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教案(通用16篇)
《語文園地》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讀詞語,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
鞏固音節的拼讀,,強化學生運用拼音來讀準字音的習慣;
動手拼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詞語的歸類;
拼讀音節;
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詞語的歸類:
音節的拼讀,尤其是輕聲.
教學準備:
教具: 課件 三個圈圈,三根小棒 拼好的小鴨和小兔
學具: 三個圈圈 三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年到了,圣誕老人要舉辦一次舞會(課件),邀請了很多朋友參加.可是這些朋友很久沒有跟他見過面了,圣誕老人都快認不出來了,他非常著急.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幫他啊?
二、 認字歸類.
1. (出示課件)小朋友看,這些就是圣誕老人要請的朋友,現在就要請你們來認一認了.
2. 同桌之間交流讀詞語,提醒注意輕聲.教師下位指導巡視.
3. 指名讀.
生評生讀,師評生讀.
4. 齊讀.
5. 圣誕老人非常感謝小朋友們替他找到了他的朋友們.可是,他又遇上了件麻煩事.原來圣誕老人的房子很小,只能夠擺下三張桌子,圣誕老人一共請了多少位朋友啊?(學生數數)現在就要請聰明的小朋友來替他想想辦法了.怎么排座位才能讓每一桌的客人都滿意呢?小朋友們排好了之后還得告訴老師,為什么這么排,為什么把這些詞語放在一起.
6.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下位巡視.
7. 指名回答,課件演示.
8. 圣誕老人真的非常感謝小朋友們能夠這么熱情的幫助他解決難題,表揚自己!看,圣誕老人的朋友們都坐好了!(提示學生坐好)
9. 圣誕老人這次只請了12位朋友,他覺得不夠熱鬧,要是有更多懂得朋友來參加這個舞會該有多好啊!小朋友們想一想,每一組詞語里還能排上哪些不同的但是相類似的詞語呢?我們一起來給圣誕老人找朋友,好嗎?
10. 學生自由討論,小組交流.
11. 老師提示: 屬于動物的詞語你還找到了哪些?
屬于人物的詞語你還能找到哪些?
屬于動作的詞語呢?
課間休息: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案
圣誕老人看到小朋友們幫他找到了這么多的新朋友,可高興了!看,舞會開始了!(課件)
圣誕老人也熱情的邀請小朋友們來參加他的舞會呢!(生跟著音樂唱游)
三、拼拼讀讀。
1. 過渡(音樂戛然而止,出示課件)
小朋友看,從森林里走來了一只大怪獸,他說:“哼,想要繼續舞會,還得過我這一關
。ǔ鍪菊n件:拼拼讀讀)
2.(出示三個圈圈)老師左手拿的是什么?(“三個圈圈”)
。ǔ鍪救“簦├蠋熡沂帜玫氖鞘裁矗浚ā叭龡l直線”)
。ǔ鍪拘▲喰螤睿┢闯隽耸裁?(“拼出小鴨”)怎么知道是小鴨?(“嘴巴扁扁”)
(出示小兔形狀)還拼出了什么?(“拼出小兔”)你怎么知道的?(“尾巴短短”)
。ㄕn件)“還能拼什么?你來試試看!”
哦,原來這就是大怪獸給我們出的難題!小朋友們想不想舞會繼續?(想)那我們一起來解決大怪獸給我們出的這道難題,好不好?
3.打開書33面,大聲的讀兒歌,注意輕省,不會人的字請拼音來“幫忙”,比一比,看誰會拼的音節最多!(自由讀)
4.指名拼讀。生評生讀,糾正字音。
小組讀,全班讀。
5.讀了兒歌,誰能說說你從兒歌中都知道了什么?
指名答
6.想一想,你用三個圈圈,三根小棍還能拼什么?
學生動手拼一拼,師下位巡視。
7.學生上臺演示。
四、小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案
看了小朋友們的表現,怪獸說:“恩,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歡迎參加圣誕老人的舞會!”(生跟著音樂動起來)
五、 下課
《語文園地》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
3.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1.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例如:別人有事找父母親,父母親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呢?(學生自由發言 從而引出板書:以誠待人)
2.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二、討論交流
1.自主準備,在小組內交流。
注意:舉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他組員輪流發言。
2.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
三、班級交流:
1.注意事項: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并隨機規范其語言。
2.出示“以誠待人”的名句: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動者也!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 “自誠明,性也;自明誠,學也”
誠而后才有真仁真義,不誠只能是假仁假義;誠而后才能躬行實踐,感人感物,不誠則遇難而退,有始無終。所以誠存則仁存,誠立則仁立。
習作:
先學習“我的發現”
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一、創設情境,激發表達欲望。
1.同學們,最近有幾個同學找我談心,說了自己的心里話。有的說自己學習成績提高不快,心里很著急;有的同學說爸爸、媽媽管得太嚴,一點自由都沒有;還有的同學說平時作業太多,沒有時間讀課外書等等。我很感謝這些同學,那么信任老師,把老師當知心朋友。這說明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得不夠。今天老師為大家創造一個機會,誠懇地希望同學們把藏在心中的話說出來。如果是高興的事,讓同學和老師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說出來會痛快一些,也許大家能為你解憂;有什么困難,請大家幫你出出主意解決;你們說好不好?
二、明確要求,拓展表達思路。
1.指名朗讀“習作”要求。
2.說說什么是“心里話”。
3.這段話里告訴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說心里話?向誰說?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要求?
4.針對上述問題,組織師生之間的對話,互相啟發,拓展思路。
三、小組合作,生生互動。
1.小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教師巡視,傾聽,并發現“典型”。
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
2.對照本次習作的要求,學生評議。(教師小結、點評,并強調習作中的注意問題。)
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心里話是向誰說的。
2.話的內容要真實。
3.習作時可自由選擇第一人稱“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稱“你、您”。體裁上可以用書信、日記或其他。
四、動手練筆,交流修改。
1.學生動筆習作。
2.選擇學生例文,師生共同點評。
3.相互朗讀習作,相互點評。
4.自我修改。
日積月累 趣味語文
1.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讀。
3.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師釋疑。
5.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1.聯系本單《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自讀。
3.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4.小練筆: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語文園地》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陀、螺”等10個生字。能認讀有關玩具名稱的詞語。能說出自己玩過的玩具。
2、能把自己積累的描寫心情的詞語分類寫下來。能仿照例句,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句子。
3、掌握三包圍的字和全包圍的字的書寫規律。
4、積累有關誠信的名言。
5、自主閱讀《手影戲》,能了解內容,感受手影戲的有趣。
6、能根據提示看圖發揮想象,借助詞語按時間順序把小動物們一天的經歷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1、積累詞語,會模仿例句寫句子。能根據圖片內容,發揮想象,完成寫話。
2、積累有關誠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你們都喜歡玩哪些玩具?有沒有同學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歡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槍”“橡皮泥”“溜溜球”“遙控坦克”的圖片,分別找同學來說,圖片上畫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自己最喜歡玩哪種玩具,為什么。
3、出示生詞,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你還會認嗎?(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4、你還玩過什么別的玩具?小組之內相互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5、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還玩過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說。
6、齊讀生詞,每個詞讀三遍。
二、字詞句運用
。ㄒ唬┰~語積累
1、創設情境,概括出情緒特點。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畫好一幅畫,你的一個同學故意在你的畫上亂畫了兩筆,此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生氣的)
情境二:在課堂上你的畫被老師表揚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興的)
情境三:你滿懷信心地把你的畫拿去參加比賽,結果你的畫沒有被選上,此時,你感覺怎么樣?(難過的、傷心的)
2、積累詞語。
教師:我們在表達情緒時,可以用很多不一樣的詞語來表達。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哪些詞可以用來形容生氣。
出示:憤怒、發怒、氣惱、惱火、氣呼呼、怒發沖冠(出示相對應圖片,輔助理解)
3、請你按照找形容生氣的詞的方法來找一找形容高興和難過的詞,小組之間相互討論,看哪個小組找得又多又準。
。ㄊ纠号d高采烈、興奮、歡喜、快樂、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顏開等;欲哭無淚、痛心疾首、悲痛、哭泣、淚流滿面、心如刀割等)
4、教師領讀示例中的詞語,講解難點詞語。
5、把你積累到的詞語工整地寫在課本的練習題上。
。ǘ┯眉狱c詞語說句子
1、出示原句,齊讀原句。標出詞語: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2、教師:“一會兒”表示時間間隔比較短,動作連續發生。
3、創設情境,學生練習說話。
。1)媽媽回到家后。
。2)孫悟空與二郎神對戰。
4、指名學生說句子,教師相機指導。(可參照達標檢測第3題)
三、書寫提示
1、看課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觀察字形。
2、梳理筆順。學生書空、描紅。
3、指導:半包圍的字,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的大小要寫得協調;全包圍的字,書寫時要把國字框寫得方正,框內部分的大小要合適。筆順規則:先里頭,后封口。
4、學生練習書寫,注意寫字姿勢。
5、圍繞書寫要點,評議學生寫的字。
6、結合學生書寫情況,拓展練寫已經學過的字。
四、寫話
教師:剛剛我們學會了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樣的句式說話,我們再來看一個小故事。這是發生在小蟲子、螞蟻、蝴蝶和雞蛋殼身上的故事,它們這一天有怎樣有趣的經歷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1、出示課本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圖片上畫了些什么?(圖片上有誰,在做什么)分別請同學描述四幅圖片。
2、出示提示詞: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
哪位同學能用上這些詞,把四幅圖的內容連在一起說一說?
教師引導:早上,小伙伴在做什么呢?過了一會兒,它們在做什么呢?到了下午,下雨了,它們在做什么呢?天黑了,要睡覺了,那么三個小伙伴在做什么呢?
預設:早上,蝴蝶到草叢中玩,她看到小蟲子和螞蟻在雞蛋殼上玩蹺蹺板。蝴蝶說:“我們一起去旅游吧。”
過了一會兒,大家一起將雞蛋殼做成了一個熱氣球。小蟲子和螞蟻坐在里面,和蝴蝶一起飛了起來。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蟲子、螞蟻和蝴蝶把蛋殼當成了一間小房子,躲在里面,一點兒也沒打濕。
天黑了。他們又把蛋殼當成了一個搖籃,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著了。
3、同桌之間相互講講這個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4、請1~2名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故事。
5、拿出練習本,把你的故事寫一寫,不會寫的字寫拼音,注意開頭空兩格。
6、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導入: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
1、自由讀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合作理解句意。
3、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句意。(引導學生在讀中發現3條名言的共同點:都有“信”字,與誠信有關。)
(1)輕諾必寡信。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陛p:隨便、輕易。寡:少。意思是:輕易許下諾言必然容易失信。
。2)失信不立。
立:立足。意思是:不講信用,就難以立身立國。
。3)小信成則大信立。
意思是:在小事上講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4、學生自由吟誦。練習背誦。
5、開展誠信故事會,學生上臺講述故事。
6、教師總結誠信的重要性。
二、我愛閱讀
1、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添字、漏字。
3、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寧寧和男孩之間的一個什么故事。
寧寧開始和一個不認識的男孩兒展開生動的手影較量,后來,寧寧想了一下,主動讓步,那個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較量了,他們就一起高興地玩起來。
4、引導學生討論:寧寧和那個男孩為什么后來都變出了鴿子?(可啟發學生:寧寧和男孩是怎樣用手影戲進行較量的?寧寧想了一下,他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會想到變出鴿子呢?鴿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樣想的?)
5、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再讀課文,進行教育。
通過這篇閱讀引導小朋友們要學會相互關愛、友好相處。
6、組織學生玩手影戲,感受手影戲的有趣。(“小雞、兔子、貓、狗、大老虎、鴿子”該用什么樣的手勢?)
7、指名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我著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廣開言路,允許學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內容來談,也可以把幾方面內容綜合起來談。把說話落實到筆頭上,做到會說、能寫,扎實地落實說和寫的教學目標。同時,用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體會中華傳統美德——誠實守信的重要性。我采用多種多樣的課堂形式,使學生感受課堂的趣味性,使語文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本節課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寫話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交換看,讓學生學習別人寫話的優點。教師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就學生寫話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
《語文園地》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精彩句子的寫法。
2.學習寫人物外貌、神態的成語。
3.掌握朗讀技巧和方法。
4.熟讀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重、難點:
讀好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學習有感情的朗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自由朗讀“交流平臺”中的兩個句子。
2.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一想:這兩個句子寫得好嗎?好在哪里?
3.小組交流。說一說,議一議。
4.指名說一說。說完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提示:第一個句子是一個擬人句,把鳥兒、蝴蝶等都當人來寫,它們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樣寫既生動形象,又能突出同學們讀書讀得好。[來源:學|科|網]
第二個句子,把自己寫作一個更夫,做更夫的事情,很有新鮮感。
5.有感情地齊讀這兩個句子。
6.在積累本上抄寫這兩個句子。
7.總結:閱讀時,有些精彩的句子能使我們讀來很有新鮮感,能讓我們怦然心動,能夠激發我們的想象力,給我們帶來啟迪等。我們要善于捕捉這樣的句子,積累這樣的句子。
二、詞句段運用
。ㄒ唬⿲W習第一題。
1.學生自由讀一讀第一題的成語,想一想,這些成語有什么特點。
2.指名讀,其他學生注意認真聽,并評價。
3.師指導難讀的字,如“張牙舞爪”的“爪”讀zhǎo,“面紅耳赤”的“赤”是翹舌音,“口干舌燥”的“燥”是平舌音。
4.指名回答,這些成語有什么特點?
提示:這些成語都是表示人的神態和動作的。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用到哦!
每個四字詞語中,都有一組近義詞,前面四個詞是第一、三兩字為一組,后面四個詞是第二、四兩字為一組。
5.指名開火車讀一讀成語。
。ǘ⿲W習第二題。
1.自由朗讀這三個句子。
2.小組內互讀,并討論怎樣朗讀能更好地表達句子的意思。
提示:朗讀的時候,要把感情代入其中,假設句子中的角色就是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物應該用不同的語氣來讀。
注意重音,突出句子的意思。如第一句中的“真的”要重讀,第二句中的“一點兒”要重讀,第三句中“就是”要重讀。
3.小組派代表在全班朗讀,比一比,哪一個小組讀得好。
4.全班齊讀,讀出感情。
。ㄈ⿲W習第三題。
1.請一個學生讀一讀這一題的要求。
2.學生看一看課本上的例子。
3.調查一下,班里學生都有哪些興趣愛好。
4.將班里的學生對號入座,把有相同興趣的學生歸類到一個小組。
5.小組成員討論商議,給自己的小組取個響亮的名字。
注意:所取的名字要能體現出興趣的特點,并且讓人印象深刻。
6.商量好以后,用一張好看的卡紙寫下自己小組的名字。
7.全班展示自己興趣小組的名字。
8.評一評,哪個興趣小組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日積月累
1.同學們知道古代的孩子都干什么嗎?有一位詩人,在路上遇到一個小童,覺得很有趣,于是把這個小孩寫進了詩里。這位詩人是清朝的袁枚。(簡介袁枚)
2.能讓詩人如此喜歡的一個小童,他在干什么呢?自己讀一讀古詩《所見》,了解一下吧。
3.讀完古詩,有誰知道,這個小孩在干什么?(放牛)
4.他一邊放牛一邊干什么?(唱歌)
5.理解古詩的意思。先自己結合每個字的意思,說一說古詩的意思。再在小組內說一說,最后指名學生在全班說一說。
6.是什么讓這個小牧童停止了歌唱呢?(因為他聽到樹上有蟬在叫,想去捕捉那只蟬,所以突然不唱歌了,凝神聽蟬鳴聲在哪里。)
7.你喜歡這個小牧童嗎?為什么?
8.小結。這是一首五言絕句,短短的20個字,把小牧童放牧的生活描繪得生動有趣,表達了詩人對小牧童的喜愛之情。
9.齊讀古詩,背誦古詩。
《語文園地》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能抓住自己特點,寫寫自己。
3、能發現并體會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問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積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諺語,閱讀成語故事。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習作(能抓住自己特點,寫寫自己)
【教學準備】
采訪老師同學和家長,他們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
【教學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人,激發說話興趣
師:同學們,我想你們都做了采訪,知道了在別人眼里你是什么樣的孩子。其實,最了解你的莫過于你自己了。有人說你粗心大意,你也許不服氣地想:我心細著呢?面前這些熟悉你的老師和同學,一定不會象你自己那樣全面了解你。有興趣向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你嗎?
二、讀提示,明白交際要求
1、可以說自己性格、愛好、也可以說優點和缺點,還可以說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說真話,說實事。
3、注意聽別人說,對別人說的能做出評價。
三、認真思考,組織語言,小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紹什么,怎樣介紹。
2、小組交流。
3、評一評:
誰說出了自己特點?
四、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講。
2、師生評議:
不僅要評講得怎么要,還要說說自己聽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特點給予不同的提示性評價。
五、總結
師:通過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談,我相信小朋友們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處。
第二課時
習作
一、結合口語交際,引入習作
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我們都做了自我介紹,F在我們就來寫寫自己,好嗎?
二、確定交流對象,自主習作
1、引導學生閱讀下面的一段話,開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個男孩,已經11歲了。你要問我長得怎么樣,一個詞──奇貌不揚。奶奶卻說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卻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翹,一看就會侃,再加上一對大耳朵往前扇著,準是個有福人。
、 讀讀這一段,你覺得丁丁這段自我介紹寫得怎樣?
、 你準備怎樣介紹自己?
、 選定對象(老師、同學或未見過面的人)自主寫作。
第三課時
講評
一、多元評價,認真修改
1、自己讀一讀,改一改。
2、讀給同伴聽,聽聽他們的評價,再適當修改。
3、在班級交流,師生評議:
是否寫出了自己的特點,語言是否通順。
4、交換修改,(錯字和標點)
二、成語故事
1、自讀故事,讀熟短文:
、 自己練習讀短文,讀準生字。
、 跟同桌合作,比比誰先讀正確。
、 檢查讀。
2、結合短文,理解買櫝還珠:
、 鄭國人買了什么?櫝指什么?
、 珠指什么?還給誰了?
3、全班朗讀。
第四課時
一、我的發現
1、比較導入:
、 師:同學們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聽,老師說的這一句話和剛才說的意思一樣嗎?同學們今天難道不精神嗎?
、 自由說這兩句話是否一樣。
2、師:有的同學說一樣,有的同學說不一樣。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本上的句子,看你能發現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伴。(一個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個是用疑問的語氣表達的問句,但表達的意思不一樣)
3、以同桌為單位一人讀一句話體會。
4、游戲:
老師說一個表示肯定的句子,讓學生說一各級意思一樣的反問句。
二、讀讀記記
1、自由讀句子。
2、說一說5個句子有什么共同點?
3、找找以此類似的句子。
三、讀讀背背
1、自由讀。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3、開火車背誦。
4、齊背。
【反思】
在上園地三時,才用當小老師的方法,同學互助,幫助理解困難的孩子學習我的發現和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學生的學習興趣濃,積極性高漲了,使我體會到應該多相信他們一點,多給他們一點微笑。這樣,課堂才會更快樂。
《語文園地》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讀一讀”。
3、完成“照樣子寫一寫”。
4、完成“開卷有益”。
5、完成“金鑰匙”。
教學重難點:
1、完成“同音字組詞”。
2、完成“反義詞比較”。
3、完成“造句”。
4、完成“自讀課文”。
5、完成“金鑰匙”。
教學準備:
小黑板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里我們學習了與“通訊”有關的三篇課文,知道了通訊給人類帶來的便利。今天,我們一起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1)學生自由讀課文《在互聯網上》。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討論:互聯網能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
。4)指名說說。
(5)小組中讀課文。
。6)齊讀課文。
2、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1)出示4組同音字,學生認讀。
記技接厲
紀計結歷
。2)同桌比一比,并指名說說。
。3)自由組詞,并指名說說。
3、完成“讀一讀”。
。1)出示12組反義詞,學生自由認讀。
內與外扁與圓本與末正與反
茅與盾開與關今與昔后與先
曲與直長與短興與亡危與安
(2)齊讀。
4、完成“照樣子寫一寫”。
。1)出示2個句子,學生讀。
*經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于做好了樣機。
*菲利比斯向雅典跑去。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
。2)照樣子,自由說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終于。
5、完成“金鑰匙”。
。1)出示“金鑰匙”,學生自由讀。
丁丁:你看什么報紙的什么欄目?它在哪一版?
。2)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說說。
(3)指名說說。
三、布置作業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1、開卷有益
2、比一比,組成詞語
3、讀一讀
4、照樣子寫一寫
5、金鑰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暢所欲言”。
2、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重難點:
1、完成“暢所欲言”。
2、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收集一些資料。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暢所欲言”
(1)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并想辦法告訴節目主持人。
、賹W生自由在小組中交流。
②指名說說。
、墼谛〗M中討論辦法。
④指名說說。
(2)你和遠方的親友怎么聯系?說說你的經歷。
、僦该f說:和遠方的親友怎么聯系?
②自由說說自己的經歷。
、壑该f說自己的經歷。
。3)你知道哪些手勢語?
①出示掛圖,學生觀察,并說說這些手勢語的意思。
、谠谛〗M中交流自己知道的手勢語。
③指名說一說,做一做。
2、完成“筆下生花”。
(1)出示題目,學生讀題。
從本單元的活動中選一項,寫一寫。
。2)學生自由選擇寫一寫。
。3)指名匯報。
三、布置作業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1、暢所欲言
2、筆下生花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完成“自檢。
教學重難點:
完成“自檢:選出一篇最好的習作,在全班朗讀或展示”。
教學準備:
學生的習作。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展示自己最好的習作。
二、新課:
完成“自檢”。
。1)學生在小組中朗讀。
(2)個小組選出一名同學,代表本組展示。
三、布置作業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自檢:
最好的習作
五、教學后記
《語文園地》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字,并正確書寫。
3、了解“嗎、呢、吧”的用法,練習用它們說疑問句,發展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語感。
課前準備
蘋果樹貼圖,水果貼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玩游戲?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到“語文園地”去玩幾個有趣的游戲。
游戲一:摘蘋果(我會認)
1、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有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 、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分別貼著帶有“讠”、“亻”、“口”偏旁的字,共22個。
激趣:多漂亮的一棵蘋果樹!誰能準確地叫蘋果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摘到的蘋果就送給他。蘋果背面的“字朋友”就 在“語文園地五”的“我會認”中。小朋友們趕快讀一讀、記一記,等一會兒,比比哪個小組摘的蘋果多。
2、學生自由練讀、識記。
3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4、做游戲。
A、在蘋果樹的一側貼出分別寫著“讠”、“亻”“口”的三個大蘋果貼圖。
介紹游戲規則:摘下一個蘋果后,先領著大家準確地叫出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然后把字卡揭下來,貼到相應的大蘋果后面。讀準了,貼對了,就能得到這個蘋果。
B、做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互相正音。
5、歸類識記。
A、找出三組字各自的字形特點。
B、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6、變序抽檢。
教師變序抽取三組字卡,學生開火車認讀。
7、擴展訓練: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游戲二:吃水果(我會讀)
水果上寫有12個詞語的五種不同排列方式。
介紹游戲方法:想吃哪種水果,就要又快又準確地讀出水果后面的詞語,都 讀對了就能得到一張水果貼圖。
2、同桌練讀,小組練讀。
3、做游戲,教師適時正音。
游戲三:幫“字朋友”找“兄弟”(比比寫寫)
1、出示12張生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在這12個生字中,有六對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出它們 ?
A、請6名學生分別上臺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兄弟”擺在一起。
B、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它們哪兒長得像,還有哪兒長得不像?
C、全班交流?梢砸龑W生用這樣的形式交流:“日”,生日、日子;“白”,“雪白、白云;“白”比“日”多一撇。
3、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朋友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4、書寫指導。
A?教師用黑板上的田字格范寫“馬”與“鳥”、“四”與“西”。
B、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要求書寫正確,把字寫勻稱。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玩了三個有趣的游戲,把這些“字朋友”、“詞語朋友”記得更牢了。
來,跟它們打打招呼。
這節課,我們再一起到語文園地參加兩項比賽吧!
讀句說句比賽(讀讀說說):
1、指導讀句子。A、出示三句話,教師范讀。
B、指名讀。
2、找找這三句話的共同點。
A、讀了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B、同桌互相讀讀、問問。
3、說句子比賽。
A、小組合作,用“嗎、呢、吧“分別說句子。
B、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賽方法:各組選擇三個句子參賽,每個組員都要有說的機會,由小組長自主安排,可以一人說一句,也可以兩人一起說一句。
C、評議,選出本項比賽的冠軍小組。
評議從兩方面進行:“嗎、呢、吧”是否用得準確;說話時是否體現出問句的語氣。
D、說得不理想的學生再試一次。
朗讀比賽(我會讀):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
2、交流感受:聽著老師朗讀,你好像看見了什么?
3、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出不會讀、讀不好的字和沒學過的字。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難,互幫互學。
5、指導朗讀。
A、各組提出自己小組還沒有解決的困難,請教師和其他組的同學幫忙。
B、教師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學生讀準”站、躺、凉、肥、才“五個字及多音字”著“。
6、朗讀比賽。
A?小組合作練習朗讀。
B、第一輪比賽:各組派一名代表參加。
C、第二輪比賽:小組集體參加。
D、評選朗讀比賽的個人冠軍和小組冠軍。
7、擴展訓練。
A、討論:天上的白云有時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像什么呢?
B、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和平時的觀察,試著改編這首兒歌,如《天上的小白兔》、《天上的大白鵝》……
C、全班交流。
《語文園地》教案 篇8
教材解析:
本單元語文園地共安排了4個板塊的內容。
“交流平臺”的主題是整理寓言故事,這一板塊有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回顧自己學過的寓言故事,能進行簡單的復述。二是明確寓言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三是將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這三個方面層層推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語文素養!霸~句段運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積累“AABC”和“ABAC”式的詞語。二是積累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的句子。三是學寫通知這一應用文。這一板塊從詞語到句子,再到段落,體現了學習程度的由淺入深!皶鴮懱崾尽绷信e了4個上下結構的字和4個左右結構的字。揭示了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書寫時要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日積月累”安排了9個成語,全部來源于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與本單元品味寓言的主題遙相呼應
教學目標:
本次語文園地學習可按照板塊依次進行教學,注意每個版塊內容難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點,注重實踐運用。
梯度上升特點:從整體上看,本次語文園地學習內容按照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由字到詞再到句子,段落這樣的一種梯度上升的。從每個版塊內容看,其難易程度也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實踐運用:1.“交流平臺”的第三個環節是“讀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可以讓學生再列舉一些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來說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2.“書寫提示”要求學生先看后寫再對照,給與學生充足的書寫時間。
交流平臺
1.回顧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單的復述。
2.結合自身生活說明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設計意圖: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讀精思的基礎上感悟出來的,又是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加以強化的。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還能讓學生懂得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詞句段運用
1.能正確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詞語特點,并能進行獨立列舉,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無法無天”、“無影無蹤”。
2. 積累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的句子,并能在具體的語境中熟練使用。
3.了解通知這一應用文的書寫規范,并能根據相關要求進行寫作。
書寫提示:
1.了解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即在左右結構的字中,偏旁在左側,整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如“艷、植、睛”。上下結構的字,偏旁在上方,整個字要寫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
2. 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書寫時要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
3.養成先看后寫再對照的寫字習慣。
日積月累
1.能正確認讀這9個成語,做到讀準字音,讀熟詞語。
2.了解這些成語背后所隱含的寓言故事。
3..了解這些寓言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設計意圖: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會讀會寫這9個成語,還要幫助學生了解它們所指向的的寓言故事及其道理,這樣學生知識的寬度無形中被拓展了。】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能正確書寫通知。
教學準備:教師制作相關PPT。學生回顧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搜集“日積月累”中9個成語所包含的寓言故事。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熟讀精思,品讀寓言
1.布置預習,自主回顧
回想一下自己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
從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選擇其中一兩個進行思考。
聯系生活實際,這些寓言故事能讓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
2.復述寓言故事
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把寓言故事說清楚。
。1)教師先進性示范性復述,學生聽。
例:《揠苗助長》講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長得快,便將禾苗往上拔,結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復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
教師點撥:
古代——時間。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結果。
如果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N含的道理。
學生歸納,復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時間,人物,事情,結果,道理。
學生嘗試復述故事,教師應給予適當點撥引導
例;《葉公好龍》:葉公喜歡龍,家里到處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后,去拜訪他。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這個故事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正愛好。
《南轅北轍》: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于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只能離楚國越來越遠了。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買櫝還珠》:楚國有個珠寶商人到鄭國去賣寶珠.他用名貴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種方法,把盒子裝飾得很美觀,使盒子散發出香味,然后把寶珠裝進盒子。有個鄭國人,看到這個裝寶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價買了去.把盒子留下卻把寶珠還給亍那個珠寶商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當,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學生在復述故事過程中,容易遺漏復述的五要素中的某個環節,而且對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師要進行及時跟進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對復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學生從中提取復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素,然后按照這五大要素復述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這樣,學生能掌握復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實現本版塊的教學目標!
3.聯系實際
這些寓言故事能讓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
要完成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首先要對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著明確的認識,才能將其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
二、聚沙成塔,積累詞句
1.預習自學
根據以下詞語特點,嘗試再寫兩個。
源源不斷 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無憂無慮 無邊無際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師生討論交流自學成果,從中尋找規律
(1)類似詞語舉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戀戀不舍
無法無天 無影無蹤 無緣無故
。2)觀察詞語格式,總結規律
諸如“源源不斷”、“念念不忘”之類的成語,它們的兩個字相同,后面是兩個不同的字,這種結構組成的詞語或成語叫做AABC類成語。
像“無憂無慮”、“無邊無際”之類的成語,它們的第一、第三字一樣,其他兩字不一樣,這樣的成語叫做ABAC式成語。
【設計意圖:學生有一定的詞語積累,因此再寫兩個AABC和ABAC式的成語并不困難,所以學生能夠在預習自學環節里完成學習任務。但總結這類成語的規律,對它們進行歸納就需要教師的指導點撥了。】
感受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1)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熟教材中列舉的兩段文字,注意“噘”讀為“juē”,“皺”讀為“zhòu”。讀第二段文字時嘗試讀出高興的語氣。
指名讀第一段文字,提醒學生注意加點短語“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指導學生反復觀察加點的短語,尋找特點。
嘴,眉頭——身體的部位
噘,皺——動作
結論:這些短語都是由表示動作的詞和表示身體的部位組成,表現了描寫對象的神態。
學生根據師生分析得出的結論,補寫句子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注意說話人物著急的語氣。
例句:他睜大了眼睛,使勁搖了搖頭:“你真是急死我了!”
【設計意圖:在觀察例句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點的短語,目的是為了從中尋找特點,從而能夠將要求補充的句子填寫完整!
。2)學生自學第二段文字,嘗試尋找加點短語的特點。
“真的,一個陶罐!”其他的人都高興地叫起來。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讀人們說的話,體會人們驚訝,高興的心情。然后把自己的體會和“高興地叫起來”作對比。
總結:通過讀人物的語言描寫來推測說話者當時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適的詞語。
根據結論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檢驗學生自學成果。
【設計意圖:在觀察例句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點的短語,目的是為了從中尋找特點,從而能夠將要求補充的句子填寫完整。然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4.學寫通知
。1)讀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幾部分構成
師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組成部分
標題,正文,落款,時間
學生第一次接觸通知這一類型的應用文,因此在這一環節學習中,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
。2)讀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應由幾部分組成?
星期四上午9點——表示時間
全體同學——被通知者
教學樓門前——地點
參加運動會開幕式——通知的事情
少先隊大隊部——落款(通知者)
4與7日——寫通知的時間
在解析正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用嚴謹的語言對學生加以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初步接觸應用文,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特別重要,因此教師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組成用嚴謹的語言表述出來,才有利于學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書寫規范,根據課本要求寫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長領取新校服。
通 知
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點,請各班班長在一樓大廳領取本班同學新校服。
x小學
20xx年3月1日
例2:通知班上同學參觀博物館
通 知
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點,請同學們在學校正門集合,坐車參觀市博物館。
xx小學
20xx年4月7日
第二課時
一、筆精墨妙,體驗書法
1.預習自學
仔細觀察“書寫提示”列出的9個字,找出它們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對比。
檢查自學
明確每個漢字的偏旁
艷——“豐”字旁,靜——“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頭,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頭,需——“雨”字頭
3.師生合作找出這些漢字字形特點
(1)漢字各部分的占格情況
左右結構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側,整個字就要寫得左窄右寬,比如“艷、植、睛”這三個字。
上下結構的字:同樣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寫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這兩個字。
。2)找一找這些漢字主要由哪些筆畫寫成。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這些漢字都是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但是這些筆畫的長短是不同的。
。3)學生根據總結的書寫規律和注意事項進行寫字練習。
【設計意圖:這一板塊旨在引導學生寫好漢字。因此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歸納總結這些漢字的共同特點,這些共性就是書寫這些漢字時的注意事項。學生只有明白了這些規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標!
二、集腋成裘,感悟經典
1.自學預習
。1)借助拼音將“日積月累”中的9個成語讀熟,做到讀準字音。
。2)查閱相關資料,找一找這9個成語分別對應哪些寓言故事。
2.檢驗自學成果
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好這些成語
邯(hán)鄲(dān)學步 濫(làn)竽(yú)充數
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憂天
3.小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資料
在這一環節中,對于學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師應進行及時的點撥指導。
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一個燕國人聽說趙國邯鄲人走姿很漂亮,便來到邯鄲學習邯鄲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記自己的走姿,最后爬著回到了燕國。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濫竽充數: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故事講的是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地獨奏,南郭處士就逃跑了。
掩耳盜鈴: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有個人想偷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于是用槌子把鐘砸碎,剛一砸,鐘锽锽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韓非子》: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能將其破壞!”,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么樣?”,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后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贝A耍@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愿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齊策二》:楚國有個搞祭祀活動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壺酒賞給門人們喝。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余。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睕]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然后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得不償失的人。后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無益。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杞人憂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塌下來,吃不好飯,睡不著覺,有個智者從天體構成對他進行了開導,終釋疑惑。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
井底之蛙:出自《莊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樂,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聞,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風俗通義·怪神》:應郴請杜宣飲酒,掛在墻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憂而病,應郴聽說杜宣生病后來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墻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擾。
學生明確這9個成語蘊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讀。
【設計意圖:對于從寓言故事所演化而來的成語,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學生查閱資料進行學習的能力,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園地》教案 篇9
我會填
這是一項數筆畫,按筆畫數填寫的練習。題中有六個漢字,三個花瓶,花瓶上分別寫著筆畫數,每個花瓶里有兩朵花,要求把這六個字按筆畫數進行分類,把筆畫相同的字寫在同一個花瓶的花朵上。這六個字的筆畫數不多,填起來不算困難。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題意,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獨立完成。通過練習,復習學過的漢字的筆畫和筆順,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卡片:子、頭、長、出、飛、火,這些都是我們見過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他們嗎?
。ㄩ_火讀,注意字音是否標準。)把這些字貼在黑板上。
2、你會寫這些字嗎?(組內練習書空,糾正錯誤的筆順。)
3、出示花瓶圖或教師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說說題目要我們做什么?
4、同桌商量,共同完成題目。(提示學生在數筆畫時要仔細認真,書寫時要工整干凈。)
5、匯報,鼓勵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如逐個數、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好后,再歸類填寫。
看看讀讀
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逐步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讓學生懂得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題中配有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圖,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在鞏固字詞、正確使用量詞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不同渠道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培養語感。
過程建議
1、同學們,老師帶大家去郊外參觀,出示圖畫或課件(不帶詞語),看!多美的景色呀!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點擊課件出示詞語,指導讀詞。)
2、你能根據圖畫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條小河 一朵白云 兩只鴨子 一條木船 幾朵野花”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組內練說然后匯報,注意量詞用得要準,教師隨時糾正。)
5、拓展:五星星一( )山一( )同學兩( )書幾( )小鳥
一( )畫四( )房一( )飛機三( )樹一( )水
讀讀畫畫
這項活動是復習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題目中有一個大轉盤,周圍是十四個學過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顏色的花,花分別寫著“艸、扌、足”花的顏色提示了將要涂的字的顏色:“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通過“讀、思、說、畫”,讓學生的口、眼、腦、耳、手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指導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大轉盤,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讀字。
2、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ㄅ囵B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善于表達的良好個性,發展思維,發展語言。)
3、這道題是什么意思,你會涂色嗎?怎樣涂?(組內合作,先說說怎樣涂,然后再動手。)
4、匯報,集體訂正。
5、你還知道哪些“艸、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讀讀背背
《東西南北》是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兒歌能幫助學生利用太陽辨別方向。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過程建議
1、游戲:指方向。教師說方向,學生用手指出來,比比讀的動作快。(將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亂順序練習。)
2、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東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賽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5、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幫助學生弄清利用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6、看圖:小女孩早晨起來面向什么方向上學去,你還能判斷出其它三個方向嗎?
7、老師在教室里指出東方,讓學生找出其它方向。
8、你還知道其它辨別方向的方法嗎?
9、齊背兒歌。
《語文園地》教案 篇10
。劢虒W目標]
1.學習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
2.進一步學習比喻、夸張、對比的手法,體會其在具體情境中的作用。
3.學習古詩《游子吟》,體會母愛的偉大。
。劢虒W重難點]
1.學習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進一步學習比喻、夸張、對比的手法,體會其在具體情境中的作用。
2.積累古詩《游子吟》,體會母愛的偉大。
。劢虒W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ㄒ唬┱勗拰
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時,不僅要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具體內容,而且要從文章所記敘的事物中體會出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有句話說得好“言為心聲”,就是說作者無論是寫人、狀物、還是敘事,都具有一定的寫作目的,或褒揚、批評;或肯定、揭露。總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會在文中體現出來。
(二)我們每位同學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應該如何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呢?
1.閱讀的時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這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比如,我在讀《月是故鄉明》時,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體會到了作者的懷鄉之情。
2.依據帶有感情色彩的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作者總會在字里行間表露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有時甚至直接用抒情、議論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感情。如《梅花魂》一文中,“當年的我,還過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帶走的,豈止是我慈愛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副丹青、幾朵血梅?我帶走的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赤子之心哪!”直抒胸臆,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3.依據含義深刻的詞語、句子、段落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態度時,力求明朗、顯豁,以便于讀者和自己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但有時為了取得意味深長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達意,而是采用比較含蓄的方法說言外之意。這時候,我們要體會作者蘊含在語句中的態度,或者要了解作者寫作時的歷史背景,或者聯系文章的寫作手法,或者聯系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和結構層次,尤其要聯系詞語、句子或語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體語言環境來理解。
4.在反復朗讀和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朗讀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一邊讀,一邊想,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誦讀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方法,它不同于朗讀,也不同于吟誦,誦讀強調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體驗的過程。閱讀的時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這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ㄈ┱f說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方法還有哪些?
1.抓課題,從整體入手。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
2.抓關鍵詞句。如,從抒情部分找中心,從作者的議論部分找中心,從課文的反復部分找中心,從重點句、段找中心,關注首尾。
3.抓課后問題。
4.聯系生活實際。
5.了解寫作背景。
二、詞句段運用
。ㄒ唬⿲W習第1小題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中的例句,力求讀準確、讀通順。并說說這兩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課件出示例句)
明確:夸張(為了表達上的需要,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盡力擴大或縮小的描述)和排比(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句子并列,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2.分別說說每個句子的句意,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1)通過列舉人睜不開眼睛、蚯蚓不敢鉆出地面、蝙蝠不敢從黑暗中爬出來等事例,突出了太陽光之強,富有童趣;通過描寫雞、狗、蟬的各種表現來體現八月天氣很熱。(2)在例句中,先選擇事物的某一個特征,再用具體的事例把這一特征詮釋出來,使之更生動、形象。
3.請同學們選擇下列任意情形仿照例句說一個句子。
忙冷吵靜快辣
冷:十二月,天多冷。狗熊冷得躲進樹洞,雞冷得擠成一堆相互取暖,狗冷得趴在窩里不出來。
吵:這條街車水馬龍。魚被吵得跳躍,狗被吵得耷拉下耳朵,喇叭被吵得似乎要跟它較量較量。
靜:這湖面猶如一面鏡子,靜得連一絲微風都舍不得掠過,靜得蜻蜓不忍心去點水,靜得魚兒舍不得躍出水面。
……
。ǘ⿲W習第2小題
1.讀一讀課本中的4個例句,想一想它們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都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對比的作用: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比較,使形象更鮮明,使讀者的感受更強烈。
(1)將異鄉的月亮與故鄉的月亮進行對比,突出思鄉之情。作者提到非洲大沙漠、大海、高山等地望月,月亮雖美,作者對它們并沒有深切的感情;故鄉之月,能引起很多美好的記憶,讓人感受到親近、溫馨,這樣的對比,就是要突出“月是故鄉明”的感受。
(2)從香氣上看,杭州小山上的桂花與家里的桂花是沒有分別的,甚至小山上的桂花比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香得多。而母親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已經充盈了她的全部生活空間,甚至可以說是母親生命的一部分,這些是無論何時、無論多香的桂花都無法代替的。因此,在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香味永遠都是最香濃的。
。3)是父親搖著姑爹的小船把“我”帶到一個個人生的驛站,這條船承載著父親無盡的期望,體現了濃濃的父愛,這是紹興的烏篷船所無法比擬的。
2.選擇其中一個例句,照樣子寫一寫。
示例:這個女孩還穿著又小又薄的破衣裳,她旁邊的那個漂亮姑娘的臉龐在紅棉襖的映襯下越發紅潤了。
3.仿照例句,根據提示寫句子。
示例:太陽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黑暗的地方飛出來。
(1)寒冬,天多冷。
(2)夏天,太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ㄒ唬⿲胄抡n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贊美母親的古詩《游子吟》。(板書課題,釋題,“吟”是輕輕地吟唱,“游子”是離家在外的人。)
2.關于作者孟郊,你了解他什么?(指名發言,教師補充)
。ǘ┏踝x古詩
1.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地方。
2.你知道孟郊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古詩嗎?
。辖家簧嚼Я实,直到五十歲時才謀到江蘇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做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他母親來溧陽,安享晚年。此時,孟郊就想起了進京趕考前臨行的情景。于是,他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游子吟》。)
。ㄈ┰僮x釋疑,感知詩意
1.小組討論交流:從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么?并交流不懂的地方。
2.理解古詩。
。1)點撥詩中重點詞語。(課件出示)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陽光。
(2)詩中哪些詩句是描寫兒子離家前母親對兒子的關愛的?請學生自由讀,同桌討論,并說一說意思。
(3)詩中哪一句寫出了兒子的心聲?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
。ㄋ模┘氉x品味,體會詩境
1.發揮你們的想象,描述兒子離家前那個夜晚的情景。(請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明天,兒子就要遠行,在小油燈下……)
2.母親年邁體弱,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她仍然堅持一針一線為兒子縫制衣服。母親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3.假如你就是那位即將遠行的兒子,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怎樣想?
二、課堂小結
本次語文園地我們學習了如何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學習了排比、夸張、對比的手法,還從孟郊的《游子吟》中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希望同學們能及時鞏固所學,并學以致用。
。劢虒W板書]
語文園地一
交流平臺邊讀邊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詞句段運用學會情景描寫感受句子表達特點
日積月累(背誦、積累、感知)
。劢虒W反思]
本次交流平臺中四個學生的對話,相當于對單元主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了總結。因此,我在教授這個部分的時候,引導學生總結體會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時,相應的也會出示對應的例句。這樣一來,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容易。后來還有不少同學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出了值得借鑒的方法,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有了一個好的開頭,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中的內容,學生學起來興趣較濃,總體掌握較好。
《語文園地》教案 篇11
。劢虒W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吐”,能說出帶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聲字的特點。積累8個詞語。
2.正確朗讀句子,體會擬聲詞的作用,能照樣子寫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的話。
3.能模仿例子說幾個題目。能總結復述故事的方法。
4.朗讀并背誦古詩《大林寺桃花》。
[教學重難點]
掌握復述故事的方法,學會復述故事;學會轉述別人的話;積累古詩《大林寺桃花》。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回憶交流:在本單元課文中我們學過哪些故事?
2.同桌互相提點,把《漏》這個故事復述給同桌聽。
3.復述故事不是背誦課文,而是用自己的話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出來。復述《漏》課后的示意圖。
4.學生交流說出并展示《漏》課后的.示意圖。
5.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下表:
時間人物事件古時候夫妻兩人生了棗核大的孩子,就叫“棗核”一年又一年棗核不見長,很勤快很聰明有一年衙役們大旱,衙役們把牛、驢牽走了到了晚上棗核到縣衙鬧騰,躲在驢耳朵里,
趕著牲口回了村子天一亮縣官、棗核棗核被抓到縣衙,衙役們打棗核,
結果打了縣官學生根據圖表復述。
6.小結:借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就能按順序復述,也不會遺漏重要情節。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詞語。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詞語。
。1)指導讀準輕聲,如“嗽”在“咳嗽”中讀輕聲;“嘮叨”的“叨”在詞語中也讀輕聲。
。2)指導讀準“嘔吐”,這里“吐”讀tù。而“吐氣、揚眉吐氣、吞吞吐吐”中都讀tǔ。
3.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看看能發現什么。小組派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4.根據學生發言教師相機小結:巧用偏旁歸類識字。
。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關。例如:咳、吐、嘮、叨、嘀、咕等。
(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語言有關。例如:諺、語、謠、誡、辯、論等。
5.復習鞏固詞語。
。1)抽讀詞語卡片。
。2)找詞語游戲:找朋友。
6.學以致用。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試著再找出幾組這樣的字。
(2)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3)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1.讓學生讀第一個句子,演一演,再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演。
2.比較兩個句子:“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顧客跳起來”體會“噌的一下子”的作用,表現人物內心的著急。
3.讓學生讀第二個句子,想象“椰子撲通一聲掉進水里”的情景,體會表達效果。
4.教師提供幾個句子,學生練習在句中加上擬聲詞,感受句子中有擬聲詞和無擬聲詞在表達效果上的區別。
。1)他用力一推,門( )開了。(2)他( )喝了一大碗水。
5.創設情境,讓學生模仿例句寫一寫這樣的句子。
生活中,小鳥急速飛走時是怎樣的情景?玻璃窗突然被打碎又會是怎樣的情景?模仿例句,選擇一個情景,用擬聲詞寫一句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惺軐Ρ仍跀M定題目方面的妙用。
同學們肯定讀過許多故事,還記得有哪些嗎?(學生交流)有哪些故事題目很有趣,我們一起來瞧瞧。
1.課件出示第2題。
2.學生討論交流,題目有什么特點?課件變色“慢、急、胖、瘦”。(用展示主人公特點的詞語,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氣”等,準確地表現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點;在同一個題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詞語,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讀者看了題目會產生遐想。)
3.引導學生將下面的題目補全。
課件出示:大個子兔子和( )狼大方的魔法師和( )的巫婆
4.你讀過的故事有這類題目嗎?和同學交流。
。ǘ┱諛幼樱米约旱脑掁D述別人說的話。
1.課件出示第3題。
2.教師解釋什么是轉述句:就是把別人說的話傳達給第三者。
3.小組交流:怎樣轉述別人的話?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引述句改為轉述句,冒號和引號要改為逗號;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第二人稱改為第一人稱,如“你”改為“我”。
5.(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6.師生交流,教師小結。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創設情境解詩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大林寺桃花》(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大林寺桃花指名讀“寺”字,生齊讀課題)誰能告訴我大林寺在什么地方?(大林寺、西林寺和東林寺是廬山“三大名寺”。大林寺為四世紀僧曇詵所創建,位于大林峰上,所以叫大林寺。)
2.學習字詞。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糾正字音,學習生字。
。3)再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看看你知道了多少,還有多少不知道的。
3.初讀感知。
。1)四人一組利用課件上的注釋講講這首古詩是什么意思。
(2)指名說詩意,提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談話過渡:剛才幾個同學說了自己不懂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4.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僦该x,理解詞語。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②你覺得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驚喜)讀一讀,再體會一下。6.默寫古詩《大林寺桃花》。
5.試背古詩。
師:現在老師播放音樂,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背誦一下古詩,你可以邊背邊想象詩的情景,看看誰背得又快又好。(自由背、指名背)
三、總結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把句子說(寫)具體、生動,還學習了怎樣給自己的習作擬下亮眼的題目。同學們要在今后的作文中學以致用。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我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在自學的氣氛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
《語文園地》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設情景,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
4、積累對“越……越……”的句式的用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和重點:“我會認”中的認字練習和比較形近字
教具準備:實物場景圖卡、小標牌、課文掛圖、字卡、磁帶、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談話導入,出示“木”,小朋友認識它嗎?
2、出示轉盤,認讀轉盤上的字。
3、開火車認讀。
4、小組討論:這8個字藏著一個秘密,你發現了嗎?
5、全班交流,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個“木”字呢?
6、做游戲“玩轉盤,猜字迷”,學生邊拍手邊說:“轉盤轉起來,秘密快出來”隨之,轉盤轉動,停在哪個字,就讀出字音,并說說為什么有個“木”字旁。
7、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木”的。
二、我會讀
1、激趣導入,出示“我會讀”。
2、小男孩在讀什么?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
3、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
4、出示六幅圖,分發各小組,小組合作,從八個標牌中選擇合適的貼在圖上。
5、小組交流。
6、小組派代表上臺領讀標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識字比賽。
⑴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平時從生活中積累的漢字,收集在一張卡上,和同學們交流。
⑵小組間交流。
、抢蠋煶椴,獎勵。
2、引導發現識字方法。
、判∨笥褌儠J這么多的字,能不能說說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迫绻龅讲徽J識的字怎么辦?
四、情境表演
現在我們在大街上,一位同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布置作業
讀一讀下列的筆劃:
女 走 土 亅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寫一寫
1、出示第一排的三組生字,請同學認讀。
2、請學生小組內自由說說: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學生練說,老師巡視。
4、全班交流,老師引導:
“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里面多一橫“目”。
“小”字去鉤多一撇“少”。
5、自覺第二排的三組生字,說說哪些地方不同。
6、評議:“天”的捺筆變彎鉤“無”。
“手”的豎鉤變彎鉤“毛”。
“田”上出頭下彎鉤“電”。
7、寫字。
、艔娬{關鍵筆畫。
、谱⒁鈴娬{寫字姿勢,老師巡視。
⑶展示作業,全班評議。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2、學生自由讀,并說說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交流。
4、全班齊讀。
5、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哪課讀過?說出來。
6、擴展練習
、懦鍪就队埃菔拘∨笥训膫子越來越高;樹上的葉子越來越綠;雨越下越大。
⑵請學生根據演示,用“越…越…”來說話。
三、讀讀背背
1、展示古詩積累。
請學生自由上臺朗誦自己會的古詩,比比誰讀得好,會的多。
2、學習新詩。
、懦鍪緬靾D,教師配樂范讀。
⑵學生跟讀,領會詩的節奏和韻腳。
、菍W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通。
、韧阑プx。
、衫蠋煶椴椋m正錯音,注意“鋤、誰、知、中、餐”的讀音。
3、感悟詩意。
、艑W生反復朗讀后,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并根據圖和個人感悟設計動作。(如:擦拭汗水)
、茖W生邊動作邊讀。
⑶指導背誦。
4、課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
四、布置作業
選詞填空:
一個 一頭 一口
1、田地里有( )牛。
2、這里有( )人。
3、我只想喝( )水。
《語文園地》教案 篇13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投影出示
三、內容
1、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2、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四、暢所欲言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五、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
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最佳?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article/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五、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二、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article/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三、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四、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語文園地》教案 篇14
語文園地五: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口語交際:
一、 披文入境 理解生命
1.激情導入:生命是寶貴的,卻又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時,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圍繞“生命”這一永恒的話題暢所欲言。
2.提問:你怎樣看待生命?
二、 喚起記憶 感悟生命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提示本課的一些話題:
。1)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2)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3)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學生可以參考資料中的某一方面來談,也可利用自己搜集的資料,另選角度來談。)
4.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三、暢談生命
1.你們想說些什么?想怎么說?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
2.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3.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沒聽明白的可以提問,語言說清楚。
4.評一評,誰說得最好?說說你們的理由。
5.你們從他們的發言中得到了那些感受啟發呢?
四、深化生命
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2. 學生齊讀,深化對生命的看法。
習作
一、談話激情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對生命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的哪些內容、觀點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把這些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是一篇佳作了。這節課就讓我們盡情地抒寫我們的情懷吧。
二、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3.結合本組課文,探究本組課文表達方式上的共同特點。(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梳理,歸納得出:這些課文都是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現象中引發思考,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鼓勵學生在作文中用上這一表達方法。
三、試寫初稿
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修改定稿
完成初稿后,請學生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2.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賞評佳作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3.謄寫作文。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1)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 ──丁玲
。2)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爾斯泰
(3)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
。4)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5)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語文園地》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書寫筆畫較少和筆畫較多的字,把“止、露”等8個字寫規范、寫勻稱。
2、熟讀并記誦4個八字成語,知道它們的意思。
3、了解用問句做文章開頭的作用,學習用這種方法說一段話。
4、圍繞如何在習作中用上平時積累的語言展開交流,增強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的意識。
5、學習尋物啟事的寫法,能用正確的格式寫一則尋物啟事。
[教學重難點]
增強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的意識;了解用問句做文章開頭的作用,學習用這種方法說一段話;學會寫簡單的應用文——尋物啟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習作中有沒有有意識地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2、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
、俸5椎膭游锍3T诟`竊私語。
、诤麖堥_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垡粫r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
(2)學生試著用上加點的詞語說句子,并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3、仿說比喻句。
(1)課件出示:
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
(2)自由讀句子,小組交流,了解句子的特點。(比喻句)
(3)互相交流自己在本單元積累的比喻句。
。4)仿說比喻句,師生評議。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1、仿說片段。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
。2)教師出示范例:你可知道,落葉有多么奇妙嗎?秋風一吹,形狀各異的樹葉就像蝴蝶似的漫天飛舞,飛累了,就回到媽媽身旁。它們千姿百態,各種各樣,有大的,有小的,有單個的,有成串的,有紅色的,也有黃色的……
(3)閱讀范例,先根據要求試著自己說一說,再小組交流。(提示:石頭的奇妙可從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來表現)
(4)小組派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5)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相機評議并小結: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導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這種修辭手法叫設問。
2、學寫“尋物啟事”。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范文,小組交流尋物啟事的格式和寫法。
。2)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3)尋物啟事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贅祟}:由文種名稱和緣由構成,如“尋物啟事”。也可以由文種名稱和具體丟失物名構成,如“尋書啟事”“尋自行車啟事”。
、谡模篴、寫明丟失物的名稱、外觀、規格、數量、品牌等,同時要寫明丟失的原因、時間和具體地點。b、交代清楚拾物者送還的具體方式,或注明發文者的詳細地址、聯絡方式等。c、尋物啟事是求人協助尋找的,所以需要在文中寫些表謝意的話。
、勐淇睿郝淇钜鹕习l文的單位或個人的姓名,并署上發文的日期。
。4)教師創設若干情境,讓學生照樣子,寫一則尋物啟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書寫提示”
1、獨立閱讀課本上的書寫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兩組生字,一組筆畫多,一組筆畫少。
2、按照提示互相交流,怎樣寫好課本上的字。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規則。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生字,準確朗讀。
(1)課件出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小組展開朗讀比賽。
2、簡單理解,把握意思。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俦鴣韺酰畞硗裂。(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計策、手段,都有辦法對付。也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對策。)
、诓蝗牖⒀,焉得虎子。(原指不親歷危險的境地,就不能獲得成功,F也比喻不經過艱苦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垩垡姙閷崳牉樘。(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芙煺叱,近墨者黑。(比喻人常常因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其習性。)
3、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積累的八字成語,交流對成語的理解。
三、作業
背誦“日積月累”中的八字成語,課外積累更多這樣的成語。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旨在引導學生發現、掌握學習方法,積累好詞佳句。在“詞句段運用”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對日常事物的觀察仿說設問句。在學寫尋物啟事時,鼓勵學生創設情境學寫尋物啟事。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
《語文園地》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游戲玩具學習生字詞,規范書寫漢字。
2、積累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會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寫一句話。
3、書寫半包圍和全包圍結構的漢字。
4、看圖寫話,并用上表示時間的詞語。
5、閱讀《手影戲》。
【教學重點】
1聯系生活游戲玩具學習生字詞,規范書寫漢字。
2、積累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會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寫一句話。
3、書寫半包圍和全包圍結構的漢字。
【教學難點】
閱讀《手影戲》。
【教學素材】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識字加油站,書寫半包圍和全包圍的漢字。
2、字詞句運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學習識字加油站。
1、同學們,你玩過哪些玩具?
生回答。
出示下面的玩具:(課件出示)
陀螺、毽子、不倒翁、橡皮泥、溜溜球、遙控坦克
(二)、認字寫字。(課件出示)
tuóluójiànzibùdǎowēnɡ
陀螺毽子不倒翁
xiànɡpíníliūliūqiúyáokònɡtǎnkè
橡皮泥溜溜球遙控坦克
1、學生齊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3、去掉拼音讀詞。
4、測試。用線將拼音和漢字連起來。(課件出示)
tuóluójiàndǎowēnɡxiànɡkònɡtǎnkè
毽、坦、倒、陀、橡、螺、控、克、翁
。ㄈ⒆衷~句運用。(課件出示)
1、大家平時積累了不少詞語,當你心里生氣、高興、難過時,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呢?
學生試著在書中填寫。
匯報交流。
總結:
形容生氣的:
怒氣沖天火冒三丈怒火中燒暴跳如雷惱羞成怒怒氣沖沖
形容高興的
喜出望外喜眉笑眼喜笑顏開喜行于色大喜若狂大喜過望
形容難過的:
抱頭痛哭泣下如雨泣不成聲淚如泉涌淚干腸斷痛哭流涕
2、照樣子,用加點的詞語寫一個句子。
師:大家看看這個詞語有什么特點。
出示“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一會兒”表示時間比較短,在短時間里做了哪些事。
看誰能用它說一句話。
學生匯報。
交流:
示例:媽媽一回家就忙起來,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抹桌子,一會兒整理房間,忙得滿頭大汗。
孫悟空八九七十二變,他一會兒變成一棵松樹,一會兒變成一朵花,一會兒變成一座假山。
3、書寫三包圍和全包圍的漢字。
書寫提示:
匹:先寫一橫,再寫里面的“兒”,最后寫豎折。
巨:先寫外面的一橫,再寫里面的豎折,接著寫里面的一橫,最后寫外面的豎折。
周:由外到內地寫。
團:先寫豎,再寫橫折,將里面的“才”寫完后,再寫最后一橫。
“圓”“國”的寫法跟“團”一樣。
全包圍的字記住“先里頭,后封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識字加油站,從平時玩過的玩具里也學到了不少生字,學習漢字的機會無處不在啊。還積累了表示心情的詞語,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話。同時,練習了書寫三包圍和全包圍的漢字。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時間里,多積累和運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寫話。
2、日積月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寫話。(課件出示1)
出示圖畫,我們先看一看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做了哪些事情?
學生回答。
第一幅圖:螞蟻將雞蛋殼做了一個蹺蹺板,在高興地玩耍。
第二幅圖:螞蟻將蛋殼做成了一個降落傘,載著螞蟻去游玩。
第三幅圖:下雨了,小蟲子和螞蟻將蛋殼當作避雨的小房子。
第四幅圖:晚上,小蟲子和小螞蟻把蛋殼當作了搖籃,大家在里面睡得多香啊。
師:再看一看,這四幅圖發生的時間。(課件出示)
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
看看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各用在哪幅圖上。
生匯報,分別用了一至四幅圖上。
師:大家將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生:早上,蝴蝶到草叢中玩,她看到小蟲子和螞蟻在雞蛋殼上玩蹺蹺板,蝴蝶說:“我們一起去旅游吧!
過了一會兒,大家一起將蛋殼做成了一個降落傘,小蟲子和蝴蝶坐在里面,飛了起來。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蟲子和蝴蝶把蛋殼做成了一間小房子,大家躲在里面,一點也沒打濕。
天黑了。他們又把蛋殼做成了一個搖籃,大家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著了,睡得多香啊。
(二)、日積月累。
1、講解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由于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十二生肖是怎么來的?
2、出示二十四節氣歌。(課件出示)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師:大家朗讀一遍。
生朗讀。
糾正讀錯的音。
指名讀。
師:“春雨”指的是哪兩個節氣?
生:立春雨水
“驚春”呢?
生:驚蟄春分
師:“夏滿芒夏暑相連”中的兩個“夏”分別指的什么節氣?
立夏夏至
師:“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的兩處“秋”和兩個“雪”分別指的是什么節氣?
生:立秋秋分小雪大雪
請大家背誦二十四節氣歌。
學生背誦。
師抽測。
。ㄈ、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看圖寫話,寫看圖寫話的時候,我們先要看懂圖上畫的內容,想象圖畫中沒有畫出來的內容,用什么時間、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來寫畫的內容。我們還學習了二十四節氣歌,以后每到一個節氣,大家看看天氣有什么變化。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閱讀《手影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⒆x一讀,把課文讀通。
1.請小朋友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短文。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把短文讀正確、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檢查識字情況。(出示生字、生詞卡片)
手影戲 寧寧 路燈 玩 他 我 對面
出 現 原來 認識 男孩兒 也 沖 鴿子
鼓勵學生自學:這些生字,哪些不用老師教,你們已經認識了?
3.檢查朗讀情況。
師:現在哪個同學有把握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根據“正確、流利”的要求適時評價,注意鼓勵)。
。ǘ、悟一悟,把課文讀懂。
1.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在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板書有條理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討論:寧寧和那個男孩為什么后來都變出了鴿子?(可啟發學生:寧寧想了一下,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會想到變出鴿子呢?鴿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樣想的?)
4.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再讀書,進行教育。
寧寧開始和一個不認識的男孩兒展開生動的手影較量,后來,寧寧想了一下,主動讓步,那個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較量了,他們就一起高興地玩起來。小朋友們也要學會寬容。
(三)、賽一賽,把課文讀好。
1.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靠自己讀懂了這個故事。那么現在,你們打算怎么來讀好這篇課文呢?
2.賽讀:先讓學生練讀,再賽讀。
學生練習時,要想想寧寧和小男孩當時的心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一練,也可以同桌互相讀一讀。在賽讀過程中,注意運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如:“誰愿意向他挑戰?”“老師也想試一試!蓖瑫r,引導學生讀好一些關鍵詞句,如:“突然,小雞對面跳出一只貓,向小雞撲來!薄皩帉幨忠蛔儯瑝ι吓艹鲆粭l狗,向貓沖過去”!皟芍圾澴釉谝粔K兒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