的語句,懂得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乞丐嗎?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們是怎么對待他們的?

  2、在許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板書:尊嚴)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和尊嚴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課文中提到了幾個人物?重點講的是誰呢?

  2、那么課文重點寫了婦人和獨臂乞丐之間的什么事呢?誰能試著講一講。

  3、剛才兩個同學都說到文中一個情景——搬磚。

  三、質疑問難,直入重點

  1、(出示課件2)大家看,假設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讓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后,又從屋后搬到屋前這樣周而復始,往返了好幾次(生看課件和老師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這樣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

  2、是啊,面對女主人這樣的做法我們不由得產生種種疑問,不光我們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面對大家的疑問,她是怎樣說的呢?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件3出示這句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3、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怎么不一樣呢?請你輕聲讀文,找一找文章當中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畫下來。

  四、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一)、感悟獨臂乞丐外貌之不同

  1、誰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

  2、(課件4一出示句子)那我們先來讀讀描寫他搬磚前的句子,然后說說這個乞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3、那就請你把他這可憐的樣子讀出來。

  4、誰眼中的乞丐比他看到的更可憐。

  5、讓我們一起帶著同情的心來讀讀這句話。

  6、你們的朗讀,讓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個可憐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然而,多年之后,當他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誰來讀一讀。(課件4二出示句子)

  7、注意這個字的讀音:“模”——mú。

  8、誰能讀出他成功后的自信。

  (二)、感悟獨臂乞丐心態之不同

  1、除了外貌發生了變化,搬磚還使乞丐發生了哪些變化?

  2、非常好!你注意到了乞丐心理的變化。

  3、大家看,女主人面對人人都覺得可憐的乞丐,卻非要讓他搬磚后才給他錢。此時的乞丐心里是怎么想的(氣氛、無奈)?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3

  一、導入

  以圖片導入,創設情境,引入課文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朗讀1-8自然段,思考:第一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

  2、匯報交流,抓住以下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1)女主人用什么方法喚醒了乞丐的尊嚴?(搬磚)

  (2)理清乞丐的心理變化

  ①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嗎?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的有關段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

  ②集體交流,指導朗讀。

  ③過渡:后來為什么搬了?

  ④體會乞丐內心的震撼。

  ⑤讀乞丐干活的句子,談感受

  ⑥干了這么又臟又累的活,乞丐還生氣嗎?他的態度有了什么變化?(感激)為什么感激?

  ⑦帶著感激之情,再讀乞丐的話。

  三、體會不同,加深理解

  1、提問過渡:女主人的磚真的非搬不可嗎?

  2、學生默讀課文,找到相關句子回答。

  3、搬與不搬,對乞丐來說,有什么不一樣?

  四、分角色朗讀,交流感受

  1、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13-21自然段。

  2、學生寫批注。

  2、學生交流感受。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后的復雜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乞丐搬磚后前后心理發生變化的語句,懂得婦人所說的“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尊嚴的名言或者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剛學完有關“尊嚴”的哪兩篇課文呢?(《囚歌》、《晏子使楚》)在這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為了他的尊嚴》,想想這篇課文與尊嚴又有什么關系呢?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讀完課題,有沒有思考下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誰為了他的尊嚴?(他—乞丐;誰—婦人)(指名回答)

  2、過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都講了什么內容?【一(1-8)詳寫獨臂乞丐乞討來到老婦人,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他搬磚,才給他20元。二(9-12)寫雙臂乞丐寧可不要施舍也不肯搬磚,以及婦人與孩子的對話,點名了婦人堅持讓乞丐搬磚的原因。三(13-21)寫獨臂乞丐成功后,謝贈老婦人,老婦人不接受這種贈送。】

  3、師:你說的真不錯,也就是說這篇課文圍繞著這三個主要人物:婦人、獨臂乞丐、雙臂健全的乞丐展開的。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篇課文讀一下好嗎?請女生讀下1-8段,男生讀9-12段,全班齊讀13-21段。思考:課文中主要寫了什么事情呢?

  4、課文主要寫了獨臂乞丐什么事情呢?誰愿意來說說?(指名回答)

  5、師:你說的真好,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個乞丐來到一個院子里乞討,女主人沒有立即施舍給他錢物,而是毫不客氣地要求他搬磚,剛開始獨臂乞丐很生氣,后來搬磚中受到了啟發,若干年后成了一名成功人士,因為他從中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報酬,這樣才有自尊和尊嚴。

  6、師:那現在有誰愿意跟大家說說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

  三、學習生字詞

  1、師:很好,說的太好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劃一下本課的生字詞

  2、全班齊讀生字詞兩遍。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為了他的尊嚴》一課是北師大版五年級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尊嚴”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要理解這樣一篇情節復雜的故事,并悟出文章所蘊含的哲理,對生活閱歷較淺的五年級的孩子的確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在備課時反復鉆研教材,為這篇課文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二、研讀為本

  初讀文本:《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再讀文本:本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課件出示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節課,我主要教給孩子們邊讀邊悟并及時批注自己閱讀感悟的學習方法。在學生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我采用角色轉換的方式,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帶領學生走進文中乞丐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更準確地把握文章所說明的道理。

  三讀文本:這篇課文比較長,如果串講的話,勢必會減少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而且顯得瑣碎。因此,在簡單的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后,直入重點,啟發學生圍繞婦人的話進行思考、質疑,從而產生主動探究的愿望。多形式訓練,突破重難點。①讀中感悟,悟后對比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②角色互換,感悟內心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獨臂乞丐復雜的心理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朗讀感悟乞丐的內心世界。③范讀引導,啟發想象第4自然段是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學中我將采用范讀引導、啟發想象的方法,請學生在這段的發散點寫下自己的感悟,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巧妙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為一體,讓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的“讀悟”中發生微妙的變化,從而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板書靠勞動有尊嚴)當學生理解了重點,再理解婦人的話就輕而易舉了,從而也就突破了難點。

  三、解讀課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在讀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舉,領悟乞丐尊嚴覺醒的動力和影響力。

  2、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意思,體會人物內容感情變化。

  教學過程 :

  布置預習課文。(課前)

  1. 自己讀課文,解決生字:包括、問別人等。

  2. 把課文讀熟。

  3. 把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

  導入 新課:你遇到過乞丐嗎?你在怎樣做的?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婦女,她的做法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習《為了他的尊嚴》。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中等生)。糾正字音。綹、濡、履……

  2.小結學生預習情況。

  4. 說說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1-8段。

  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師引導;第一各乞丐原來希望從婦人那里得到什么?(錢或說施舍)

  實際他得到了什么?(答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他知道憑自己的力氣可以掙到錢,用自己力氣掙到的錢是有尊嚴的。)

  聯系課文理解:濡濕、慷慨施舍……

  2.指名讀9——13。

  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雙手健全的乞丐為什么不搬磚?

  聯系課文理解不屑。

  3.指名讀14-19段。

  夫人為什么不接受這個人的好意?“因為我們一家人都有兩只手”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三、指導朗讀:這篇課文中的任務性格各不相同,你能在朗讀中體現出來嗎?

  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為了他的尊嚴

  一只手的乞丐 憑自己的.力氣

  婦人 不接受照顧

  雙手健全的乞丐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7

  [預習提示]

  1. 認真讀課文,劃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組三個詞語標在書上。認讀二類字(橄、欖、綹、濡、掙、挪、履、董、酬)。

  2. 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并識記會寫田字格中的一類字(乞、丐、臂、袖、慷、慨、怔、屑、革、遷、)。

  3. 三讀課文,畫出重點詞語,通過查字典初步理解詞意(慷慨、鄙夷、施舍) 。

  4. 再讀課文,能簡單說出文章大意及自己的初步感悟。

  5.想想第一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老婦人為什么說“搬不搬對乞丐來說不一樣”。

  2.了解文章中的孩子與雙手健全的乞丐這兩個人物在表達中心時所起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尊嚴”這個單元,在前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課文《為了他的尊嚴》,看看這篇課文又和尊嚴有什么關系。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

  2、誰為了他的尊嚴?(學生邊回答邊隨即板書,婦人——乞丐)

  (過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么事。

  4、課文中的生字都認識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出示課件1)

  (抓住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重點指導,幫助學生記住。)

  5、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文章分為了幾部分來寫的?小組討論。

  2﹑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寫獨臂乞丐來老婦人家乞討,老婦人讓他搬磚才肯給他錢,他很生氣,后來在老婦人的帶動下,他搬完了磚,并留下了自己擦臟的白毛巾作紀念。      

  第二部分(第9----12自然段)寫雙臂乞丐寧可不要施舍也不肯搬磚,以及老婦人與孩子的對話,點明婦人堅持讓乞丐搬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3----21自然段)寫獨臂乞丐成功后,謝贈老婦人,老婦人不接受這種贈送。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認真學習了生字詞語,初步感受了這個給人以啟示的故事,獨臂乞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課堂檢測]

  1﹑抄寫字詞。

  2﹑給下列字注音。

  橄、欖、綹、濡、掙、挪、履、董、酬

  3﹑加偏旁成新字再組詞。

  辟(    )                 正(    )         

  (    )                   (    )         

  由(    )                 肖(    )         

  (    )                   (    )         

  4﹑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簡要寫下來。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2、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前板書:為了他的尊嚴) 齊讀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題中的“他” 是指乞丐。

  你見過生活中的乞丐是什么樣子的? (自由說)

  過渡: 看得出來,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生活!生活中的乞丐形形色色,課文又是怎樣描寫乞丐的?

  二、默讀課文,整體回顧

  1. 默讀課文,勾出文中描寫乞丐樣子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讀后的感受。(課件2)

  2. 指名匯報讀 (前: 可憐; 后 :氣度不凡)

  3. 再讀感受,乞丐前后形象的巨大變化(讀出對比,讀出理解)

  過渡:是什么事讓這個可憐的乞丐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指名匯報)相機板書: 婦人  勞動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 體會獨臂乞丐勞動的辛苦

  師:搬磚對于我們健全的人來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只有一只手臂的人來說也會這樣容易嗎?

  ① 找出文中描寫乞丐搬磚的句段,讀一讀 ,與同桌交流交流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生找重點詞句,朗讀并感受)

  ② 指名匯報(讀乞丐勞動的情景,課件3出示內容 )

  ③ 朗讀體會獨臂乞丐搬磚的艱辛

  (個別讀——同學賽讀——再讀感受——親身體驗(搬磚)——齊讀體會)

  過渡:如此辛苦的勞動,值得嗎?

  2. 體悟獨臂乞丐的所得

  ① 師:這位乞丐,他最初希望從女主人這里得到什么?(施舍)通過搬磚的勞動,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 (指名理解)

  據答板書:找回 尊嚴

  ② 說說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不僅得到了應得的報酬,更重要的是他還找回了自己做人的尊嚴。

  過渡:然而,對于搬磚這樣的平常小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3. 自讀9-12自然段,比較學習

  ① 自由讀9-12自然段,找一找,對搬磚這件事,還有哪些人有什么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② 指名匯報(課件4)

  雙手健全乞丐的做法:(設想他的將來)

  其他乞丐的做法:

  孩子的不解:

  母親的看法:

  ③相機指導婦人的話及孩子的不解

  (課件5出示)“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齊讀——同桌讀——再齊讀)

  師:究竟有什么不一樣? (自己思考后跟左右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搬,可以獲得報酬,找回尊嚴;不搬,只能等待施舍,失去尊嚴)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找回了尊嚴,雙手健全的乞丐卻只想不勞而獲,也許永遠只能做乞丐。不同的做法,就這樣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課件6出示:)

  不勞而獲得到的是施舍,靠勞動掙來的是報酬,只有勞動才能找回尊嚴。(齊讀)

  過渡:明白了這個道理的獨臂乞丐后來成功了,他回來報答他的恩人,但婦人卻拒絕了。

  4.分角色朗讀13-21自然段,體會婦人的美好品質。

  ① 同桌自由分角色朗讀課文13-21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婦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② 指名匯報。

  小結:這位可敬的老婦人,不僅尊重乞丐,幫助乞丐找回自己的尊嚴,而且同樣要求自己用雙手創造未來,不愿接受別人的饋贈。

  5.品讀回味:

  (1)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小結:“婦人的孩子”代表了慷慨施舍乞丐的人,他們不懂得與其向乞丐施舍,不如喚起他們的尊嚴;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那些能干活而不肯干活的人.寧可低三下四乞討的喪失自尊的人。)

  (2) 這篇文章中有好幾個人物,讓你最感動的是誰?為什么?

  6.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師:對于課題中提到的“他”,你還是認為僅僅指乞丐嗎?(我認為他不僅指的是乞丐,也指了婦人,更是指我們不愿失去尊嚴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可以說用勞動創造自己的未來,不僅是為了他的尊嚴,也是為了婦人自己的尊嚴,更是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尊嚴。

  [課堂檢測]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本課記敘的是                                的故事,說明了                                的道理。

  (2)第一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               ,實際上他得到了               。

  2、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婦人的孩子”代表了                             ;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                       。

  3、制作書簽。

  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尊嚴的格言或者你學完課文后想說的話寫在這張小小的書簽上,自己留存或贈送給你的朋友,相互勉勵,經常提醒我們不忘維護尊嚴。

  [板書設計]

  為了他的尊嚴     

  搬磚掙錢

  婦 人                     乞丐

  找回尊嚴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意思,體會人物內容感情變化。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課文。(課前)

  1.自己讀課文,解決生字:包括、問別人等。

  2.把課文讀熟。

  3.把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

  導入新課:你遇到過乞丐嗎?你在怎樣做的?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婦女,她的做法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習《為了他的尊嚴》。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中等生)。糾正字音。綹、濡、履……

  2.小結學生預習情況。

  4.說說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1-8段。

  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師引導;第一各乞丐原來希望從婦人那里得到什么?(錢或說施舍)

  實際他得到了什么?(答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他知道憑自己的力氣可以掙到錢,用自己力氣掙到的錢是有尊嚴的。)

  聯系課文理解:濡濕、慷慨施舍……

  2.指名讀9——13。

  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雙手健全的乞丐為什么不搬磚?

  聯系課文理解不屑。

  3.指名讀14-19段。

  夫人為什么不接受這個人的好意?“因為我們一家人都有兩只手”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三、指導朗讀:這篇課文中的任務性格各不相同,你能在朗讀中體現出來嗎?

  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為了他的尊嚴

  一只手的乞丐憑自己的力氣

  婦人不接受照顧

  雙手健全的乞丐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9

  [教材簡介]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煉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3、拓展練習與積累:發散學生思維,想象、擴寫乞丐搬磚的過程中幾次心理活動;積累與尊嚴有關的名言、格言。

  [教學重點] 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由不情愿到搬磚后的復雜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乞丐搬磚前后心理發生變化的語句,懂得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乞丐嗎?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們是怎么對待他們的?

  2、在許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板書:尊嚴)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和尊嚴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課文中提到了幾個人物?重點講的是誰呢?

  2、那么課文重點寫了婦人和獨臂乞丐之間的什么事呢?誰能試著講一講。

  3、剛才兩個同學都說到文中一個情景——搬磚。

  三、 質疑問難,直入重點

  1、(出示課件2)大家看,假設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讓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后,又從屋后搬到屋前這樣周而復始,往返了好幾次(生看課件和老師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這樣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

  2、是啊,面對女主人這樣的做法我們不由得產生種種疑問,不光我們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面對大家的疑問,她是怎樣說的呢?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件3出示這句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3、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怎么不一樣呢?請你輕聲讀文,找一找文章當中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畫下來。

  四、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一)、感悟獨臂乞丐外貌之不同

  1、誰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

  2、(課件4一出示句子)那我們先來讀讀描寫他搬磚前的句子,然后說說這個乞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3、那就請你把他這可憐的樣子讀出來。

  4、誰眼中的乞丐比他看到的更可憐。

  5、讓我們一起帶著同情的心來讀讀這句話。

  6、你們的朗讀,讓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個可憐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然而,多年之后,當他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誰來讀一讀。(課件4二出示句子)

  7、注意這個字的讀音:“模”——mú。

  8、誰能讀出他成功后的自信。

  (二)、感悟獨臂乞丐心態之不同

  1、除了外貌發生了變化,搬磚還使乞丐發生了哪些變化? 

  2、非常好!你注意到了乞丐心理的變化。

  3、大家看,女主人面對人人都覺得可憐的乞丐,卻非要讓他搬磚后才給他錢。此時的乞丐心里是怎么想的(氣氛、無奈)?

  4、假如你就是乞丐,怎樣來讀出此時你心里的氣憤和無奈呢? (課件5出示句子)

  5、字里行間都透出你的氣憤。

  6、看得出來,你內心還有一種無奈啊!(生再讀)

  7、“何必捉弄人呢”,你認為女主人是不是在捉弄乞丐呢?

  8、你怎么知道的?

  9、你真會讀書,能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很好。如此生氣的乞丐,最后怎么又感激女主人了呢?

  10、是啊,讓我們回過頭來看,起初當女主人用自己的行為向乞丐證明了一只手同樣可以搬磚的時候,乞丐——  怔住了!

  11、(課件6出示文章第4自然段。教師邊范讀課文,邊啟發學生在文章的發散點進行想象。范讀后,課件配上音樂)請同學們自己默讀這一段,試著走進這個乞丐的內心世界,把他的所思、所想填在書中的空白處,你對哪一處感受最深,就重點寫哪一處,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

  12、剛才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都寫下了很深刻的文字,說明你們很會讀書,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誰來讀原文?誰能把你體會到的內容加上去?看看我們在理解文章時,能否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13、從大家所體會到的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在搬磚的過程中,乞丐的心理在不斷地變化著。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把他的心理變化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課件7出示第四自然段內容生自由讀文)

  14、你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乞丐由驚奇到猶豫到堅定的過程。那么,他在干活的時候,應是怎樣的情景呢?(很累。)

  15、哪些詞句告訴你的,讀出來。“氣喘如牛”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呢

  16、此時的乞丐真是感慨萬千啊!他現在對女主人的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激動地對女主人說了三個字——(課件8出示謝謝你。)  

  17、他還可能會說——(課件8出示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做紀念吧!)  

  18、他在謝什么?他為什么永遠不會忘了女主人呢?

  19、乞丐此時接過的是  ......“雪白的毛巾”說明什么? 

  20、但是,他得到的僅僅是錢嗎?

  21、這一位乞丐告別了婦人,帶著尊嚴,懷著希望上路了。走在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課件9出示)

  21、由此可見,婦人說的這句話,果然有她自己的道理。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課件10出示生回讀婦人的話)

  (三)、感悟獨臂乞丐對女主人態度之不同

  1、除了這兩個地方,你還找到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地方了嗎?  

  2、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發生在若干年后的這部分內容。老師讀敘述的部分,男生讀董事長的話,女生讀女主人的話。要求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

  3、讀了這部分內容,你怎么評價這個婦人?

  4、挺好的,這個詞過于籠統,婦人讓乞丐來搬磚,可是費盡了心思的啊!想一想哪個詞用在這里更合適?(板書:用心良苦)

  5、在婦人良苦用心的促使下,乞丐怎樣了?用一個詞來概括。(板書:事業有成。/終成大器。)

  6、獨臂乞丐與四肢健全的乞丐相比,誰最終取得了成功?雙臂乞丐不僅僅失去了20元錢,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嚴,甚至是一生的幸福。

  五、升華情感,總結延伸

  1、故事讀到這兒,它留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老師讀到這里,把自己的感受濃縮成一句話,你們來讀讀(課件11出示):做有尊嚴的人,也要給別人以自尊.

  3、你能把你的感受,這樣精練地總結出來嗎? 

  4、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5、老師送給大家幾條名言,希望大家能銘記在心。  

  6、婦人通過搬磚這件事,讓乞丐知道了什么是——尊嚴!

  7、也讓乞丐懂得了怎樣做人!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個“人”字!

  8、同學們,是尊嚴改變了乞丐的命運,也是尊嚴使我們感到了女主人的高達和可敬,尊嚴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陳祖芬說過:“喪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喪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個無望的民族。”讓我們珍惜尊嚴吧!

  9、老師布置兩項任務:(1)找一找有關于自強不息的小故事,然后讀一讀,寫下自己的感受。(2)你知道哪些有關尊嚴的名言或故事嗎?課后進行搜集,然后與大家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為

  了

  他     的 

  尊        嚴

  婦            乞

  人                 丐

  用                     事

  心                         業

  良                             有

  苦                               成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敘述故事,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得,使乞丐獲得了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識字

  1、借助學過的識字方法獨立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控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體會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三、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2、理解老婦人為什么讓乞丐搬磚,以及為什么說搬與不搬對乞丐來講不一樣。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乞丐嗎?你是怎樣做的?

  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婦女,她的做法和一般的人的做法可不一樣。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為了他的尊嚴》。(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誰為了他的尊嚴?

  2、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3、同桌互讀摘錄筆記,抽讀,齊讀。(抓住學生有困難的生字,重點指導。)

  4、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抽學生讀幾個自然段)

  5、預習中有不理解的問題嗎?(學生提問題,老師歸納總結學生的問題,板書學生提到的關鍵問題,作為本課的一個切入點。教給學生的讀書的方法,抓住關鍵的問題進行研究,其他的問題說不定也會迎刃而解的。)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出示婦人的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與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齊讀這句話,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乞丐?是是兩個怎樣的乞丐?他們中誰搬了磚,誰不搬磚?

  2、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嗎?后來搬了嗎?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

  (1)集體交流:學生抓住句子體會,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已經非常可憐,婦人卻讓他搬磚,他很生氣很不情愿。

  (2)誰來讀讀這位乞丐的樣子?體會“慷慨施舍”的意思,模仿一下當時乞丐的語氣,讀讀他說的話。

  (3)出示句子“乞丐愣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讓學生抓住乞丐表情的變化來體會他內心的變化,填補他內心的想法,原來一只手也能干活,乞丐也有尊嚴。

  (4)學生讀乞丐干活時的樣子,說一說看到這一切感受到什么?學生抓住“整整……才……”、“氣喘如牛”、“布滿灰塵”、“汗水濡濕”等詞語體會這搬磚的活對乞丐來說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又臟又累,并且指導朗讀好這一部份。

  (5)多累!搬完磚,婦人給了他20元工錢,你們知道婦人用上“工錢”這個詞語意味著什么嗎?

  (6)乞丐還生氣嗎?態度有怎樣的變化?(感激)為什么感激?

  (7)帶著感激之情,再讀乞丐的話。這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實際他得到什么?

  小結:他感激的不僅僅是老婦人給他的20元錢,更重要的是老婦人的做法喚起了他的尊嚴,懂得了不能不勞而獲,獲得了自信和尊嚴,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一下,在他的人生路上,他又會怎樣做?結果怎樣呢?(成了董事長)

  (8)我們去看看這位董事長吧!齊讀。

  小結:原來可憐的乞丐今天卻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3、再來看看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他為什么不搬磚?請同學們默讀有關的段落,想象他的結果又會怎樣?(小結:他不僅僅是沒有得到20元錢,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嚴。)

  4、再讀這句話“磚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樣,可搬與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學生進一步體會搬不搬對乞丐來說的確不一樣。

  5、總結板書:搬不搬對乞丐來說的確不一樣。搬,意味著勞動,贏得報酬和尊嚴,最后走向成功,創造出美好的未來;不搬,意味著不勞動,失去自信和尊嚴,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6、你怎么來評價文中這位讓獨臂乞丐獲得自信與尊嚴的老婦人?

  7、學到現在,有些同學的疑問還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將在下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第一節課學生遺留下來的問題。

  (二)、拓展延伸:和學生一起交流閱讀一些有關尊嚴的故事,使學生真正體會“做人的尊嚴”的深刻含義。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抄有人物語言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尊嚴”這個單元,在前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課文《為了他的尊嚴》,看看這篇課文又和尊嚴有什么關系。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師: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誰為了他的尊嚴?

  2、指名回答。

  過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么事,然后說給四人小組的伙伴聽一聽。

  4、生自由讀課文,四人小組交流。

  5、師:課文中的生字都認識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

  6、開火車讀生字詞。

  7、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8、指名回答。

  9、初讀課文,質疑。

  (1)師: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我們要在有問題的地方做記號。你們做到了嗎?請大家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

  (2)學生朗讀課文質疑。

  (3)全班交流。

  10、作業:思考課后的兩個思考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師: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為了他的尊嚴》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誰愿意來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說給大家聽?

  2、指名回答。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出示婦人的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再讀這句話,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乞丐?是兩個怎樣的乞丐?

  2、師: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嗎?后來為什么搬了?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的有關段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

  (1)集體交流:學生抓住句子體會,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已經非常可憐,婦人卻讓他搬磚,他很生氣很不情愿。

  (2)師:誰來讀讀課文中對乞丐的描寫?

  (體會“慷慨”的意思,并指導“慷慨”兩個字的寫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

  師:這句話要用來說明什么?

  (抓住乞丐表情的變化來體會他內心的變化,原來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嚴。)

  (4)師:誰能帶著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內心的變化讀出來。

  (5)指名學生讀乞丐干活時的樣子。

  師:說一說看到這一切感受到什么?

  (“整整……才……”、“氣喘如牛”、“布滿灰塵”、“汗水濡濕”等詞語體會這搬磚的活對獨臂乞丐來說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臟。)

  (6)師:干了這么又臟又累的活,乞丐還生氣嗎?他的態度有了什么變化?(感激)為什么感激?

  (7)師:帶著感激之情,再讀乞丐的話。他感激是什么?

  (他感激的不僅僅是婦人給他的20元錢,更重要的是婦人的做法喚起了他的尊嚴。)

  3、師:再來看看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他為什么不搬磚?請同學們默讀有關的段落,抓住句子體會。想象他的結果會怎樣?

  (他不僅僅是沒有掙到20元錢,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嚴。)

  4、師:再讀這句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師: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學生互相交流。

  5、師:若干年后,成為董事長的乞丐又回到改變他一生的那位婦人家里,想不想聽聽他們說了些什么?請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

  6、師生分角色朗讀,再次體會婦人的美好品質。

  三、感情升華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們一定收獲很多,你們想說點什么?

  四、總結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尊嚴”的格言和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為了他的尊嚴》這個故事和感受講給家人聽。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正是婦人的尊重,使乞丐得到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從而有信心與勇氣去克服困難,從而成為一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2.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生字詞,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10個生字。

  3.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體會課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了解文章中孩子與雙手健全的乞丐這兩個人物在表達中心時所起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1~8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正是婦人的尊重,使乞丐得到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從而有信心與勇氣去克服困難,從而成為一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三、教學難點

  “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師:《為了他的尊嚴》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順。注意讀書姿勢,開始吧!

  1.對學生的讀書稍作評價。

  2.整體感知課文

  師:請幾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1~8自然段、9~12自然段、13~21自然段

  (按照課文主要講述的幾個大塊兒指名讀,引導學生在讀書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師:其他同學認真聽,繼續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指名讀課文

  讀完課文后(教師指著課題)誰能說說“他”在這里指的是誰?

  (生:乞丐。教師引導:課文寫了幾個乞丐,主要寫了哪個乞丐?)

  生:獨臂乞丐。(師板書。)

  師:課文寫了獨臂乞丐什么事?誰來說說?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2人)

  生1:乞丐乞討,女主人不施舍,卻讓他搬磚,乞丐做到了,最后滿懷感激地離開了。若干年后他成為了一位自尊自重的成功人士。雙臂健全的乞丐沒有搬磚……

  師評:(引導學生運用概括性的語言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概括文章大意:你說得很好,這篇課文就是講了一個乞丐到一座院子乞討,女主人沒有施舍給他錢物,卻要求乞丐(搬磚)。獨臂乞丐搬了,并從中受到了啟發,若干年后竟然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二)研讀課文

  1.師:為什么通過搬磚獨臂乞丐能夠成為成功人士呢?(此問題學生不作回答,只起提示作用。教學中教師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出搬磚前后乞丐的變化,從而產生疑問,然后通過解決學生的讀書疑問解決本文難點。)

  學習第1自然段

  請同學仔細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乞丐搬磚前是什么樣子?

  誰來讀讀描寫獨臂乞丐的句子?

  指名讀。

  師:這句話中有不明白的問題嗎?(通過理解生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生:“慷慨”是什么意思?(或“慷慨施舍”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理解詞語方法指導:結合生活體驗或換詞)

  人們可憐乞丐,對他慷慨施舍,獨臂乞丐自己也認為自己非常可憐,可是他碰到的女主人卻毫不客氣地讓他搬磚,他的心情會怎樣?

  生:非常生氣。

  師:對啊,肯定會非常生氣。誰來讀讀乞丐與婦人的對話?請看大屏幕。

  出示:2、3自然段

  誰再來讀讀,讓我們能感覺到乞丐很生氣?(誰想像他一樣來讀讀?)

  師:乞丐是非常非常生氣,可是搬完磚之后,乞丐卻有了變化,他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5~8自然段,我要看看誰讀書讀得認真,看誰能夠發現乞丐的變化。

  學生自由讀課文5~8自然段

  師:發現了沒有?乞丐搬磚前后有什么變化?

  預設回答

  生:變得很感激婦人。(或變得很尊敬婦人)

  師: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

  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師:哪些同學把這兩句話都找到了?

  你們都是會讀書的孩子,你們會帶著問題來讀書。

  (引導學生讀書時求“甚解”,不滿足于一知半解,進而將問題答案找全。)

  出示句子

  1.婦人又遞給乞丐二十元錢。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2.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作紀念吧。”說完深深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師: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兩句話,讀出乞丐對婦人的感激。

  師:誰想讀給大家聽?(2組)

  (教師引導學生評: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加重重點詞語的語氣來讀出感情。)

  3.師: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

  生:乞丐為什么要感激婦人?乞丐為什么要留下毛巾作紀念?

  師:問得好,這兩個問題都很有價值。(教師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逐步培養質疑精神)

  師:你們能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能在讀書中解決問題嗎?請同學默讀課文1~8自然段,想一想獨臂乞丐為什么很感激婦人?想好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開始吧!

  (教師引導學生充分交流乞丐感謝婦人的原因,在交流中體悟婦人對乞丐的尊敬使乞丐重新樹立尊嚴。)

  獨臂乞丐開始是那么生氣,為什么后來卻很感激婦人呢?誰來說一說?

  情況一:

  生1:因為老婦人給了乞丐20元錢。

  師:僅僅是因為得到的20元錢才感激老婦人嗎?

  (情況1)

  生:不是,因為這是工錢。這是獨臂乞丐憑自己的勞動得來的。

  師:說得對!誰還想說說?

  學生充分交流(從勞動與尊嚴兩方面談)

  (情況2)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見,我覺得是因為老婦人讓他得到了尊嚴。

  師:為什么這20元錢會讓他得到尊嚴?(若學生回答不出,教師接著引導)它和平時乞討得來的錢有什么不同?

  (回到情況1,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乞丐認識到自己可以勞動了)

  情況二:

  生:因為婦人讓乞丐明白了一個道理。

  師:什么道理?

  生:明白了尊嚴

  師:說得對!誰還想來說說你的看法?

  師:小結:這個獨臂乞丐沿街乞討時認為自己只能依靠別人的同情和施舍生活,可是今天通過老婦人的尊敬和幫助,他知道了自己可以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養活自己,幫助別人,所以,他感激婦人。(所以他留下了那條沾滿辛勤汗水的毛巾作為紀念。――如果學生提出白毛巾的問題)

  4.師:搬磚的過程中還讓他體會到什么?

  出示搬磚的.句子:

  終于,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磚來。他一次只能搬一塊,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布滿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濡濕了,歪貼在額頭上。

  (請看大屏幕)誰來讀讀這段話?

  評:讀得好。你體會到什么?

  生:勞動的過程很艱辛。

  師: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請同學們練習讀讀這一段,帶點的詞語重讀,就可以更好地讀出乞丐搬磚勞動的不容易。

  (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進一步感受課文)

  指名一個學生讀;全班齊讀

  師:搬磚的過程這么艱辛,獨臂乞丐都堅持下來了,今后他會怎樣做?(引導學生通過展望獨臂乞丐的未來,使學生明白乞丐搬磚的意義不僅在于使他明白自己可以勞動,還使他明白他也是個有用的人,只要有毅力,獨臂也可以作出一番成就。)

  生:……

  師:(對學生的回答稍作評價。)搬磚這件事讓乞丐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明白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所以說:磚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學習第13~21自然段

  師:多年之后又發生了什么事呢?自己讀讀13~21自然段,注意讀好人物對話的語氣。

  師:獨臂乞丐在老婦人的幫助下懂得尊嚴,成為成功人士,課文中還提到一位雙臂健全的乞丐,他搬磚了嗎?(沒有)多年后他會怎樣?

  生:班級內指名發言。(通過對比,使學生了解尊嚴對一個人的重要)

  (三)作業設計

  1.學習了課文你肯定有許多感想,就請你以“讀《為了他的尊嚴》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2.查找關于“尊嚴”的名言警句,寫在摘錄本上。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3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三年的語文學習實踐,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較好地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和程序,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學生已能通過預習基本掃除課文中的字詞障礙,讀懂文章的基本內容,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學生的探究意識較強,喜歡質疑問難,能夠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但是如何從眾多問題中提煉與作者寫作意圖相符的有價值,有質量的問題,還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

  二、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要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從學生產生的問題出發,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經過教師有意引導,分清主次,抓住重點,進行探究性學習。本設計以學生自主教學為主線,通過“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整體感知→再次讀文,質疑解難→表演課文,隨筆記感想→課外延伸,深入感悟”幾個環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

  三、教學目標

  1、在預習時,通過學生自主努力,自己運用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

  4、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及行為,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使學生懂得做人要有尊嚴,要用自己的勞動實現自己的價值。

  四、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使學生體會到老婦人的行為實際上喚醒了乞丐的尊嚴。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革命者葉挺和齊國大使晏子這兩個人物嗎?誰能說一說他們是什么樣的人?

  2、學生根據已學過的課文介紹人物。

  [通過談話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對本單元的主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老師布置大家預習課文,在預習中,你們都做了什么?――我建議,自己先讀一遍,檢查一下還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2、分組讀課文,大家只要注意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流利。(生讀師板書“革、乞丐、臂、慷慨、酬、遷”)

  3、在讀課文時,你們注意過這些生字嗎?(指黑板)你們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學生匯報,互相交流學習生字的方法)

  4、課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物?能把你所了解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嗎?

  [通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匯報,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

  5、你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學習就能學會生字、讀懂課文,可見,你們是會讀書的人。其實,讀書有許多好的方法。在讀書中發現不懂的詞句,把它記下來,并想辦法解決,就是我們把句子和文章讀懂的非常重要的一種。下面,請大家再來仔細地默讀一篇課文,然后在讀不懂的詞語下或產生疑問的地方做記號。

  [重在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再次讀文,質疑解難

  1、學生默讀課文,尋找文中疑惑,用筆標出。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預設1]:學生不能提出關鍵性問題,只停留在一些枝節問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可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抓住文章的矛盾處質疑。比如:文章開頭描寫“乞丐很可憐,他的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卻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的磚讓乞丐搬到屋后。”此處引導學生提出幾個“為什么”,學生就會圍繞這一矛盾點,提出一些頗有質量的問題。

  [學生熱心質疑,敢字當頭,但質疑的水平有限,應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比較、鑒別,學會質疑,學會帶著問題閱讀]

  [預設2]:學生提出的問題包羅萬象,覆蓋到課文的每個角落時,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分兩種辦法解決:

  (1)對一般性問題,由學生討論,交流后自己解決。

  (2)對于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后重點理解。

  問題一: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磚嗎?后來為什么搬了?引導學生仔細讀課文的有關段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①(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尖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讓學生抓住乞丐表情的變化來體會內心的變化。

  ②引導學生讀乞丐干活時的樣子,說一說看到這一切你感覺到什么?

  (學生抓住“整整……才……”、“氣喘如牛”、“布滿灰塵”、“汗水濡濕”等詞語體會這搬磚的活對獨臂乞丐來說很不容易,又臟又累)

  ③干了這么又臟又累的活,乞丐還生氣嗎?他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感激)為什么感激?

  ④引導學生帶著感激之情,再讀乞丐的話,使學生明白他感激的不僅僅是婦人給他的20元錢,更重要的是婦人的做法喚醒了他的尊嚴。

  問題二:“婦人為什么不要報酬,還讓他把房子送給一只手也沒有的人?”

  ①引導學生抓住婦人說的話,體會婦人很有尊嚴,而且很善良。

  ②師生分角色讀課文,再次體會婦人的美好的品質。

  [培養學生獨立質疑的良好習慣,能夠提高每個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表演課文,隨筆記感想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現出人物的特色。

  2、根據人物的特點,加入自己的想像,表演課文(引導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語言、動作、鼓勵他們即興表現人物)。

  3、通過讀、演將自己學文后的內心感受,隨筆記在課本上互相交流。

  [通過讀、演來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通過隨筆記感受,加深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學生在體驗中隨想、隨記,這是對課文感悟的及時捕捉和提煉,也是語言積累的手段。]

  (五)課外延伸,深入感悟

  1、閱讀《語文天地》“開卷有益”中的《嗟來之食》,圍繞“尊嚴”這個主題,寫一篇讀后感。

  2、搜集有關“尊嚴”的格言和故事。(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六、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本文,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大家共同討論、交流。整堂課以“質疑――解疑”為主要線索,通過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來體會人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通過表演課文來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自讀、自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七、案例點評

  1、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設計通過“提問題――解疑惑――談感受――寫隨筆”等環節,引導學生漸進有序地讀書,理解、感悟,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入兩種不同的預設,更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理念。

  2、“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整節課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帶著問題、認真充分地閱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突破課文重難點。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在預習中學生通過“質疑―解疑”,已基本掃除障礙,了解課文內容。初讀課文后,又針對文章內容進一步質疑,并幫助學生梳理疑問,以此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質疑中明確學習的方向。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4

  [教材簡介]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學設計理念]

  1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教材,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補寫等方式,深入體會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2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主體作用。根據教材的特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質疑解疑、拓展學習等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3以點帶面,提高閱讀品質。抓住重點句,并以此輻射全文,以點帶面,提升閱讀整體性,提升閱讀品質。以婦人的話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磚前后外貌、心理、語言、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理解文章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豐富的想象并且鼓勵求異思維。

  5樹立大語文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使課內外有機結合,并嘗試格言創作,以進一步達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升華情感的目的。

  6加強評價,激發興趣。重視課堂評價,用豐富多彩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個性化朗讀,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煉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3拓展練習與積累:發散學生思維,想象、擴寫乞丐搬磚的過程中幾次心理活動;積累與尊嚴有關的名言、格言。

  [教學重點] 抓住獨臂乞丐的言行、神態,體會其由不情愿到搬磚后的復雜心理變化,懂得勞動可以使人獲得尊嚴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乞丐搬磚前后心理發生變化的語句,懂得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回顧質疑,直入重點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師:通過初讀課文,你對這個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了解了一個乞丐到一個庭院去乞討。女主人讓乞丐搬磚,乞丐不太愿意,女主人做了示范給他看,他就搬了。

  師:你說得很詳細。

  生:我知道了女主人通過搬磚幫獨臂乞丐找回了尊嚴。

  師:你預習得真好!能用簡練的語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內容介紹出來。剛才兩個同學都說到文中一個情景——

  生:搬磚。

  師:(出示課件)大家看,假設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讓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后,又從屋后搬到屋前(生看課件和老師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這樣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她到底要干什么啊?/她到底是要把磚放到屋前還是屋后?/她這不是折騰人嘛!

  師:是啊,面對女主人這樣的做法我們不由得產生種種疑問,不光我們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面對大家的疑問,她是怎樣說的呢?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生瀏覽后找出句子: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搬不搬磚對乞丐怎么不一樣呢?請你輕聲讀文,找一找文章當中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畫下來。(生讀文自學標畫)

  [點評:這篇課文文質兼美,記敘了一個表面淺顯但含義深刻的故事。文章比較長,如果按照文章的順序來串講的話,勢必會減少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而且顯得瑣碎。因此,在簡單的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后,直入重點,啟發學生圍繞婦人的話進行思考、質疑,從而產生主動探究的愿望,為后面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師:誰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句子?

  生:乞丐搬磚前,這個乞丐很可憐……碰上誰都會施舍的。搬完磚之后,他西裝革履,氣度非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

  師:那我們先來讀讀描寫他搬磚前的句子,然后說說這個乞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生:他只有一只手,讓人看了感覺真的很可憐!

  師:那就請你把他這可憐的樣子讀出來。(生朗讀這句話。語氣表達不夠)

  師:誰眼中的乞丐比他看到的更可憐。(另一生讀,明顯比前一名學生讀得好)

  師:讓我們一起帶著同情的心來讀讀這句話。(生齊讀句子)

  師:你們的朗讀,讓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個可憐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然而,多年之后,當他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他——(生讀后面與之相對比的句子,多數學生把“一模一樣”中“模”讀得不準確)

  師:注意這個字的讀音:“模”——mú。

  [點評:“讀中感悟,感悟后對比品讀”的方法,較好地貫徹了“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學生的情感從對乞丐的同情到敬佩,這樣的情感變化,不僅在學生思想中產生強烈的繼續探究的愿望,更為理解文章主旨作了鋪墊]

  師:除了外貌發生了變化,搬磚還使乞丐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乞丐搬磚前是生氣地說:我只有一只手……捉弄人呢?而搬磚后卻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師:非常好!你注意到了乞丐心理的變化。

  師:大家看,女主人面對人人都覺得可憐的乞丐,卻非要讓他搬磚后才給他錢。所以,此時的乞丐是非常的生氣,他怎么說?(生讀乞丐生氣說的句子)

  師:假如你就是乞丐,怎樣來讀出此時你心里的氣憤呢?(生讀句子)

  師:字里行間都透出你的氣憤。(另一生讀)

  師:看得出來,你內心還有一種無奈啊!

  [點評:在這里,充分肯定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孩子進行多元化朗讀]

  (生再讀)

  師:“何必捉弄人呢”,你認為女主人是不是在捉弄人呢?(生齊答不是)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他后來的結果知道的。他最后變成了一個西裝革履、自信的成功人士。所以我覺得女主人沒有捉弄他。

  師:你真會讀書,能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很好。如此生氣的乞丐,最后怎么又感激女主人了呢?

  生:因為女主人通過搬磚讓乞丐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金錢的道理。

  [點評:在這里,教師采用了角色互換的方法:“假如你是乞丐,怎樣讀出你的氣憤呢?”學生讀后,教師恰當的評價,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文中角色,感悟乞丐的內心世界]

  師:是啊,讓我們回過頭來看,起初當女主人用自己的行為向乞丐證明了一只手同樣可以搬磚的時候,乞丐——

  生:怔住了!

  師:(課件出示文章第4自然段。教師邊范讀課文,邊啟發學生在文章的發散點進行想象。范讀后,課件配上音樂)請同學們自己默讀這一段,試著走進這個乞丐的內心世界,把他的所思、所想填在書中的空白處,你對哪一處感受最深,就重點寫哪一處,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生讀文思考,并在文中寫下自己的感受)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都寫下了很深刻的文字,說明你們很會讀書,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誰來讀原文?(請一名學生起立)誰能把你體會到的內容加上去?看看我們在理解文章時,能否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每處發散點分別找幾個人)(生1讀原文,其他幾個同學讀自己想象后補充進去的內容)

  生2:我用一只手能搬起磚來嗎?

  師:他猶豫了。

  生3:既然女主人能用一只手勞動,那我一定也能做到。

  師:他不服氣了!

  生4:這么多磚,我到底能不能搬完呢?

  生5:真累啊!算了,我到別處去要錢吧,不行,這樣不就被別人看不起了嗎?

  生6:我能搬一塊,我一定也能搬起第二塊、第三塊……

  師:他猶豫了,但是他沒有退縮,在不斷給自己鼓勁。

  生7:我終于用自己的手把磚搬完了!

  師:看得出你的心情很激動!

  生8:啊!從沒想到我還能做這么多活啊!

  師:此時,你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師:從大家所體會到的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在搬磚的過程中,乞丐的心理在不斷地變化著。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把他的心理變化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生自由讀文)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乞丐由驚奇到猶豫到堅定的過程。那么,他在干活的時候,應是怎樣的情景呢?

  生:很累。

  師:哪些詞句告訴你的,讀出來。(生讀句子,突出了“氣喘如牛”、“布滿”、“濡濕”等詞)

  [點評:這一段是課文的重中之重。課文用生動的詞句,形象地刻畫出了乞丐搬磚時的心理活動。老師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分析重點詞句,而是采用范讀引導、啟發想象的方法,請學生寫下自己思考后的感受。學生的“感”源自于語言文字,學生寫的“話”表達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巧妙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為一體,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師:此時的乞丐真是感慨萬千啊!他感激地對女主人說——

  生1(讀):謝謝你。

  師:他還可能會說——

  生2(讀):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做紀念吧!

  師:他在謝什么?他為什么永遠不會忘了女主人呢?

  生:他感謝女主人告訴自己還可以去干大事業。/因為乞丐找到了自己的尊嚴。/他明白了自己也是一個有用的人。/他還明白了,自己既然能夠一塊一塊的搬磚,自然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師:乞丐此時接過的是——

  生:20元錢。

  師:但是,他得到的僅僅是錢嗎?

  生:不是,是做人的尊嚴!

  師:由此可見,婦人說的這句話,果然有她自己的道理。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生回讀婦人的話)

  [點評:這個環節緊緊扣住文章課后思考題。通過前兩個環節,學生在比較中,對文章內容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此時,再讓學生體會,乞丐究竟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可謂是水到渠成了]

  師:除了這兩個地方,你還找到描寫乞丐搬磚前后不一樣的地方了嗎?

  生:從17自然段以后也能看出來,他原先是一個乞丐,跟女主人要錢。而現在卻買了房子來報答女主人。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發生在若干年后的這部分內容。(老師讀敘述的部分,男生讀董事長的話,女生讀女主人的話。要求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點評:這一部分的內容比較多,但意思淺顯。老師采用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

  師:讀了這部分內容,你怎么評價這個婦人?

  生:她幫助乞丐得到了尊嚴,但卻不想得到回報。我覺得她特別樂于助人。/她心地很善良。/她通過搬磚這件事,讓乞丐成功了,我覺得她挺好的。

  師:挺好的,這個詞過于籠統,婦人讓乞丐來搬磚,可是費盡了心思的啊!想一想哪個詞用在這里更合適?

  生:用心良苦。(板書)

  師:在婦人良苦用心的促使下,乞丐怎樣了?用一個詞來概括。

  生:事業有成。/終成大器。(板書)

  [點評:這個故事的明線是寫乞丐,而暗線則是在贊揚這位睿智的老婦人。學生評價老婦人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總體回顧和總結。而老師在學生用詞不很準確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來進行評價,是在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凸現了語文課工具性的特點]

  三、升華情感,編讀名言

  師:故事讀到這兒,它留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女主人和乞丐都很了不起。/我為乞丐高興。

  師:老師讀到這里,把自己的感受濃縮成一句話,你們來讀讀(課件出示):做有尊嚴的人,也要給別人以自尊——何磊。

  師:你能把你的感受,這樣精練地總結出來嗎?

  生:有志者事竟成,無志者一世空。

  師:很經典的話啊!

  生:只要愿意做,什么事都能做到。

  師:了不起!這句話可是艾爾伯提的名言啊。(課件出示這句名言)只要愿意去做,人無所不能。我們來讀一讀。

  生:只有勞動才能使人獲得財富!

  師: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生: 做人要有尊嚴,要自立自強,不能總想著依靠別人!

  師:完全正確!

  [點評:一篇文章學后,留給人的往往是只言片語的感悟。老師通過范寫名言的方法,引導孩子用簡練的語言來進行概括,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及時補充相應名言的方法,把孩子的視野引向更廣闊的天地。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全文

  師:婦人通過搬磚這件事,讓乞丐知道了什么是——

  生:尊嚴!

  師:也讓乞丐懂得了怎樣做人!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個“人”字!

  [課后反思]

  這個故事的每一個環節中都隱含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的確需要下一番工夫去思考探究。要理解這樣一個情節簡單但內涵深刻的故事,并悟出文章的中心,對生活閱歷很少的四年級孩子來說的確有一定的困難。為了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構建了“直入重點,牽一發動全身”的課堂結構。通過質疑,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自讀、默讀、標畫,引導學生走進角色,產生聯想;通過積累詞語、補充文章空白處等手段,將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整節課的教學都緊緊圍繞著“搬磚使乞丐前后發生了哪些不一樣”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使得課堂結構緊湊,線索清晰。

  2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內容—理解—感悟—想象—表達形成一條切實有效且環環相扣的訓練線路。

  3為了讓學生較好地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幾次采用了讓學生進入角色的方法,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乞丐,去感同身受。達到了“書如我心,我心入書”的境界。

  4在課堂上,利用自己年輕充滿活力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這節課的教學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師傅的傾心指點。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課堂上過于關注自己的教案流程,沒能更好的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行有效的生成。因此,在有些環節的處理中沒能較好的體現設計意圖。

  [總評]

  縱觀教學全過程,這節課留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道。通過自讀、默讀、評讀、感悟讀、想象讀、師生對讀等多種形式,把語言文字的朗讀訓練落到實處。真正落實了語文課“以讀為本”的思想。而緊抓重點,以點帶面的教學方法,使得整節課的教學線索非常清晰,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和把握。同時,在自讀課文找出描寫乞丐前后不一樣的句子,并進行標畫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統觀全文進行思考的能力。這為學生今后自學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雖然剛參加工作,但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能與學生融洽交流。不時的幽默烘托了課堂氣氛,使得課堂學習的過程輕松愉快,給聽課老師和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在課堂上,有些環節有“蜻蜓點水”的感覺。老師關注學生不夠,沒有能夠及時捕捉學生發言的亮點及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對有些詞句的理解和朗讀的訓練不夠到位。這些需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完善。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篇15

  《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獲取報酬,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成功的故事。從一個自艾自憐的乞丐到自信自重的董事長,實質上是獨臂乞丐內心的超越,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感悟乞丐的心理變化,一開始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殘疾人,理應受到別人的施舍,可是當他看到婦人用一只手也能干活時,受到很大的觸動,他猛然明白了。文中一個“怔住”“一個異樣的目光”,學生在反復讀中體會到乞丐的心理變化,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是有價值的,一只手也能勞動,勞動掙得錢才最有尊嚴。因此對婦人的態度也因生氣變為感激。這段的處理上,讓學生自讀自悟,找出打動自己、吸引自己的句子,這樣避免了教師的過多的繁鎖的講解,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去體會,去交流,去表達,讓課堂成為學生溝能與自我展示的一個平臺。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讓學生就婦人的話寫自己的感受,這個環節的安排,旨在讓學生將所感所想諸于筆尖,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動筆寫感悟與收獲的習慣。

  這堂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暢所欲言,對文章中心深入挖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

  《為了他的尊嚴》是北師大版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文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本課教學,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觀進行教學,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以讀為本”是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采用輕聲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老師的導讀等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地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相信學生,凸顯主體

  教學中,教師充分相信和尊重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時空。當學生知道獨臂乞丐成為董事長后,老師提出“獨臂乞丐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什么原因使獨臂乞丐的命運發生巨變的”這一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由果溯因,自然過渡到2—8自然段的學習。然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教師的引導表現為一種啟迪,一種激勵,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3、發展思維,啟發想象

  要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理解尊嚴在本課的含義,就應抓住獨臂乞丐情感變化這一線索,在教材的空白處啟發學生想象,點燃思維的火花。教學中多處設計了啟發學生想象的練習,如:“獨臂乞丐為什么很生氣,他會怎么想?”“他看到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磚后,他會怎么想?”“搬磚的經歷在獨臂乞丐以后的生活中怎樣激勵他面對人生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這些想象練習的設計,使學生深入獨臂乞丐的內心世界,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讀《為了他的尊嚴》有感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為了他的尊嚴》,我仔細地讀了又讀,我被故事的情節吸引了,短短的一篇文章讓我懂得了人的尊嚴是多么寶貴,會產生多么大的力量,還有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故事很簡單,一個只有一只手的乞丐向女主人乞討。女主人讓乞丐幫她搬磚,乞丐很生氣,女主人用一只手搬了一趟,對乞丐說:“你看,并非只有兩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為什么不能干?”乞丐很受刺激,搬了兩個小時,才搬完了全部磚。女主人遞給乞丐一條毛巾,又遞給乞丐20元錢,乞丐表示永遠也不會忘記女主人給他上的這一課就上路了。若干年以后,當年的乞丐已成了一位腰纏萬貫的企業家,他要送女主人一棟大房子作為當年她教育自己的報答。女主人謝絕了他的好意,建議他把房子送給一只手也沒有的人。故事雖短,但是對人的啟發卻很大。

  我想:如果當年女主人不是讓乞丐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讓他樹立信心,找到做人的尊嚴,而是給他幾片面包或是一點小錢,這個乞丐不費一點力氣就能討到吃喝的東西,可能他會永遠走乞討這條路,那么到死他也只是一個乞丐,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尊嚴對他意味著什么?可是女主人小小的舉動,讓他通過自己的力量掙了20元,乞丐明白了,他不比任何人差,別人做到的,他也能做到。樹立了他重新做人的信心,使他明白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創造自己的財富。使乞丐明白了怎樣做人?什么叫人格?懂得了人要有尊嚴,要自強不息,通過自己的奮斗來改變命運。

  這個故事也使我懂得了一個人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要活得有尊嚴、有人格。一個人只有自尊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樣的人才能有出息,有成就。一個人要自強不息,不管有怎樣的艱難困苦都不能放棄自己,只要有信心,有毅力都會成功。我還明白了,幫助別人也要尊重別人的尊嚴,維護別人的人格,還要會助人,從根本上找到幫助別人的方法。

  我們的校訓也要求我們要博愛、自信,我們要幫助那些需要我們援助的人,對他們要有愛心,自己要做一個自尊、自信、自愛的人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月光曲》教案(通用12篇)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月光曲》生讀課題師:先聽老師說一段話,看你能從中搜尋到哪些信息?生:月光曲是貝多芬譜寫的,而且是一首鋼琴曲。板書譜寫師:你還了解到什么?生:月光曲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生命 生命》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抓住主題或關鍵詞,細致地研究課文。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進行探究性學習。2.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 “掃一室”與“掃天下”》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熟練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學會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感悟反問距的表達作用.通過學習,領悟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特別含義.教學重,難點:1,領悟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特別含義.教學準備:多媒體幻燈片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

  • 《 “掃一室”與“掃天下”》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朗讀識字理解課文內容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孩子們,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大家。老師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你們是怎樣對待小事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 《月跡》教學設計(通用17篇)

    【執教時間】XX年11月18日【執教對象】蒙山中學預備年級【執教教師】上海市呂巷中學 吳昌瓊 【教學目標】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內容。2、 品讀文章優美且富有童趣的語言,欣賞月之美,并學會寫簡單批注。...

  • 《虎門銷煙》教學實錄(精選16篇)

    江蘇名師 陳建先/執教 特級教師沈大安/評點第一節師:同學們,看過電影《戰爭》嗎?生:看過。師:談談你的印象好嗎?生:洋人太壞了,把那些運到中國,不但殘害中國人,而且賺取我們的錢財。師:你的感受很深刻,太好了。...

  • 《月跡》教案(精選17篇)

    月跡賈平凹【三維目標】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結構特點;2、品味文章語句,揣摩在表達意義上的作用;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積極心態。...

  • 《鯨》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一、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二、學生平日分析:學生平日廣泛的閱讀自然科學類書籍,也時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鯨的畫面,所以學生一定會對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 《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一課時(通用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72中山小學 劉蓉一、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詞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脈絡3、 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二、教具準備:課件三、教學過程:(一) 由生字“宿”導入,揭題板書“宿”,師:...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八宿县| 肥乡县| 班戈县| 宁乡县| 咸丰县| 庆元县| 玉环县| 云霄县| 呼图壁县| 济源市| 静乐县| 耒阳市| 牟定县| 河曲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岫岩| 梅河口市| 新田县| 周至县| 叶城县| 开鲁县| 麟游县| 井冈山市| 信宜市| 崇明县| 迁安市| 江口县| 南宁市| 赞皇县| 丰城市| 昌图县| 东宁县| 通辽市| 当涂县| 黔西县| 兴义市| 宁蒗| 鲁甸县| 延长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