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蘋果(精選13篇)
一個蘋果 篇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友間互相關心的思想感情。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結尾一段話的意思。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鵬博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指名背誦。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一個蘋果》,講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根據預習提示中的要求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2、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這個防炮洞怎么樣?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3、課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他們都口渴難忍?
三、進一步自學理解。
1、提出進一步自學的要求:
。1)默讀課文,把講傳蘋果和吃蘋果的兩個部分找出來,做上記號。
(2)想想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
(1)課文哪個部分講傳蘋果?哪個部分講吃蘋果?同座的兩人分別把這兩部分讀一讀。
(2)傳蘋果的結果怎樣?吃蘋果的結果怎樣?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為什么會這樣?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輪流朗讀課文,相互評議、訂正。
三、討論課文。
1、“強烈感情”指的是一種什么感情?
2、為什么說進出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
3、練習朗讀最后一段,讀出感到幸福,感到驕傲的思想感情。
四、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兩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學生在作業本上練習概括,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幾個學生讀讀概括的中心思想,師生共同從內容和格式兩個方面進行評議。
4、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應該怎樣概括?
5、學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業:朗讀課文。
《一個蘋果》(五年制課本第七冊)系獨立閱讀課文,教學以導為主。怎么導?我建議抓以下要點和步驟:
一、一條關系式——1個蘋果8人分吃剩下大半
先回顧本冊讀寫例話《怎樣讀懂一篇課文》和《一邊讀一邊想》中介紹的方法,讓學生初讀課文,而后直截了當提問檢查:本文說了件什么事?由學生概括初步印象,得出上列關系式。需要說明的是:此步驟務必控制在短時間內(比如10分鐘),切忌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少教師領著學生在人物稱呼上費功夫,在“轉了幾圈”、“怎么傳”上面兜圈子,導致時間的浪費,注意力的偏移,客觀上削弱了閱讀能力的訓練和思想教育。(問得緊時,學生簡直如走迷宮)其實本文寫的是一個群體,個體的稱呼無關緊要(這可相機告訴學生);傳遞順序雖有講究,但在此并非重點,不宜費時讓學生多想;至于轉了幾圈,則寧可作模糊狀,倘若決意落實為一個小圈兩個大圈,難免陷入繁雜庸俗的泥潭。
二、三處描寫——連長、小李、小藍
初讀之后,一般學生勢必理解戰士們不吃蘋果并非不渴,順此引導學生細讀表現極度干渴的三處描寫(可取朗讀形式)。這一步既屬語言積累,又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為本課后《怎樣選擇材料》的教學作準備(作者詳寫三個人實為第三步選材的結果)。
三、三個詞語——煙熏火燎誘人動員
(“煙熏火燎”一詞的詞義結合上一步細讀描寫時解決,這類無礙大體的詞語在初讀時可跳過,以培養速度。)這一步主要采用復述形式。先從優生的回答中提取上列三個詞,而后由全體學生據此串連事件經過,進一步體會戰友間的關懷之情,同時領悟抓關鍵詞語把握文章內容的方法。
四、兩個句子——“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的學習,可望形成感情的蓄積。但“沉靜”句較難,像一道閘門。教師可扶一把,以類比法啟發學生理解,打開此閘門;繼而通過整段的表情朗讀,領會“幸!焙汀膀湴痢钡膬群,將教學推向高潮。(這種朗讀同時具有檢查的功能)。
誠然,以上建議從嚴格意義上說,還偏于保守,但我覺得它符合目前農村小學的實際。
推而廣之,此類課文的教學應著眼于方法的訓練,確定重點后,大刀闊斧削斬枝節,決不能被課文牽了鼻子,這樣才能逐漸形成獨立閱讀課文的教學特色。
與上述建議相關,原課后1、2兩道思考題稍有不當。第1題:“這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生的事?一共有幾個人,是哪幾個?”可否概括為“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因為問“哪幾個”易導致師生注意的偏移;第2題:“一個蘋果是怎么得到的?為什么撿到的人不吃,連長也不吃?”問題本身就有暗示性,即“撿到”,且文中別無細節,若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又有節外生枝之嫌。再說,此問于領會中心也無意義,不如改為:“為什么運輸員撿到蘋果不吃,連長也不吃?”
一個蘋果 篇2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3.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課前準備觀看電影《上甘嶺》,查找有關上甘嶺戰役的資料。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1.同學們, 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我們知道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重點檢查:卸完 、撕開、潤喉嚨、 煙熏火燎、翻來覆去、 眼眶、沙啞 、面頰、 一瞬間等詞。(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2.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蘋果的傳遞順序。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生員——連長。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1.自由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8個人的形象、神態、心理活動的句子,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的方法,體會戰士們處于極其干渴的狀態。例如: (課件出示以下句子)連長渴:“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似的!薄斑@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辈皆挋C員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被鹁運輸員渴:“火線上跑來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內,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毙〗Y: 每個戰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2.討論:戰士們為什么都不吃這個蘋果? (1)首先要了解蘋果在戰士們中間推讓的經過,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戰士在拿到蘋果時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生員;衛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2)從戰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每一個戰士心里想的都是戰友比自己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別人。)
。☉鹗總冊谧罾щy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別人吃。因此,他們傳遞的不僅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別人勝于自己的精神。)(3)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小結:最后戰士們在“我”的帶領下開始吃蘋果,可是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這是為什么呢?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1)引導學生將“這會兒,不用說一個……一口氣吃完”與“這樣一個挨一個……蘋果還剩下大半個”相對比,談自己的感受?(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崇高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崇高的精神。4.齊讀最后一段。(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士們的心情。“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甭撓瞪舷挛囊约罢n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友的崇高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友而感到驕傲。)(2)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含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士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別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五、作業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2.寫一篇讀后感。教學反思: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要讓他們敢問、敢說。這是基礎。眾所周知,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其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跋胂罅Ρ戎R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睂嵺`證明,《一個蘋果》的教學,倘若離開了積極的豐富的想象,就難于理解教材的內容,難以發展語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其中,有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理解;有讓學生抓句子,聯系上下文想象;有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發散想象等等。
一個蘋果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4、通過人物的外貌和神態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把握人物的內心情感。
5、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學習他們在危難的時刻心中始終裝著他人,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關懷自己戰友的偉大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
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教學方法:
洋思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關于“上甘嶺戰役”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1、書寫課題,齊讀。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在志愿軍抗美援朝時的朝鮮戰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的志愿軍戰士們眼中,它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戰士們又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讀書要求:快速瀏覽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檢查字音,尤其注意訂正以下詞語的讀音
血跡斑斑 血絲 煙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先讓學生經歷一個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的讀書過程,通過閱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敘述了八個志愿軍戰士分吃一個蘋果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再來品讀文章,學生的學習線路清楚有序,這也符合語文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規律。]
三、入情入境,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背景資料,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軍在朝鮮金城以北的上甘嶺陣地上,粉碎了敵人對這個陣地的大規模進攻,取得了殲敵兩萬五千人的巨大勝利。
在這次戰役中,敵人為了攻占我軍扼守在上甘嶺前沿的兩個陣地,在43天的戰斗中,出動了大批兵力,向這個總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頭上,傾瀉了290萬發炮彈和5千多枚炸彈。這是世界戰爭所沒有過的最密集的炮火,山頭被削低了兩米,巖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瘋狂的敵人最后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在這次戰斗中,我志愿軍指戰員在給予敵人嚴重殺傷之后,轉入坑道作戰,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不僅守住了坑道陣地,并且經常向敵人發起反擊,大量地殺傷敵人。戰斗中涌現出許多激動人心的英雄事跡。《一個蘋果》寫的就是這次戰斗中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借助這樣一段記錄當時戰役的文字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當時戰斗的激烈和殘酷,感受志愿軍戰士的艱難處境。為下一步引導學生感悟戰士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做好鋪墊。]
2、渲染情景,凸現矛盾,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敵人繼續瘋狂地發動攻擊,戰士們在防炮洞內堅守陣地,敵人的狂轟濫炸使他們已經七天七夜沒喝上一口水,水成為戰士們維系生命的源泉。就在這個時刻,五連派來的火線運輸員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蘋果。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請同學們畫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它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2)同學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戰士,在連續作戰,身體極度疲乏,急需水來補充體力的情況下,看到這個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香味的蘋果,你會怎么做?(幾口把它吞下。)而戰士們是怎樣做的?難道他們不渴嗎?難道他們不需要這個蘋果嗎?
(3)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無比需要這個蘋果?請你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3、品評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感情朗讀。
[此處的教學重在引領學生關注文章的細節描寫,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1)關于連長,抓住一個詞語“煙熏火燎”和一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引導學生進行體驗。
(2)關于步話機員小李,除了抓住一個詞語“沙啞”和一個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外,還可以利用文中對他的這段描寫:“小李出神地看著我,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躺著的傷員小藍。他接過蘋果,轉手給了小藍。”進行一段語言拓展訓練,讓學生嘗試填補此時小李的內心活動,補寫他關心戰友勝于關心自己的偉大品質。
(3)關于通訊員小藍,除了抓住一處外貌描寫“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之外,還要抓住他的動作描寫“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體會他的情感變化。
4、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這個蘋果,吃了這個蘋果,連長的喉嚨不再會干得(煙熏火燎);吃了這個蘋果,步話機員小李沙啞的嗓子會得到(緩解);吃了這個蘋果,通訊員小藍干裂的嘴唇會得到一絲(滋潤)。可為什么每個人都把這個蘋果讓給了自己的戰友?
[啟發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學生對戰士們的處境有一種真切的體驗,然后發現矛盾,引導學生在矛盾面前進行深入地思考,設身處地地去感悟戰士們在危難關頭關愛戰友勝于關愛自己,每一個人都先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因而提煉出文章所宣揚的主題思想。]
5、這是多么可愛的八位戰士,殘酷的戰爭沒有擊垮他們頑強的意志,反而把他們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強大的戰斗力。當誰也不肯吃這個蘋果的時候,連長只得動員大家分吃一個蘋果,感人的一幕再次發生了。
(1)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2)出示這個句子:“這樣一個挨一個傳下去,轉了一圈,蘋果還剩下大半個。”再出示一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引導學生對比性地閱讀這兩個句子,說說原因,談談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八個志愿軍戰士崇高無私的同志情、戰友情。]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以情激情,讀中傳情
教師小結并引讀: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戰士們拿到蘋果時,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戰友),因而,沒有一個人去吃那個蘋果;分吃蘋果時,戰士們又不約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點,讓戰友多吃(一點)。這是戰士間怎樣的深情厚意呀!這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呢?此時,防炮洞里(格外沉靜)。我看見步話機員小李的面頰上(閃動著晶瑩的淚珠),再看看周圍,別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間,我的喉嚨被心中激起的強烈情感(堵住了)。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出自戰友間的關懷友愛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
[有時運用巧妙的引讀,能將學生的情感調動到狀態,借助朗讀,傳達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
三、再讀課題,升華情感
1、請同學們再齊讀課題。
2、這僅僅是一個蘋果嗎?這蘋果里有什么?還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過讓學生補充蘋果的含義,再次深化主題,升華情感。]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蘋果
動員 傳遞
關心他人 勝于自己
一個蘋果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4、通過人物的外貌和神態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把握人物的內心情感。
5、體會人民軍隊戰友間深厚的情誼,學習他們在危難的時刻心中始終裝著他人,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關懷自己戰友的偉大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
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教學方法:
洋思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關于“上甘嶺戰役”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1、書寫課題,齊讀。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在志愿軍抗美援朝時的朝鮮戰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的志愿軍戰士們眼中,它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戰士們又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讀書要求:快速瀏覽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檢查字音,尤其注意訂正以下詞語的讀音
血跡斑斑 血絲 煙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先讓學生經歷一個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的讀書過程,通過閱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敘述了八個志愿軍戰士分吃一個蘋果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再來品讀文章,學生的學習線路清楚有序,這也符合語文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規律。]
三、入情入境,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背景資料,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軍在朝鮮金城以北的上甘嶺陣地上,粉碎了敵人對這個陣地的大規模進攻,取得了殲敵兩萬五千人的巨大勝利。
在這次戰役中,敵人為了攻占我軍扼守在上甘嶺前沿的兩個陣地,在43天的戰斗中,出動了大批兵力,向這個總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頭上,傾瀉了290萬發炮彈和5千多枚炸彈。這是世界戰爭所沒有過的最密集的炮火,山頭被削低了兩米,巖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瘋狂的敵人最后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在這次戰斗中,我志愿軍指戰員在給予敵人嚴重殺傷之后,轉入坑道作戰,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不僅守住了坑道陣地,并且經常向敵人發起反擊,大量地殺傷敵人。戰斗中涌現出許多激動人心的英雄事跡。《一個蘋果》寫的就是這次戰斗中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劢柚@樣一段記錄當時戰役的文字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當時戰斗的激烈和殘酷,感受志愿軍戰士的艱難處境。為下一步引導學生感悟戰士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做好鋪墊。]
2、渲染情景,凸現矛盾,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敵人繼續瘋狂地發動攻擊,戰士們在防炮洞內堅守陣地,敵人的狂轟濫炸使他們已經七天七夜沒喝上一口水,水成為戰士們維系生命的源泉。就在這個時刻,五連派來的火線運輸員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蘋果。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請同學們畫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它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2)同學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戰士,在連續作戰,身體極度疲乏,急需水來補充體力的情況下,看到這個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香味的蘋果,你會怎么做?(幾口把它吞下。)而戰士們是怎樣做的?難道他們不渴嗎?難道他們不需要這個蘋果嗎?
(3)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無比需要這個蘋果?請你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3、品評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感情朗讀。
[此處的教學重在引領學生關注文章的細節描寫,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1)關于連長,抓住一個詞語“煙熏火燎”和一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币龑W生進行體驗。
。2)關于步話機員小李,除了抓住一個詞語“沙啞”和一個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币龑W生進行體驗外,還可以利用文中對他的這段描寫:“小李出神地看著我,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躺著的傷員小藍。他接過蘋果,轉手給了小藍!边M行一段語言拓展訓練,讓學生嘗試填補此時小李的內心活動,補寫他關心戰友勝于關心自己的偉大品質。
。3)關于通訊員小藍,除了抓住一處外貌描寫“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之外,還要抓住他的動作描寫“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體會他的情感變化。
4、看來每個人都很需要這個蘋果,吃了這個蘋果,連長的喉嚨不再會干得(煙熏火燎);吃了這個蘋果,步話機員小李沙啞的嗓子會得到(緩解);吃了這個蘋果,通訊員小藍干裂的嘴唇會得到一絲(滋潤)?蔀槭裁疵總人都把這個蘋果讓給了自己的戰友?
。蹎l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學生對戰士們的處境有一種真切的體驗,然后發現矛盾,引導學生在矛盾面前進行深入地思考,設身處地地去感悟戰士們在危難關頭關愛戰友勝于關愛自己,每一個人都先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因而提煉出文章所宣揚的主題思想。]
5、這是多么可愛的八位戰士,殘酷的戰爭沒有擊垮他們頑強的意志,反而把他們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強大的戰斗力。當誰也不肯吃這個蘋果的時候,連長只得動員大家分吃一個蘋果,感人的一幕再次發生了。
。1)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2)出示這個句子:“這樣一個挨一個傳下去,轉了一圈,蘋果還剩下大半個!痹俪鍪疽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引導學生對比性地閱讀這兩個句子,說說原因,談談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八個志愿軍戰士崇高無私的同志情、戰友情。]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以情激情,讀中傳情
教師小結并引讀: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戰士們拿到蘋果時,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戰友),因而,沒有一個人去吃那個蘋果;分吃蘋果時,戰士們又不約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點,讓戰友多吃(一點)。這是戰士間怎樣的深情厚意呀!這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呢?此時,防炮洞里(格外沉靜)。我看見步話機員小李的面頰上(閃動著晶瑩的淚珠),再看看周圍,別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間,我的喉嚨被心中激起的強烈情感(堵住了)。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出自戰友間的關懷友愛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
[有時運用巧妙的引讀,能將學生的情感調動到狀態,借助朗讀,傳達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
三、再讀課題,升華情感
1、請同學們再齊讀課題。
2、這僅僅是一個蘋果嗎?這蘋果里有什么?還有什么?更有什么?
。弁ㄟ^讓學生補充蘋果的含義,再次深化主題,升華情感。]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蘋果
動員 傳遞
關心他人 勝于自己
一個蘋果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漫畫,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講述自己對漫畫的理解!
2、嘗試用一些幽默的動作和表情,聲音來體驗漫畫的幽默與風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介紹父與子的形象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朋友,你們想認識嗎?那我們一起來把他們請出來吧?
2、看,他們來了。猜猜看他們在干什么呀?(幼兒討論回答)
3、他們是怎么跳舞的?來,學學看。
4、其實啊,這兩個人啊,一個是爸爸,還有一個呢是兒子。我們來仔細看看,他們是長得什么樣子的?
5、小結:這兩個人呀長得真有趣,爸爸長著密密的胡子,翹翹的眉毛,頭上卻沒有一根頭發,而兒子的頭發多倒是蠻多就是太亂了,像一堆草堆在頭上……長得可真有意思。他們是德國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漫畫大師卜勞恩畫的一個爸爸和兒子。在這個爸爸和兒子之間發生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卜勞恩都把它們畫下來了,記在一本叫“父與子”的漫畫書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組“最后的一個蘋果”,看看他們父子倆發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二、欣賞漫畫
。ㄒ唬┑1次完整欣賞
1、欣賞課件第一幅畫后提問:瞧,他們這對父子在做什么呢?這棵蘋果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樹上有幾只蘋果?怎樣才能得到這最后一個蘋果呢?(幼兒討論,商量回答獲得蘋果的辦法)
剛才小朋友想了這么多方法,那我們繼續往下看!
2、繼續觀看課件,完整欣賞結束
提問: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哪個地方最有趣?為什么?
。ㄓ變夯卮,教師出示相應的畫面、重點突出動作與情節的幽默)
第一幅: 這幅畫中有什么?兒子手里拿著什么?老爸在干什么?為什么晃樹…?(啟發表演)咱們一起來學學老爸撅著屁股晃樹的樣子吧!看誰更像漫畫中的老爸。
第二幅:兒子想出了好辦法(用手杖砸),結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腦袋的樣子好笑吧? (啟發模仿)你來學一學,兒子會在想什么?(幼兒表演,做模仿動作)
第三幅:哈哈,沒拿到蘋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辦法了?啊呀,我的天,好可憐的蘋果樹(幼兒模仿蘋果樹的樣子)
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什么好辦法?哦,原來是。。。。。你們有沒有也這樣去采過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蘋果沒打著,靴子卻掛在了樹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請小朋友到前面,學一學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樣子。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來了,折騰了半天,結果怎么樣?(失望地走了),不料這時候……?
。ㄅ园祝 哎呀,白忙活了!
3、談話:老爸和兒子雖然沒拿到蘋果,但卻想出了這么多有趣的辦法,大家一起來說一說用了哪些辦法?
4、教師小結:小朋友,這種好笑、幽默的畫叫什么?請小朋友重復“漫畫”這個名字。漫畫最早在中國是沒有的,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ǘ┑2次完整欣賞漫畫
提要求:漫畫除了有幽默的情節有趣的動作,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現在請小朋友用耳朵仔細的聽一聽,找一找,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1、提問:除了動作以外,還有哪些地方你覺得有趣的?
。ㄓ變夯卮,教師點擊相應的畫面、重點突出音效與畫面的幽默)
2、教師小結:原來漫畫除了畫面上有趣的動作以外,還有很多滑稽的聲音和幽默的形象組織起來的!
(三)完整欣賞:(完整配樂講述)
1、教師:小朋友,今天咱們看到的這組漫畫《最后一個蘋果》,有趣吧,下面咱們和老師一起一邊說一說,一邊表演好不好。
(師幼隨樂共同表演漫畫故事)
2、其實,這對父子還發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漫畫大師卜勞恩把它們都畫了下來,如果小朋友還想知道其他有趣的漫畫故事,可以到一本叫《父與子》的漫畫書里找一找看一看。
提問:小朋友,在生活中,你們還看見過哪些有趣又幽默的動畫片呢?
三、律動創遍表演
剛才我們小朋友看了這組漫畫,都開心的在跟那個爸爸和兒子在學動作,費老師覺得你們做的動作很好玩,現在我們來跟著音樂做做這些有趣的動作,好嗎?
一個蘋果 篇6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友間互相關心的思想感情。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結尾一段話的意思。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鵬博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 新課。
1、聽寫詞語。
2、指名背誦。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一個蘋果》,講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根據預習提示中的要求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2、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這個防炮洞怎么樣?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3、課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他們都口渴難忍?
三、進一步自學理解。
1、提出進一步自學的要求:
。1)默讀課文,把講傳蘋果和吃蘋果的兩個部分找出來,做上記號。
。2)想想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
(1)課文哪個部分講傳蘋果?哪個部分講吃蘋果?同座的兩人分別把這兩部分讀一讀。
(2)傳蘋果的結果怎樣?吃蘋果的結果怎樣?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為什么會這樣?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輪流朗讀課文,相互評議、訂正。
三、討論課文。
1、“強烈感情”指的是一種什么感情?
2、為什么說進出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
3、練習朗讀最后一段,讀出感到幸福,感到驕傲的思想感情。
四、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兩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學生在作業 本上練習概括,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幾個學生讀讀概括的中心思想,師生共同從內容和格式兩個方面進行評議。
4、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應該怎樣概括?
5、學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一個蘋果 篇7
一、活動背景:
初次看到這本繪本,就被畫面中以“蘋果”引發的食物鏈,這種類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邏輯關系所吸引,感覺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內容中學習數學,定能輕松、愉快地積累數經驗。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而數活動本身又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就把這樣一個“潤物細無聲”的繪本內容進行了一些篩選,把內容鎖定在7以內的數量,然后通過積極的師幼互動,不斷引導幼兒感受繪本中蘊含的數量關系和各事物間的聯系,讓幼兒在看看,猜猜,說說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繪本的樂趣。
二、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
1.在看看、猜猜、說說的過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7以內的數量關系及事物間的聯系。
2.大膽講述畫面內容,體驗數學繪本帶來的樂趣。
。ǘ┗顒訙蕚洌
課件(繪本故事、游戲:誰的反應快),操作圖和操作卡兩人一份等。
。ㄈ┗顒舆^程:
1.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曹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繪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
。1)第一次記憶練習。
師:等一會兒,給你們十秒鐘時間來認識一下,當我從1數到10,時間到,圖片就會消失,而你們呢就要說出圖片上有誰?行嗎?準備開始。(1、2、3、4、5、6…10)
師:時間到,看清楚了嗎,圖片上誰?
師:到底是不是這些朋友,我們再來看看。
師:這是…,這是…?一共幾位?(4位)
。2)第二次記憶練習:
師:你們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誒,還有一些神秘朋友還沒出來呢,你們想認識嗎?
嗯,這次要增加難度羅,只給大家5秒鐘,而且我還要倒著數,哎,倒著怎么數?
師:好的,我就按照著你們的方法,來倒計時,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來了?準備開始:5、4、3、2、1.
師:有誰?一共有幾位?
。ㄔu析:兩次記憶練習,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吸引幼兒的眼球,而且也能幫助幼兒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課件,理解繪本內容。
。1)仔細觀察畫面,目測物體的數量。
師:都認識了嗎?今天我講的這個故事就是關于它們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個蘋果》。
師: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來的意思)首先有一個蘋果,長在哪里?
它長得怎么樣?(又紅又大,很健康)。
師:來了誰?有幾條?兩條毛毛蟲想干什么?(吃掉紅蘋果)。
師:這時,誰來了?有幾只?三只小鳥又會干什么?
師: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幼兒觀察畫面)幾只小鳥捉到了毛毛蟲?還有一只呢?
師:為什么只有兩只小鳥捉到了毛毛蟲?
師生共同小結:因為小鳥有——2只,毛毛蟲有——3只,小鳥比毛毛蟲多——1。
。ㄔu析:通過目測數量,解釋“為什么只有兩只小鳥捉到毛毛蟲”的原因,能幫助幼兒理解“毛毛蟲比小鳥多1”的數量關系,為接下來理解“獵人、獵狗和小鳥誰多、誰少”的數量關系作鋪墊。)
。2)仔細觀察畫面,比較物體的數量
師:就在這時,誰來了,有幾位?(4位)4位獵人拿著槍想干什么?
師:你們猜猜4位獵人都能捕獵到小鳥嗎?為什么?
師:我們一起看看幾位獵人捕獵到小鳥了?
師:為什么沒有都捕獵到?
小結:因為獵人有4個,小鳥有3只,所以4個獵人比三只小鳥多1。
師:這是,誰又來了?一共有幾只?
師:獵狗看見獵人抓到了三只小鳥,就連忙奔過去叼小鳥,猜猜看這五只獵狗都能叼到嗎?為什么?
師:看看有幾只獵狗叼到了小鳥?獵狗和小鳥誰多誰少?
(評析:有了上面一個環節的鋪墊,孩子們在比較數量時就會想到“誰多?誰少?誰比誰多”從而進一步感受了故事中人和物之間的數量關系。)
(3)仔細觀察畫面,講述畫面內容。
師: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獵人獵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會讓他們這么害怕呀?(幼兒猜測)
師:原來誰來了?有幾只熊?
小結:獵人和狗看到了可怕的熊,所以害怕得拼命地往前逃!
師:逃啊逃,它們發現了什么?有幾個?一起數數。
講述:獵人和獵狗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們就把7只蜂窩全扔向了熊。
師:可是誰也沒想到,里面竟然飛出來了什么?多少只?數不清可以怎么說?
講述:許許多多的蜜蜂把所有人都蟄了,哇。整個場面變得很混亂。
師:現在你還能數得清他們分別有幾個嗎?那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他們數清楚?(幼兒討論:分一分、排排隊)
。ㄔu析:數、形結合,能讓幼兒感受到故事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鞏固了對數字6、7的認識,從而體會到從1到7甚至“數不清”的數量概念。)
3.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師示范排成階梯性:
師:該怎么排呢?誒,故事里首先出來的是(手勢提醒)——一個蘋果,把它排在哪里,好就聽你們的,讓它站在這條黑線上,那一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嗯把1貼在蘋果后面的小方框里。
師:接著是~(兩條蟲子)排在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然后呢(三只鳥)再接下來呢?那你們能不能像我這樣按照故事里出現的順序一個一個往下排?然后在旁邊貼上相應的數字。
(2)交代操作要求:曹老師給你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等會就請你們按照故事里順利來給他們分一分、排排隊,然后在旁邊貼上相應的數字。
(3)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邊回憶故事邊按順序排隊。)
。4)檢驗幼兒排序的結果。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排的?(引導下面的幼兒要安靜傾聽同伴發言,引導大家一起說說)
小結:都是這么排的嗎?舉起來讓我看看。是呀,原來再亂的東西,只要把它們分一分、排排隊,就會變得很清楚。
。5)了解階梯排序中的秘密。
師:從這些排列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秘密?
小結:他們的排列就像走樓梯一樣!從上往下數一個比一個多幾(1),2條毛毛蟲比1只蘋果多(1),2比1多(1);3只小鳥比2條毛毛蟲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
從下往上數,一個比一個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窩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評析:回憶故事中的人和物,是對孩子記憶能力的一種考驗,而階梯式的排列方式,能幫助幼兒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序規律。)
4.游戲:
(1)誰的反應快?
師:真厲害,都知道了。(點擊課件)小熊也想來考考大家了,敢不敢試試?仔細聽,小熊會考大家什么呢。點擊課件小熊出題:(4比3多幾? 6比5多幾? 4比5多幾? 3比4少幾?)
師:真厲害,都答對啦。連小熊都很佩服你們哦,表揚一下自己!
(2)馬蘭花
師:現在曹老師想你們一邊玩個游戲,一邊來考考你們?不知你們行不行?好找個空一點的地方。(2瓣花,比4少1,比4多1,比5少1)。
(評析:游戲的插入避免了枯燥的說教練習,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練習的欲望,同時也鞏固了解了數字1——7之間的關系。)
5.環保教育、延伸活動
。1)孩子們,到現在我始終有一個問題不明白:熊為什么要去追獵人和獵狗呢?(幼兒討論)
小結:是呀,小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去保護它。
(2)那么小熊去追獵人和獵狗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在這本繪本里面,等會兒我們回教室一起看一看,再研究研究,好嗎?
(評析:環保教育能讓幼兒知道“獵人捕獵小鳥”這一做法是錯誤的。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能引發幼兒自主探究繪本的欲望。)
三、活動評價
畫面看似簡單,卻能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字融入了形象生動的故事中,以一種好玩、有趣的方式表達了數字的感念,這就是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感覺這個教材非常符合中班孩子具體形象化的思維特點,也符合了在“情境中學數學“的現代教學理念。活動一開始我主要通過兩次記憶練習,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接著以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為導入,當每一次角色數量出現的遞增、畫面逐步豐富時,我都采用了“誰來了?”“有幾只?”“為什么小鳥(獵人、獵狗)只能叼到(捕捉)兩條(三只)毛毛蟲(小鳥)?”等指向性明確,簡練的話語進行提問和引導,通過這樣的引導,孩子們在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時,不知不覺中,記住了故事中的角色,習得了7以內的數量關系等方面的知識。而最后的排序、游戲等內容,也讓幼兒感受到了原本枯燥的數字學習也可以來自于繪本、來自于游戲,從而再次激發了幼兒愛學習的欲望。整個活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活動氛圍輕松、愉悅,師生互動好。
一個蘋果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故事內容,對閱讀活動感興趣。
2.培養瞬間記憶的能力,學會有序觀察。
3.通過閱讀,在游戲化的情景中掌握初步的加減運算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ppt。背景音樂。小動物圖卡。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引起幼兒興趣。師幼一起觀察繪本封面,介紹故事名稱,提問:猜猜看,你覺得這個故事有可能是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二、結合ppt,講述故事《首先有一個蘋果》引出部分。 1.教師邊展示ppt,邊講故事的引出部分。講完后提問:這個故事里會出現哪些東西? 2.游戲環節:考考你的記憶力。 (1)教師將其中一幅畫面讓幼兒觀察15秒,然后迅速關閉。提問:這里面有那些物品? (2)提問:你是如何記憶的? (3)出示另一副ppt中的畫面,讓幼兒選擇一種觀察的方法,再次游戲。 三、結合ppt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1)提問:故事里出現了那些東西?你發現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后面出現的物品比前面的都多一。比如蟲子比蘋果多一,小鳥比蟲子多一。) (2)教師出示動物圖卡以及在相應的動物圖卡下面標上數字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多一少一。 四、結合ppt講述故事到最后。讓幼兒按照物品的某個特征分類。 (1)提問:聽了這部分故事,你發現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 (2)教師出示亂糟糟場面的圖片和排列整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3)游戲:將物品分類。教師出示混在一起的各種物品圖案,引導幼兒按照物品的某個特征分類。五、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結束活動。
一個蘋果 篇9
活動背景: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和幽默風趣的人相處,會覺得非常輕松愉快,氣氛融洽。其實小朋友們也很喜歡幽默,因為幽默能使自己身心健康、愉快,并且會得到好的人緣,大家就喜歡、愿意跟他在一起說話、玩。本學期我們大班開展了-----幽默與笑聲的生態式藝術主題活動。漫畫是最能表現幽默的一種藝術形式,這個活動的初創來源于網上的一篇漫畫欣賞,當我給小朋友看到這樣的漫畫時,小朋友們發出了由衷的咯咯笑聲。漫畫是那么的幽默,我們嘗試著讓小朋友體驗一下其中的幽默,感悟一下它所表達的思想,因為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是個有魅力的人。所以,選取這樣的活動---漫畫《父與子》的一個故事《最后一個蘋果》。我想,好的一個選材給了活動好的開端。
活動目標:
1.通過幽默畫,鼓勵幼兒想想、說說、笑笑、體驗詼諧的情節,感受夸張幽默的語言藝術,培養幼兒樂觀的生活態度。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幽默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言、口頭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導幼兒在對畫面的理解和講述中,感悟堅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務的道理。
活動準備:
幽默詼諧的音樂;課前已組織幼兒欣賞過《父與子》系列漫畫;幻燈《最后一個蘋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1.“圖上是什么?”“這棵蘋果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ㄓ變河^察并講述)
2.“如果你和爸爸想得到樹上的這個蘋果,你們會想什么辦法?”
。ㄓ變合胂、猜測)
二、邊欣賞漫畫邊討論:
出示《父與子》的照片
1.“今天還有兩位客人也想得到這個蘋果呢!瞧,誰呀?”“喜歡他們嗎?為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猜猜這對父子倆想的辦法會不會跟你們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對父子倆想了哪些辦法?仔細觀察圖片后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三、幼兒欣賞、交流圖片
。ǔ鍪緢D1、2、3、4)引導幼兒集體欣賞、交流
2.“你們想了哪些辦法?”
幼兒自由討論、講述(搖、晃、扔、勾、爬樹)
評析:教師運用課件直觀、生動幽默的畫面,讓幼兒能在整個活動中開心的感受和體驗了漫畫的快樂,感受父與子的幽默。
四、完整欣賞、出示幻燈
一幅一幅欣賞,在幼兒講解的時候就可以用動作來表現讓大家學學。
1.首先是誰想到什么辦法?怎么做的?誰愿意來學學(兩三個來學爸爸的動作全體跟著學撅著屁股使勁晃樹)
2.這下誰想到了什么法子呀?(兒子用傘扔蘋果)
你猜,兒子用傘扔蘋果的時候怎樣了?(幼兒通過想象講述用動作來表現)
3.我們來看看爸爸又想了什么辦法?(爬上樹后用傘勾蘋果)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4.看,他們又想到了什么辦法?
你們說說,爸爸用鞋子扔蘋果的時候會發生什么事?(幼兒想象講述用動作表現)
5.你猜,他們還會堅持下去嗎? (幼兒猜測)
你們看,最后發生了什么情況?
幼兒講述
小結:多可惜啊,如果再堅持一會兒就能得到蘋果了,所以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堅持下去,這樣最后才能獲得成功哦!
(一個幼兒講述) 幼兒看著圖編小故事。
五、完整講述、表演。
1.“爸爸和兒子雖然沒拿到蘋果,卻發生了這么多好笑的事,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么?”(給幼兒選擇講述)你看了這些圖片,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覺?
。ǜ吲d、幽默、好玩?????)
2.“這種有趣、幽默的畫我們叫它什么呢?(漫畫)今天的漫畫故事的名字就叫《最后一個蘋果》,是德國的漫畫大師埃. 奧 .卜勞恩畫的。
3.我們一起來邊講故事邊用動作來表演,好嗎?
。ㄓ變汉屠蠋熞黄疬呏v邊表演用夸張的動作)
4.剛才小朋友表演都很好!你們有沒有信心聽著音樂把這故事表演出來嗎?放幽默詼諧的音樂(幼兒、老師表演)
反思和分析:漫畫是來源于生活的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其魅力征服過無數觀者的心。在生活中,一些滑稽、好笑的事情經常愉悅我們,所以使得大家都喜歡聽到見到這樣的事情,并有一種急于講述給其他人聽的欲望以期共同分享。《最后一個蘋果》富有童趣、非常幽默,貼近幼兒生活并能激發幼兒講述的欲望。來自于一幅幅小巧精湛、閃爍著智慧之光的漫畫,我的這節課正是抓住了幼兒也不例外的這種心理特點和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選擇教材,今天的這幅漫畫講述圍繞父親與兒子摘蘋果這件事展開,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識來支持講述。所以講述欲望自然的激發,使得本節課幼兒講述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使幼兒在體會幽默快樂的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智慧,我想,好的一個選材給了活動好的開端。我在活動中圖片的出示頗具匠心,富有特點。如有單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細致觀察,不斷豐富講述內容,逐步掌握方法有條理的講述;當幼兒有了一定講述的經驗與方法時,六幅圖片同時展示,整個流程我只是適當的引、點、撥,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幼兒,讓他們多層次的由易到難充分觀察講述。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我對幼兒自主支持。自然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相互間的學習交流,它是自發的。我的問題設計也很注重挖掘幼兒講述點,能以幼兒為主體,逐步讓幼兒學習講述。提出的問題既靈活又嚴謹,激發了幼兒講述的欲望,使幼兒由始至終有濃厚的興趣參與,并能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語言,如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來表達。同時我能以夸張的語言和表情動作激起幼兒的熱情,引領幼兒走近漫畫,自然的過渡到讓幼兒去發現、交流、表達。在開心的笑聲中幼兒們感受和體驗了漫畫的快樂,也讓幽默串起了整個活動,總的來講,這個活動較有特色,富有新意。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不少困惑,如怎樣更好的引導幼兒講述完整,如何更恰當的回應幼兒等等。
一個蘋果 篇10
一、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似的(sì shì) 呻吟(shēn sēn)嘴唇(chún cún)通訊員(xùn shùn)
蘿卜(bo be) 散發(sàn shàn) 血絲(sī shī) 司號員(sī shī)
二、比一比,認一認,組詞你最行。
卸( ) 亞( ) 熏( ) 固( )
御( ) 。 ) 黑( ) 困( )
三、一字多音組詞語
hào( ) sàn( )
號 散
háo( ) sǎn( )
四、佳詞積累
( )來( )去 煙( )火( )
戰火( ) ( )斑斑
趣味課堂
五、填上合適的詞語
安靜地( ) 晶瑩的( ) ( )的蘋果
痛苦地( ) 誘人的( ) ( )的眼睛
六、為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
1、我看著他那流著汗水的臉 驚訝地問 哪兒來的蘋果
2、不 我在路上可以喝涼水 他非常固執 說什么也不肯吃
七、請你結合課文把“一個蘋果”在同志們手中傳遞的路線表示出來,并說說從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八、為加點詞加上個合適的詞
1、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 ) ( )
2、小藍拿起蘋果,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了。 ( ) ( )
九、用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寫句子。
1、我知道越是艱苦的時候,戰士們越關心自己的領導。
越……越……:
2、我剛想命令大家認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
格外:
十、讀短文,回答問題。
老師的教誨
小學的學習生活給我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我忘不了那美麗的校園;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學,更忘不了鄭老師對我的教誨。
記得有一段時間,由于我連續幾次考出好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的稱贊,有些飄飄然了,產生了驕傲的情緒。于是我上課不專心了,作業也馬虎了。
有一次上活動課的時候,我們正玩著拐腳捉人的游戲,鄭老師忽然把我叫她跟前,領我到操場邊坐下!霸趺,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滿啦?”鄭老師親切地問我。我慚愧地低下了頭,臉上滾燙滾燙的,心里想:這下完了,肯定要被老師批評一頓了。誰知道鄭老師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親切地給我講起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她還教導我說:“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中國有句古話:‘滿招損,謙受益’,要記住這句話。不要忘記兔子是怎樣輸給烏龜的呀!”
聽了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 我說 老師 你的教誨 我終生難忘 此后 虛心使人進步 驕傲使人落后 的道理永遠銘刻在我心中
“教誨”的近義詞是( ),“驕傲”的反義詞是( )。
2、“滿招損,謙受益”是什么意思?你能寫出兩句和它意思相近的名言嗎?
3、給文章的最后一節加上標點。
4、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我”終生難忘老師的教誨?
本單元的主題是“水”,請你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認識,自由地談一談“水”這個話題。并和大家一起進行一次關于“我眼中的水”討論。
一個蘋果 篇11
目標:
1、通過視覺、聽覺、觸摸覺等感官初步感知1和許多。
2、在操作活動中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激發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準備:
1、背景圖:一棵大樹、許多果子;布袋一個、木珠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畫有水果籃的操作紙人手一份,紙剪水果若干
過程:
1、看看說說,感知1和許多
。1)說說自己看到的什么東西有一個?
。2)說說什么東西有很多,數也數不清?
2、摸口袋,理解和學說“許多”
。1)摸摸口袋里有什么?有多少?
。2)我們小朋友有多少?
現在我把木珠假裝是蘋果分給你們,(幼兒每人在口袋摸一個蘋果)
。3)看看老師的口袋里還有沒有蘋果?(沒有)
。4)小結:許多蘋果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
。5)思考:如果每人在口袋里放一個蘋果,口袋里會有多少蘋果?
3、送水果,鞏固對1和許多的認識
在水果籃里送許多個一樣名字的水果,送一個和它們不一樣的水果。
4、交流分享:
說說我送的是一個什么水果許多個什么水果?
一個蘋果 篇12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這本書,了解故事內容。
2、初步根據事物間的關系推理出下一個呈現的事物和數量,感知故事所蘊含的數量關系和遞進關系。
3、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能排圖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教具:繪本、投影儀、角色圖片
學具:每組一份角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班的圖書角里有很多繪本,老師知道小朋友很喜歡看繪本,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新的繪本,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閱讀文本
1、看p2——p3,了解故事中的所有事物。
畫面上有什么?還有什么?
請小朋友記住這些東西,待會兒他們都會跑到故事里去的!
仔細看,記住了嗎?(教師將這些出現的圖片展示在黑板上)
2、看封面,讀題目
這個故事的題目叫《首先有一個蘋果》。這本書的作者叫伊東寬,他是一位日本作家,他寫的這本書非常有名。
誰知道首先是什么意思?(第一、首先)
3、教師講述故事(語速慢):首先有一個蘋果……兩條蟲子從里面鉆出來……三只鳥想吃那些蟲子……
4、從出現小鳥開始,讓小朋友猜測:接下來會出現誰?有幾個?來干什么?
p15獵人和小狗看見熊撒腿就跑,可是前面出現了小河,接下來會出現什么東西?有幾條?
p17獵人和小狗好不容易得救了,接下來會出現誰?有幾只?來干什么?
p19:接下來會出現誰,有幾條?來干什么?
出現蜜蜂:接下來會出現什么樣的場面?
5、順著繪本講到27頁,引導幼兒有序的回憶故事里面有多少數量的什么?
這下腦子全亂了,現在你們還記得究竟有多少只蘋果?多少條毛毛蟲嗎?……能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說出來嗎?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逐一出示圖片,并有意識的排成樓梯狀。
小朋友真棒!很快就把鬧得一塌糊涂的場面理清了,你是用什么辦法做到的?
原來后面出現的事物和前面是有關系的。
6、了解數的遞增和淺顯的邏輯關系。
你看,出現的這么多東西,他們有一個小秘密,你有沒有發現?誰能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
小結:原來故事里后面出現的事物總是比前面多一個。
7、閱讀整本繪本。
喜歡這本書嗎?讓我們完整的來讀一讀。
三、復述故事
1、幼兒分組進行排圖復述,教師指導。
剛才林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很我輕輕的說故事,你能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老師交代排圖復述的要求與方法:
老師先請小朋友自己去講一講,我在每一組準備了一份圖片,6個人一組一份圖片,圖片上有一個蘋果、兩條毛毛蟲……你們一組小朋友一起合作把這些圖片排排看,然后看著排好的這些圖片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一講,會講了的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一下我請你講給大家聽。
2、幼兒看圖片集體交流復述情況。
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和在座的爸爸媽媽聽?
一個蘋果 篇13
蘋果的味道是甜絲絲的,脆生生的,讓人吃了還想吃,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蘋果的肉水靈靈,吃起來又香又甜,吃上一口,細膩柔軟,直沁心脾。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蘋果》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個蘋果》閱讀原文、俅髮W畢業后,我來到縣城一所省重點中學任教,漸漸有了城里人的優越感,又好為人師,脾氣就慢慢變大、變壞了。尤其是面對大多數來自農村的學生,稍有過失便對他們橫加指責,還習慣于請家長,對他們又沒有好臉色,不斷地數落他們的孩子,弄得他們十分難堪。但后來的一件小事,讓我改變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
、谒墒前嗬锏“雙差生”,隔三差五地被請進辦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通知了他的家長。
、勰翘煳绾,松的母親找到了我家。這個瘦弱的鄉下女人進了客廳,很拘謹,坐在軟和的沙發上有些不知所措,手總是握啊握的。我談起了松的近況,她安靜地聽著,不時插上一句:“唉,松這孩子……”
、芪腋锌恍业募沂拢煞蛟缡牛⒆訜o知。
⑤我們面對面地坐著,隔著一張精致的茶幾,上面擺著一籃好看的蘋果。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違紀必須退學!無助的母親默認了。談話結束的剎那,我猛地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她畢竟是客人,隨即拿起一只蘋果塞到她手中,她努力地推辭著。末了,我總算說服她,她才拿起了那只蘋果并說著多謝一類的客氣話離去。
⑥下午,我正在辦公,門被敲開了,抬頭一望,竟是松的母親,那個拘謹的鄉下女人。她在門外欲步不前,欲言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她終于鼓足了勇氣,紅著臉,徑直走到我的桌旁,從肩上的挎包里拿出一只蘋果,說:“老師,沒找著松,這個托你給他……”我震驚了,那只又大又紅的蘋果分明是……霎時,我喉頭發熱,無言以對。送她走出房門時,我只有一個想法:相信松能善待母親。
、弋斖,我給學生們講了一個蘋果的故事,大家靜靜地聽著,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晶瑩的淚花,他們的心被揪得很緊。之后,我單獨告訴松,這個故事是關于他和他母親的,并把那只蘋果給了他。松哭了,哭得很傷心。一段時間里,松和他的同學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而我,一個脾氣又大又壞且好為人師的人,在這位母親面前,分明感覺到自己是怎樣的“小”。從那以后,我改變了自己曾有過的教育者姿態,學會了寬容,也學會了愛。
《一個蘋果》閱讀題目1.為什么一開始“我”好為人師,脾氣變大、變壞而后來感覺到自己的“小”呢?
2.文章第③段寫母親拘謹的情態有何作用?
3.“霎時,我喉頭發熱,無言以對”,“我”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
4.聯系全文看,第⑥段里“我只有一個想法”中的“想法”是否正確?從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來?
5.“我”為什么給學生講“一個蘋果的故事”?
6.讀完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一個蘋果》閱讀答案1.答案:城里人的優越感使“我”脾氣變大、變壞;母親的謙卑、對孩子無怨無悔的愛教育了“我”,使“我”受到啟發、受到觸動。
2.答案:表現了母親的謙卑、樸實,為下文作鋪墊。
3.答案:為母親忘我的愛所震懾。
4.答案:正確。“松哭了,哭得很傷心”、“松和他的同學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5.答案:是為了讓學生懂得母親的愛,珍惜母親的愛,不要辜負母親的期盼,應該用努力學習去回報母親忘我的愛。
6.答案:開放題,圍繞“要有一顆博愛的心對待他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善待萬物”回答即可。