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7篇)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0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7篇)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看老師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李時珍)李時珍,何許人也?(生交流)師小結: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藥學書籍《本草綱目》。為編寫《本草綱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訪藥材,歷盡了千難萬險,吃遍了千辛萬苦。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他察訪藥材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故事(板書完整課題:夜宿古寺),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

  二、檢查預習:

  1、課前布置大家進行了預習,現在請拿出“我的預習卡”,把生字詞再小聲認讀一遍,有不會的趕快問問別人。(生個人小聲認讀)

  2、(課件出示生字詞)請每組的3號同學起立,每人一行開火車認讀。(生按要求認讀)師小結:同學們讀得既準確又響亮,字詞預習的很成功。請大家齊讀這些字詞。(生齊讀)

  3、現在看看大家課文預習的如何?繼續看到“我的預習卡”,誰來完成一下關于課文內容的填空。(指生交流)小結:通過以上檢查,老師認為大家的預習都很成功,看來同學們的自學本領越來越大了。

  三、理解課文: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李時珍在察訪藥材的過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個怎樣的人?

  課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讀“方法”,全班明確。

  (一)生按要求去做,教師巡視。

  (二)匯報交流(出示課件“匯報交流”):按生交流的順序點擊課件,隨機出示重點語句,進行理解、感情朗讀及體會。

  1、生交流:讀“李時珍輕輕推開門——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這里讓你體會到什么?(李時珍住的地方很苦)從哪些具體的詞語中體會到的?(點擊課件,重點詞語變紅,理解“斷垣殘壁”)李時珍晚上就住在這樣一個破敗不堪、人跡罕至的寺廟里,的確很艱苦,你能把這種苦讀出來嗎?(生練讀,指生讀,齊讀)住在這樣艱苦的地方,你覺得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隨機板書:不怕吃苦)

  2、生繼續交流:讀“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

  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行路的艱苦)從哪些詞語中知道的?(點擊課件,重點詞語“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變紅,理解詞語意思)李時珍這樣一路走來,有飛機可坐嗎?有馬車可乘嗎?他走遍了好幾個省,靠的是徒步行走。渴了就喝點,餓了就吃點,一早就出發,很晚才睡下。這一走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好幾個月,這樣做苦不苦?誰能把這種苦讀出來?指生感情朗讀,齊讀。此刻,你覺得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不怕吃苦)

  3、繼續交流:生讀“雞腸草……龐憲,——生嚼無涎……”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有的藥材味道很苦,李時珍親自品嘗,不怕苦)同學們,你們可知道,有的藥材不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嘗一口就會危及生命,而李時珍為了獲得準確的資料,甘冒這些危險,親自品嘗,這說明他還是一個認真嚴謹的人。(隨機板書:認真嚴謹)

  四、感悟人物精神:

  過渡: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吃盡千辛萬苦,課文所描寫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訪藥材,從他與徒弟的一番對話中我們就能體會到。(課件出示對話,指生分角色朗讀)李時珍吃盡千辛萬苦是為了什么?(生交流,隨機板書:編寫本草,萬民得福)請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課件出示圖片及文字,師朗讀)此時此刻(點擊課件出示李時珍塑像及《本草綱目》圖片)面對李時珍的塑像和他

  的著作《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說話練習,情感升華)

  五、拓展閱讀:(點擊課件,照讀)

  1、學生閱讀。

  2、全班交流。

  六、課堂練習或課下作業:

  完成“我的積累卡”。

  板書設計:

  不怕吃苦 

  李時珍      認真嚴謹      萬民得福

  夜        編寫本草

  宿

  古

  寺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為萬民造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為萬民造福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我的預習卡”、“我的積累卡”

  教學時間:1課時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2

  初 備:高川復備:吳雪妹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中的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中國的醫藥學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書《本草綱目》,它是醫藥科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書:李時珍。   2、通過課前的預習,你對李時珍這個人物有多少了解?學生自由暢談。   3、今天我們就要閱讀一則他在創作《本草綱目》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寫全課題:李時珍夜宿古寺  二、質疑   1、指名學生朗讀課題   2、讀了這個課題以后,你有什么疑問呢?請學生回答。   3、請學生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李時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四、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本課生字,詞語,指名學生朗讀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對于難讀的詞語,請學生多讀兩遍   3、交流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夠解決的,馬上師生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到下節課的教學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讀課文  七、生字教學  八、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的上的作業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感知苦   1、讀題導入。   2、通過昨天的學習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交流:主要內容)   3、是呀,為了編寫《本草》,李時珍和弟子龐憲——(引讀課文第一小節)   4、然而,對于這一切,李時珍卻認為:     出示: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齊讀)   5、吃點苦就是——(吃一點點苦) 難道修訂《本草》真的只要吃一點點苦嗎?   6、他們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請同學們自讀課文2——13小節,找一找。    (生讀文)     生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交流一:課文第2——4小節(他們住的是一座破敗的古寺。)   1、(卡片出示:破敗)課文哪些地方能讓我們具體地感受到古寺的破敗呢?(請你再讀讀課文第四小節,體會體會)   2、學生交流(到處是灰塵——很臟;長滿了青苔——陰暗潮濕;厚厚的蜘蛛網——很久沒有人住了;斷垣殘壁——年代久遠,墻壁破損了)   3、理解這么到位一定也能讀好是嗎?指讀第4小節,點評:你讀出了古寺的荒涼;你讀出了古寺的殘破;你讀出了古寺的危險。   4、假如讓你在這兒住下,你愿意嗎?為什么?(室內很臟;四處都沒有人,讓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險……)   5、可李時珍為什么愿意住進這個荒涼甚至危險的古寺呢?請快速讀讀課文2、3小節,找找原因。(交流: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6、這里的“一心”可以換成哪些詞?(專心、認真……)“一心趕路”是為了什么?(察訪藥材)   7、師小結:原來,為了尋訪藥材,李時珍一心趕路;又因為一門心思都撲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對這樣的古寺,他毫不猶豫地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出示,齊讀)   8、一個“就”字,你讀出了什么?(隨便;對住哪兒沒有過多的要求)   9、看來,李時珍真像他所說的——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齊讀)   交流二:課文5——7小節   1、他們還吃了那些苦呢?   2、學生繼續交流。(吃得苦,行得苦……)   3、吃這樣的苦僅僅是一天?一個月?或是一年?     師補充:李時珍35歲時就開始編寫《本草》了,時至今日,已經有15個年頭,在這5000多個日日夜夜里,在這長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認為這還是“吃點苦”嗎?     出示:     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     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熬,李時珍……   4、同學們的描述,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仿佛親身感受到了那種種艱難困苦。然而李時珍在談到這尋訪之苦時卻還說——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5、在這里你注意到他說話時的表情了嗎?(笑著說)那此刻這句話該怎么讀?(指讀、齊讀——讀出以苦為樂的精神來)   交流三:課文8——13小節   1、你們知道嗎?其實,要想編好《本草》,除了要承受著各種生活之苦,還要承擔更為繁重復雜甚至危及生命的編寫工作。接下來老師就請同學們去細細的品讀課文8——13小節,從人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中去體會李時珍在編寫中還要吃什么苦?   2、學生交流:(整理各種各樣的草藥;每一種都要仔細地觀察其顏色、形狀,回憶它生長過程中的變化;進行詳細記錄;親自品嘗草藥)   3、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時珍嘗曼陀羅》的故事。   4、通過文中人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絲深情,聽了老師的故事,你對李時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認識呢?寫下來。   5、交流   6、小結:這就是李時珍,對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齊讀——讀出崇敬之情)   二、認識《本草》   1、讀到這兒,我們李時珍這個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綱目》的藥書有著密切的關系。你們對《本草綱目》又了解多少呢?   2、學生發言。   3、請聽聽世人對它的評價吧——    (出示課件)李約瑟博士在評價《本草綱目》時寫道:“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在本草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   4、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凸現人物形象   1、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此時,瞻仰著他的像,看著這本《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   2、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                         抓住"夜宿"一詞產生聯想:(1)李時珍為什么“夜宿”古寺?(2)古寺是怎樣的?(3)在夜宿過程中,發生了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逐一悟解。                                                         抓住“嚼嚼”一詞不放,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讓學生透過這個詞體會到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試驗的獻身精神、親身實踐的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 反思:教學時,我緊扣“夜宿”,引導學生逐一悟解,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促成學生敢于發表創見,應該說是深入深入其中了。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理解文中重點詞語;

  3、能抓住課文重點段落,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感悟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4、能運用抓住關鍵詞或連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中國的醫藥學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書《本草綱目》,

  它是醫藥科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書:李時珍。

  2、通過課前的預習,你對李時珍這個人物有多少了解?學生自由暢談。

  3、今天我們就要閱讀一則他在創作《本草綱目》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寫全

  課題:李時珍夜宿古寺,引導寫好“珍、宿”

  4、讀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試著解決剛才的問題。

  2、出示“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察訪、破敗、斷垣殘壁、行囊、呃逆、涎滑、無涎”

  等詞語,學生讀準字音,說說自己對詞的理解。

  3、選擇幾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外出察訪—夜宿山寺—寺中談苦—連夜記錄

  三、研讀課文 感知苦

  1、師:大家能把長文章讀成短文,真的很好,那還能把它讀成一句話嗎?

  學生再次讀文,從文中找到一句能體現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2、他們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并能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

  (生讀文)

  3、學生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已經走了好幾個月”

  從中你有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詞語特點讀出他們的艱辛。

  ‚“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網。”

  對比感悟: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舊的古寺。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課文哪些地方能讓我們具體地感受到古寺的破敗呢?

  學生交流,師點撥:(到處是灰塵——很臟;長滿了青苔——陰暗潮濕;厚厚的蜘蛛網——很久沒有人住了;斷垣殘壁——年代久遠,墻壁破損了)

  抓住“斷垣殘壁”一詞,讓學生發揮想像,說說看到“斷垣殘壁”這個詞,你的腦海里浮現了怎樣一幅畫面?

  理解這么到位一定也能讀好是嗎?指讀第4小節,點評:你讀出了古寺的荒涼;你讀出了古寺的殘破;你讀出了古寺的危險。

  師:理假如讓你在這兒住下,你愿意嗎?為什么?(室內很臟;四處都沒有人,讓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險……)

  可李時珍為什么愿意住進這個荒涼甚至危險的古寺呢?請快速讀前面課文,找原因。引出:

  ƒ“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這里的“一心”可以換成哪些詞?(專心、認真……)哪個好,為什么?聯系生活用“一心”說句話。

  “一心趕路”是為了什么?(察訪藥材)

  4、師:是啊,長時間的長途跋涉沒有減緩李時珍師徒前進的腳步,為了趕路,他們錯過了客店,眼看太陽漸漸下山,鳥兒都飛回到樹林中,他們怎樣?引導讀句子,讀出他們的焦急心情。

  5、師小結:原來,為了察訪藥材,李時珍一心趕路;又因為一門心思都撲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對這樣的古寺,他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

  學生想像李時珍在說這句話時會是什么表情?

  引導從“就”字,你讀出“隨便、毫不猶豫”)

  6、看來,李時珍真像他所說的——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他吃的是一點點苦嗎?從中你看到什么?

  再讀這句話。

  四、拓展延伸

  自學課文,思考:他們還吃了那些苦呢?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們吃了那些苦呢?

  他們還吃了那些苦呢?

  二、研讀課文 感知苦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交流。

  (聯系“找枯枝、生火、舀水、煮水、啃干糧”等動作體會)

  你還可以想像,他們還吃了什么苦?

  3、吃這樣的苦僅僅是一天?一個月?或是一年?

  理解“長年累月”和“50歲”

  師補充:李時珍35歲時就開始編寫《本草》了,時至今日,已經有15個年頭,在這5000多個日日夜夜里,在這長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認為這還是“吃點苦”嗎?

  出示: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

  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熬,李時珍……

  學生寫話

  4、同學們的描述,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仿佛親身感受到了那種種艱難困苦。然而李時珍在談到這尋訪之苦時卻還說——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5、在這里你注意到他說話時的表情了嗎?(笑著說)那此刻這句話該怎么讀?(指讀、齊讀——讀出以苦為樂的精神來)

  6、其實,要想編好《本草》,除了要承受著各種生活之苦,還要承擔更為繁重復雜甚至危及生命的編寫工作。接下來老師就請同學們去細細的品讀課文8——13小節,從人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中去體會李時珍在編寫中還要吃什么苦?

  7、學生交流:(整理各種各樣的草藥;每一種都要仔細地觀察其顏色、形狀,回憶它生長過程中的變化;進行詳細記錄;親自品嘗草藥)

  對比感悟:李時珍端詳了一陣。

  李時珍看了一陣。隨文理解“端詳”,

  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時珍嘗曼陀羅》的故事。感受他的“不嘗嘗,怎么斷定它的功效呢?再說,總不能拿病人去做實驗吧!”

  8、通過文中人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絲深情,聽了老師的故事,你對李時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認識呢?(李時珍是個嚴謹認真的人)

  9、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當空,照在李時珍的臉上,只見見他......(學生想像)

  10、小結:這就是李時珍,對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齊讀——讀出崇敬之情)

  三、認識《本草》

  1、讀到這兒,李時珍這個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綱目》的藥書有著密切的關系。你們對《本草綱目》又了解多少呢?

  2、出示:《本草》是李時珍花30多年的時間寫成的,全載了1892種藥物,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李時珍對舊書上的錯誤記載加以糾正,如舊書上記載穿山甲是靠鱗甲來誘捕螞蟻的,李時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細觀察后,發現穿山甲是用舌頭吃螞蟻的。《本草》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是一部“東方醫學巨典”。

  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凸現人物形象

  1、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此時,瞻仰著他的像,看著這本《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

  2、復述課文。

  3、你還知道哪些中藥?說說它的藥效!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4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李時珍為修訂《本草》甘愿吃苦、甘冒風險、極端認真負責的可貴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課件、補充閱讀材料、認識一些中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到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去察訪藥材,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十分的辛苦。這天,因為一心趕路,師徒倆錯過了客店,只好夜宿在古寺里。

  二、走進古寺

  1、輕讀第4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

  2、投影交流,感受古寺的破敗,理解“斷垣殘壁”。

  3、讀出“破敗”的景象,體會住的苦。

  4、讀懂、讀好李時珍的話。

  5、齊讀第4自然段。

  三、寺中談苦

  1、讀讀第5自然段,你又感覺到什么?

  2、交流吃的也很苦。

  3、齊讀第2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句話的意思。

  4、這一切在李時珍看來又覺得苦不苦呢?聽師徒倆的對話。

  5、從這段對話中,你認為李時珍覺得苦不苦?從哪句話聽出來的?

  理解“但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句話。

  (1)“值”是什么意思?他們覺得為哪件事情吃點苦是值得的?修訂《本草》的價值在哪里?

  (2)再讀讀這句話,你看出了什么?

  (3)讀好這句話,讀出李時珍甘愿吃苦的精神。

  6、讀龐憲的話,體會意思。

  7、分角色讀這段對話。

  四、月下記錄

  1、默讀8—13自然段,把打動你的地方找出來,做上記號。教師巡視、

  指點。

  2、組織交流:

  a、“連夜記錄”部分

  (1)從第8、第13自然段體會李時珍白天察訪藥材,到了晚上還不休息,夜以繼日地工作。理解“大好月色”。

  (2)配樂,指名朗讀這兩段話,其他同學閉上眼聽。

  (3)你想對李時珍說點什么?李時珍會說什么?齊讀“但我們修訂好《本草》……”一句。

  b、“邊憶邊寫”部分

  (1)讀李時珍記錄的內容,看看寫了些什么?讓你體會到什么?

  (2)指名三位同學認真讀這三句話。

  c、“區別藥性”部分

  (1)仔細讀12自然段,圈出有關動詞,和同桌交流、表演,進行體會。

  (2)角色表演,理解體會“端詳”“扯下”“嚼嚼”“若有所悟”。

  (3)指導讀好這句話。

  (4)你敢不敢這樣做?為什么?

  (5)李時珍為什么要冒險去做?齊讀“但我們修訂好《本草》……”一句。

  (6)齊讀這一段,注意兩個省略號的用法。

  五、情感升華

  1、小結后拓展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2、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齊讀板書形成的小詩。

  4、有感情地讀“李時珍”這個名字。

  5、布置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1)講述《李時珍夜宿古寺》的故事。

  (2)認識一些中藥,了解它們的藥效,舉行中藥交流會。

  附板書設計:

  李時珍

  夜宿古寺不覺苦,

  饑餐渴飲     修訂《本草》萬民福。   甘愿吃苦

  曉行夜宿     月下認真作記錄, 甘冒風險

  極端負責稱楷模!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5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與難點: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課前準備: 課件 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 、復習導入: 1、朗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朗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 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 2、思考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  “一心”是什么意思? 李時珍為了什么事“一心”趕路? 錯過了客店,就沒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嗎? 正當師徒倆感到焦急時,事情出現了怎樣的轉機?

  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斷垣殘壁是什么意思?

  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那灰塵、蜘蛛網還表示什么?

  這樣的破寺,李時珍能住嗎?“就”字怎么理解? 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出示句子,朗讀體會。

  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想想還有哪里不懂。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三、 學習第二部分。 1、李時珍師徒倆就在古寺里是怎樣過夜的呢? 2、討論,交流。 3、練習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自由組合讀,指名讀。 4、說說這部分的意思。 四人小組一起讀第二部分,討論。 理解: 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人物品質。 四、學習第三部分。 1、自由默讀第三部分。

  2、師徒倆累了一天了,也該休息了吧? 3、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4、12段中有兩個“……”,它們的意思相同嗎?分別表示什么? 5、李時珍是怎么分辨出雞腸草和鵝腸草的不同藥性的?這表明李時珍的什么精神? 沒有,他們還要記下尋訪所得 嚴肅認真,非常負責 分角色讀這一部分,注意語氣。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五、作業:

  查找李時珍的資料、故事;一些中藥及其藥效。講一講。           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干甘于吃苦,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16、李時珍夜宿古寺)

  2、通過上堂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對李時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裝著百姓,為編《本草綱目》不辭辛苦……)

  3、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李時珍去感受他的高貴品質。

  二、學習課文第2、3、4小節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2、3、4小節,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時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

  (1)為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這座古寺非常破敗,但李時珍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

  (師相應板書:破敗)“破”就是-------,那為什么不說破的古寺,而說是破敗的古寺,究竟“破敗”在哪兒呢?

  △“到處是灰塵”

  說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來居住了),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還“敗”在哪兒?

  △“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

  墻壁已經倒塌,說不定地上還有殘磚剩瓦,僅剩的墻壁也搖搖欲墜,而這殘留的墻壁上竟然長滿了青苔!青苔一般長在哪里?(背陰潮濕的地方)這是一座陰暗潮濕的古寺!還“敗”在哪里?

  △“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不是一點點,而是厚厚的蜘蛛網!古寺的環境是多么惡劣!

  (2)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李時珍遲疑了么?讀-----,“就”再讀得堅定些。

  3、學到這兒,老師不禁有個疑問:李時珍干嘛非要住在這樣的破寺里?他在當時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憑他的名望借助在當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問題呀!

  4、學生交流:

  (1)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李時珍 “一心趕路”是為了--------?(察訪藥材)

  (2)小結:李時珍為了一心趕路而錯過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訪藥材,一門心思撲在修好《本草綱目》上,而對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標準降到了最低。

  5、讓我們再次捧起書跟隨李時珍到湖北西部山區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時珍那種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齊讀2、3、4小節)

  三、學習課文第5——13小節

  李時珍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還表現在哪兒?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句子。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可以把有關語句在書上劃出來。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交流:

  根據生答,師相應出示:“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1)學生先談談自己的體會。老師進一步引導: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引導學生結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內容來談——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借著月光記載草藥,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

  (2)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是“長年累月”過這樣的生活!

  (師補充:李時珍從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在編寫的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蔞,帶著徒弟,翻山越嶺,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訪醫采藥,到現在已經快50歲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可是李時珍卻說-------

  (生再讀:“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說這句話的,找一找描寫神態的詞(笑著說)

  (4)指讀并相應點評: ①住破廟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時珍并沒有放在心上  ②李時珍這種以苦為樂的精神讀出來了 

  4、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李時珍為了修好《本草》,讓萬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讓我們感佩!

  5、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動?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第12小節的細節描寫。(如果學生說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沒有答到,就讓學生一起來學習第12小節)

  (1)自由輕聲讀第12小節,李時珍在無法識別“雞腸草”與“鵝腸草”的時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學們,品嘗草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時珍作為醫生不懂嗎?那他為什么還要親自去品嘗草藥?(說明他做事非常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我們也可以把這種作風成為   板書:嚴謹)

  (3)補充:李時珍不僅品嘗雞腸草,鵝腸草,還長期吃生姜為的是檢驗長食生姜是否有損視力,為了證實曼佗羅的藥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羅花的毒酒。他曾經這樣對兒子說:“不通過親自嘗試,怎么能驗證藥性?你爹冒了一回險,就可以免去許多病人再冒一回險。”

  聽到這兒,你對李時珍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這就是李時珍,為了萬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品嘗草藥,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

  (4)這一切的研究與揣摩,這一切的危險與擔心,寫在紙上就變成14個字。(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指導朗讀。

  6、整體感知“苦”與“值得”

  (1)如果說我們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時珍為了編好《本草綱目》在生活中吃苦受罪,現在我們感受到什么?

  (2)怪不得李時珍說“比在家里苦多了!”原來這養的曉行夜宿是夜以繼日后的曉行夜宿,這樣的饑餐渴飲是冒著生命進行研究后的饑餐渴飲,然而面對這一切,李時珍依然淡淡地說(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3)了解《本草綱目》(李約瑟博士在評價《本草綱目》時寫道:“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在本草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

  7、引讀:“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 寺內,李時珍……

  四 總結全文

  李時珍,

  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

  為了修訂好《本草綱目》,

  他長年累月地(       )

  長年累月地(          )

  長年累月地(          )

  長年累月地(          )

  長年累月地(          )

  ……

  就讓我們記住這位(                )的醫藥學家——李時珍,

  也讓我們記住他所編寫的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

  五、作業:

  1、熟讀課文,準備復述。

  2、搜集有關中藥或中成藥的知識,了解它們的藥效。

  附:板書設計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師徒談話         以苦為樂(或:造福萬民)

  月下記載         嚴謹踏實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課題)同學們,在我國明代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是中國醫學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是醫藥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它還被稱為“東方醫藥巨典”。這本書是(生:《本草綱目》)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生:李時珍)。

  2.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李時珍夜宿古寺(板書課題)

  二、感受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

  1、看課題,你最想提什么問題?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2、追問:他為了什么事而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察訪藥材,修訂《本草綱目》)

  3、為了察訪藥材,編寫《本草綱目》,李時珍和弟子龐憲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只能夜宿古寺。然而,對于這一切,李時珍卻認為: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生齊讀)

  4、吃點苦就是——(吃一點點苦) 難道修訂《本草綱目》真的只吃一點點苦嗎?我們常用“衣—食—住—行”來概括我們的生活,那么我們就從這幾方面來看看他們師徒二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5、默讀課文1——7自然段,在能觸動你心靈的詞句下面做上標記。

  6、交流:他們的生活苦嗎?你從“衣食住行”中的哪一方面感受到了他們的苦?

  *體會行之苦

  出示: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

  (1)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行之苦”?

  行的時間長:a總時間長:好幾個月了。b每天行走的時間長: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理解詞語意思)

  行的路程長。李時珍和龐憲走遍安徽、河南、湖北。

  教師補充:還有江蘇和江西,上萬里路,全靠兩條腿走呀!

  (2)師點撥:不走行嗎?(珍貴的藥材常常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山林之中),為了察訪藥材,他們走的都是荊棘叢生的小路,無人問津的荒野,虎狼出沒的山林。他們每天就這樣走啊走,一直走到什么時候?(走到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走到什么地方?(走到前不見村,后不著店。)走到心情怎樣?(走到心里焦急起來。)

  (3)、齊讀第1、2自然段,再次來體會他們的“行之苦”。

  *體會住之苦

  導入: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知道大家的心都為李時珍師徒倆的住宿問題而懸著,那么,他們今夜到底住在何處呢?(破敗的古寺里。)

  (1) 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古寺的破敗?

  (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2)交流: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長滿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網

  師:這古寺的確破敗。看來他們住得也很苦。然而,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李時珍卻“輕輕推開門”,說:“我們就在這里住一夜吧。”李時珍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是多么低啊。

  (3)讀一讀,讀出古寺的荒涼,李時珍的淡定。

  *體會食之苦。

  (1)他們吃的怎么樣?誰來跟大家交流?

  夜幕漸漸降臨了,師徒倆找來些枯枝雜草,生起火來,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2)啃的意思是(用力咬)為什么需用力咬?(預設:可能是帶的干糧干了,硬了。可見,他們在路上察訪藥材的時間太長了。)

  (3)李時珍都近五十歲了,還長年在外奔波,餓了就啃些干糧,渴了就喝些泉水。他們的“食”是如此之苦。

  *體會衣之苦

  師:俗話說,衣食住行是“衣”打頭,那么在長期的跋山涉水中,同學們再想想李時珍師徒可能遭遇的衣之苦是什么?

  (預設:為尋訪藥材,背的藥材多,筆墨紙硯多,自然無法帶很多衣服,得忍受衣服臟、寒之苦。)

  7、總結:李時珍師徒二人忍受著衣不御寒之苦;忍受著啃干糧,喝泉水的食之苦;忍受著破敗古寺的住宿之苦;忍受著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行走之苦。這些足以能看出他們生活非常艱辛。板書:生活艱辛

  8、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們還經受什么苦?(心靈之苦。)

  預設:常年漂泊在外,師徒倆形影相吊,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荒郊野外,孤獨寂寞啃食著心靈。

  9、面對這么多的苦,李時珍卻笑問徒弟:“龐憲,覺得苦嗎?”從這里的苦和笑中,你體會到了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板書:不怕吃苦。

  10、是什么信念支撐著他不怕吃苦、以苦為樂呢?

  出示:“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11、這個句子里有兩處對比,你能找到嗎?一是“破廟”和“家里”的對比,強調“苦多了”;一是“萬民得福”和個人吃苦的對比,強調吃苦“值得”。

  12、就是這種“萬民得福”的信念支撐著他,每當遇到困難時,他就會想——(出示句子)他不怕吃苦,就是為了——板書:萬民得福

  13、他當時說這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堅定的)好,你也像李時珍一樣用堅定的語氣把這句話告訴你旁邊的弟子龐憲。

  三、體會李時珍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導入:借著月光,我們走近寺廟看看他們在干些什么。

  1、自由朗讀8——12自然段,a你從書中知道了哪些中草藥?說說它的藥效。b說說書中的哪一幕給你的印象最深?

  2、自由交流:

  (1)你知道了哪些中草藥?這種草藥藥效怎樣?

  (2)他親自品嘗草藥給我的印象最深。你能讀讀這一幕嗎?

  出示重點句子:“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李時珍拿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3)、是啊,雞腸草與鵝腸草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出示圖片:雞腸草、鵝腸草)李時珍用了什么辦法區別它們呢?

  生交流,相機出示:先仔細端詳,還不能辨別,就放在嘴里嚼嚼。板書:親嘗草藥

  (4)、同學們,你敢品嘗草藥嗎?(生:不敢)。你在擔心什么?(生:害怕草藥有毒,毒死自己)是藥三分毒,有的藥甚至還有生命危險,李時珍作為一代名醫,他難道不知道嗎?

  (5)、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為了更準確地區分它們,他冒著生命危險品嘗草藥。補充故事。出示:還有一次,李時珍為了試一試曼佗羅的藥性,因為麻醉性太強,幾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萬分。所幸的是,后來他終于脫離了危險。

  (6)你又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板書:嚴謹認真

  (7)、這就是李時珍,對于生活的苦,生命的險,他早已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出示句子: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他親自品嘗草藥,這種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是為了萬民得福。(完善板書)

  再次齊讀這句話,讀出我們心中的崇敬之情。

  四、感受不同意境蘊含的不同心境。

  1、他們在破敗的古寺內認真地、專注地記錄著,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2、但是,就在這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有一個人的心似“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心境像月亮一樣寧靜,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夜已經很深了,他還在趁著這大好月色研究草藥,他就是李時珍。課文結尾雖然不是直接寫人,但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了李時珍師徒不畏艱苦,一心修訂《本草綱目》,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

  3、出示:在這山風呼嘯,貓頭鷹尖叫的深夜里,李時珍忘記了……忘記了……心中只有……

  預設:a他忘記了害怕,忘記了寒冷,忘記了休息。心中只有《本草綱目》。

  b他忘記了饑餐渴飲,忘記了曉行夜宿,忘記了旅途的寂寞,心里只想為民造福。

  4、因為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5、讓我們再讀最后一段話,讓古寺的破敗陰森,李時珍的執著無悔,都在朗讀中表現出來吧!

  五、講李時珍故事,感受李時珍的光輝形象。

  1、李時珍35歲開始編寫《本草》,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在61歲那年終于完成《本草》這部巨著。這將近30年的奔波,你認為這還是“吃點苦”嗎?這就是他的塑像。(出示李時珍塑像)

  此時,你想對李時珍說什么?

  預設:你真是一個稱職的好醫生,你一心只想造福百姓。

  2總結:

  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生)。

  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生)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生)。

  永遠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生)

  板書設計:

  17. 李時珍夜宿古寺

  生活艱辛——不怕吃苦

  親嘗草藥——治學嚴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具準備:課件

《17、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18、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7篇)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23篇)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 李時珍夜宿古寺 教案(精選6篇)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精選14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看老師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李時珍)李時珍,何許人也?(生交流)師小結: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藥學書籍《本草綱目》。...

  • 18、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初 備:高川復備:吳雪妹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中的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看老師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李時珍)李時珍,何許人也?(生交流)師小結: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藥學書籍《本草綱目》。...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的科學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1、體會李時珍為修訂《本草》甘愿吃苦、甘冒風險、極端認真負責的可貴精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補充閱讀材料、認識一些中藥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到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去察訪...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干甘于吃苦,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穆棱市| 区。| 腾冲县| 新河县| 黑河市| 紫金县| 晴隆县| 江阴市| 昭觉县| 洱源县| 闵行区| 伊金霍洛旗| 舟曲县| 永川市| 怀宁县| 旺苍县| 通化市| 凭祥市| 隆林| 周口市| 安多县| 新巴尔虎左旗| 和顺县| 邹城市| 永宁县| 鄯善县| 巴马| 高陵县| 道真| 景宁| 台南县| 靖州| 昌都县| 巴东县| 衡阳市| 伊春市| 静宁县| 南充市| 永康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